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13 Laws of Karma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 十三條可改變人生的業力法則 – 西洋版 中英對照

一、前言
我家的信定師姐,是新時代 (New Age) 叢書的專家,尤其對賽斯 (Seth)及昴宿星人 (Pleiadians)的書籍,無所不讀。近日轉讀威爾科克 (D. Wilcock) 的新書, “同時性之鑰” (The Synchronicity Key),講說同時性論證 (即佛經所說的感應、萬物一體論)、業力、轉世再生、歷史重演。不過這些論說,都是講俗諦、六道輪迴。

她每讀過之後,都將書放在我書桌上。我則來者不拒,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因由,都是學習的機會。因此都會上網查查簡短介紹,稍加了解。這次也不例外,在搜查 Karma (羯磨,業力) 的英文介紹時,驚奇的發現,洋人對此 Karma 的解說,相當廣泛、深入、正確。

我們普通對 Karma 的認知,是依佛經所講的因果報應,主要是從果報上說的。但洋人卻是從造作 (因上) 說的。信堅在此,以中英對照,介紹這業力 (Karma) 的新觀念。
karma-2   god-1
二、Karma (羯磨、業力) 的定義
Karma is the Sanskrit word for action. It is equivalent to Newton’s third law of Physics: ‘For every action there is a reaction’. When we think, speak or act we initiate a force that will react accordingly. This returning force maybe modified, changed or suspended, but most people will not be able eradicate it.
羯磨是梵語 karman 的音譯。意譯為“業力”,指身、口、意三業的造作 (包括心念與行動)。正在造作的時候叫業。業發生後,不會消除,它將引起報應。它有如牛頓的物理學第三定律:“對於每一個造作,都有反作用”。就像山谷回響。萬物一體,互相感應。當我們思考,說話或行動時,我們會啟動一個力量,並相應地作出反應。這種迴旋力可能被修改,改變或暫停,但永遠被儲存在宇宙的共同意識裡,不能根除。 Continue reading

修造命運的十五條金科玉律

過年過節,送上昨天剛完成的 “修造命運的十五條金科玉律” 影音檔案,供大家欣賞。點擊底下藍色標題,就可觀看或下載。 fifteen-golden-rules-to-build-good-fate

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picture1 picture2
一、因果定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因由。昔日因,今日果。

二、吸引定律:同頻共振,同質相吸。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蒼蠅找到廁所,跟著蜜蜂找到花朵。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Continue reading

雞年談雞

一、前言
金雞報喜迎新春。祝福大家,雞祥如意、大雞大利。

2017農曆新年在陽曆一月二十八日。2017是丁酉年。酉是雞。丁是陰火,蠟燭,爐火,電燈之火。紅色屬火。故2017是紅火雞年。酉屬金,稱2017是金雞年。
chicken1 chicken7 chicken2
十二生肖中有不少獸類,更有其極品-龍,禽類卻只有雞。禽類大多能飛善翔,而唯一代表禽類進入十二生肖的偏偏是不會飛的雞,而不是禽類的極品-鳳凰。雞不會飛,古代中國人如此抬舉雞,這也許與雞具有五種美德有關係。《韓詩外傳》說:“雞有五德:首帶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敵敢鬥,勇也;見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同時,雞又與“吉”諧音,為吉祥的象徵,因此歷來為藝術家樂於表現的題材。

雞,是大自然的鬧鐘,古時候人們沒有鐘錶,聽到雞叫後,就知道天亮了,該起床了。“雄雞一唱天下白,昂首天地迎晨光”。 雞能司晨又能司食,於是人類把原先能飛的野生林雞飼養起來,經幾萬年的馴化成家禽,只能乖乖在地上走,默默為人類犧牲,一生奉獻美味的蛋和肉,這種營養豐富的蛋白質更促進了人類健康和智慧的成長。若要在平凡中見偉大,雞應該是禽類中的表表者,這一點也不誇張。

在中國傳統民間神話故事中,有言:”桃都山上大桃樹,上棲金雞驅魑魅“,我們的先人認為黑暗乃鬼魅藏身之處,日出而啼的金雞成為調和陰陽、驅逐鬼魅的神物。 Continue reading

21條趣味數學問題及解答

一、前言
信堅近十年來修行,首在由定開慧,有智慧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有智慧就能深入信解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解悟了諸法實相,就知萬法唯心,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就知萬物一體,就能一以貫之。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法通,一切法通。

因此,四年來,信堅對一乘佛經義理,有所解悟之後,就以此更深廣信解,首先回頭,快速看完老莊,再看四書五經。近幾個月來,又再以此諸法實相,萬法一體的觀點,回首重看信堅本行,高能物理,統一場論,超弦理論,量子力學,相對論,天文物理,宇宙論。因此張貼了三篇有關時間、及最新的宇宙膨脹模型的科普文章。有時間也會再張貼一篇全息宇宙論。

修行至一段落後,法法都是修行法門。近幾個禮拜,因孫子 紘燁先生 因緣,又回首重溫舊夢,以新見解認知,重解一些小學至高中的數學問題。此文是收集一些有趣數學問題,加上解題的思維方法。問題分小學、初中、高中程度,由易入難。

解答數學問題,可訓練多方面思維觀察的能力。最主要的挑戰是對於每題,你能找出幾種解法,同時也能找出最簡單的解法,及一般定律,才是高手