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信堅五年來的修行格言及証悟心得

信堅在此分享,近五年來,個人的修行格言及証悟心得,並答覆錦地師兄問: 請問師兄個人修行的法門? 及解說何謂明師。

一、信堅五年來的修行格言及証悟心得
1. 人皆法師,觸類皆法。萬籟之聲,皆法輪聲。 剎土微塵,皆求法處。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2. 古德名言: 找不到現代明師,就以古代見性者為師,或以一乘佛法為師。

3. “學生準備好了,明師自然會出現”, 或者說 “明師沒有出現,就是學生還沒有準備好”。”明師” 是指在你現在的階位,能教導你如何 “向上一著” 的人。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4. 孟子曰: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5.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Opportunity is open to those well prepared for it). 準備好的人才有機會。積極的人是「隨時隨地做好準備,進而等待機會、甚至創造機會。“臨門一腳” 是對準備好的禪者說的。愚者錯失機會,智者抓住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

6. 一字法門,須彌聚筆,海墨難書。字字句句,都有無量義,但看自己智慧了知。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以手指月,手非是月。

7. 由定生慧。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法通一切法通,不是純哲學理論,唯證乃知。

8. 心外求法是外道,佛道要向內求。沒有天上掉下來的佛果,也沒有仙佛賜予的涅槃。一切靠自修、自悟、自證。佛菩薩只是增上緣。

9. 修行路上,有不少奇花異果,賞心悅意的風光。每上升一個小階層,都會覺得法樂無窮,都有心得可以分享。不必等到 “會當凌絕頂,一覽群山小” 的境界,才能分享。

10. 一生沒有值得分享法喜的人,永遠在原地打轉,繞圈子。永遠還在等待機會、等待明師的出現。南懷瑾大師講經說法可貴之處,是其中融入了自己修行所證悟的心得,讓讀者可藉此參照自己的境界。此園地,也有很多文章,分享信堅修行的心得。

11. 修行首重認清自己,瞭解自己,才知如何修行,提升智慧、靈性階層。不能 “正確” 認識自己靈性階層的人,都是盲修瞎煉。 Continue reading

Arthur’s Inspirational Transformation! 亞瑟鼓舞人心的轉變!

一、緣起
兩年半前 (January 8, 2016),信堅張貼了一篇自己覺得相當好的文章,”略論鷹的重生 鳳凰浴火 生死涅槃 的寓意“,但相當失望,很少讀者點擊看此文。近幾天突然讀者暴增,因此信堅又回頭看自己到底寫了甚麼。同時也發現裡面有個寶藏,被信堅輕忽帶過。實在罪過。

該文導論裡提及,鷹可重生,人也可在分段生死裡重生,不要低估自己內在的潛力。只要不放棄,相信自己,就可重生,就可創造新生命。其中,介紹 一個相當棒的Youtube 影片 (點擊藍色標題,即可觀看) : “Arthur’s Inspirational Transformation! 亞瑟的勵志轉變”。被信堅輕忽帶過,沒有中文介紹或翻譯。信堅在此,重新挖出這寶藏,加以中文翻譯及註解。希望對讀者的勵志人生,有所助益。

二、影片內英文字幕的中譯
For 15 years, Doctors told me, I would never walk unassisted again. I accepted this as fact.
過去15年來,所有的醫生都告訴我,我永遠不會再站立行走。 我也接受這個事實。

I was a 47- years-old disabled veteran… And I had basically given up.
我是一名47歲的殘疾退役軍人…而且我根本上,也自暴自棄了。 Continue reading

略論 實相無相,唯証乃知。

一、緣起
近兩天,無為師兄、在來米師兄、顏顏師姐,在此園地,熱烈討論 “唯証乃知” 的議題。信堅謹以此文,加入談論,笑納!
[參看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 真義解說” 一文底下的評論。]

二、略論 “唯証乃知”
眾生有無量不同的靈性階層。隨所處階層,對人事物而有不同深廣的認知,自以為真、自以為是。因此佛經有 “盲人摸象” 之喻。也有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之說。老子也說: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下士聞道,大笑之”。

但這些大都只是描述外相,無法參透內在心境。信堅認為,對人事物認知的最高境界,是 “與萬物融合為一體”,這是 “見性者的境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譬如看到一隻貓,你可看到它的外形,卻不知它在想甚麼,也不知它對宇宙人生的看法是甚麼。唯有與貓融合為一體,才能真的知道關於貓的 整體一切。這就是唯証乃知。

又譬如看到一個精神不正常的人,你不知他在想甚麼,不知他得精神病的因緣,如何醫治。但如果你能跟他 “身心靈融合為一”,你就可知一切的真相。這就是唯證乃知。

未達到見性的境界,對一切的認知,都只是自我意識的無明幻想、只看到外表片面,都不是整體,都不正確。有如只看到大樹的枝葉,未見其根幹。

三、結論
萬物一體,海印頓現,實相無相。諸法實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唯証乃知。

莊子逍遙遊解說 (二) : 修行的四種靈性階層

一、前言
近日有大量愛好莊子的讀者,到信堅園地瀏覽 “莊子” 文章。有緣接觸莊子,並勤學不倦的讀者,已開智慧覺性,靈性階層應在400以上,可喜可賀。因此鼓舞信堅,再接再勵,繼續講解莊子。此文主要解說逍遙遊的第二段,闡說修行的四種靈性階層。

同時並附加三節附錄,講說相關論題,用以說明至人無待的境界。附錄A解說 “何謂 “至人、神人、聖人、真人”。附錄B精選 “莊子田子方第二十一” 裡的 “至人之箭” 寓言故事,闡說 “內重則外著、無待的境界”。附錄C精選了 “俆無鬼第二十四” 裡的 “莊子思念惠子,嘆知音之難遇” 及 “吳王射狙,教戒驕縱” 兩則寓言故事。
chang3
莊子在逍遙遊的第二段,首先重複講述上段鯤鵬斥鴳的故事。解說萬物,由於智慧眼界『大』跟『小』的不同,所以認知之間有所區別,所達到的境界也不同。以此為隱喻。然後莊子在下面將世人的靈性階層,大略分為四種境界,並詳加解說。

《逍遙遊》中反複舉例說明,人之不逍遙,是因依憑藉外物,有所待。唯有內修,增長智慧,才能破除外在的束縛,達到無待,逍遙自在的至人境界。同時也說明,做任何事,要有眼光,見地高超,才能有驚天動地的成就。 Continue reading

“絕觀論” 對 “五戒” 的一乘真義解說

一、前言
昨天,Chiaying師姐來函,談及修持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飲酒、不妄語」。其中關於吃素,Chiaying師姐談及自己吃素的經歷,信堅在回函中,也談及自己吃素的經驗。同時也談起,中國佛教吃素的由來。

關於五戒,唐朝 “牛頭法融大師”(594~657)的 “絕觀論”,其中有一段,談及 “見性者” 對五戒的一乘觀點。信堅一直不敢張貼,怕一般讀者,看過之後,錯會了意,反成毒藥、邪見。

現就與 Chiaying 師姐研討 “五戒” 因緣,信堅在此解說 “五戒”的一乘真義,供大家作參考  (注意: 只有見性,與萬物一體的人,才能這樣做)。罪與不罪,全在有心、無心,有意、無意的差別。如南泉斬貓、濟公吃狗肉,是有名的禪宗公案。

萬物一體,一真法界,沒有能所,沒有對立,沒有作者與受者,沒有因果。菩提本有,不須用守,煩惱本無,不須用除。靈知自照,萬法歸如,無歸無受,絕觀忘守。

《絕觀論》是 “見性者”,不起覺觀,於本心上不再起一個妄心。本心隨緣起用,見聞覺知自來自去,所以不再起覺觀。 “忘守”,你也要把守真心的一念放下。 Continue reading

莊子人間世 解說 (一) 心齋: 內聖外王

一、前言
信堅沒有書香家世因緣,出生於台灣南部貧困的小漁村。一生靠自己的誤打誤撞,自生自滅。也是瞎貓碰到死老鼠,沿途有貴人相助,才有今日逍遙安穩平靜的生活。
chang3
早年沉默寡言,辭不達意,一直到高中,總是國文最差,尤其是作文,一個小時下來,寫不到半頁,全靠數理科補足。大學時,看了整套的莎士比亞中文翻譯,依樣學樣,才稍開竅。老來看了莊子,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原來寫文章,應該是活的,談天論地,該詼諧有趣。看了莊子,也可拓開心量。

近年來,信堅園地有一群熱愛莊子的讀者捧場,才能維持至今,全無冷場。信堅銘感五內。在此再補上一篇 “莊子人間世” 裡的名文: 孔子教導顏回如何修 “心齋”,以達到 “明心見性” 的境界。此時,才能 “內聖外王”,入世度眾生,扶佐人王,一匡天下。這就是禪宗及華嚴經所說的 “悟後起修,入世歷事練心”。

此文分兩大段,一是孔子向顏回解說,為何沒有達到內聖的境界,入世行道,想為王者師,會遇到很多困難阻礙,甚至喪失生命。二是孔子教導顏回,如何修行,以達到明心見性、內聖的境界,這就是修”心齋”,由定開慧。所說類似修 “觀音耳根圓通法門“。 “內聖” ,明心見性了,真如的智慧德能就自然顯現,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才能 “外王”,入世無礙,講經說法,普度眾生,救國救民於水火之中。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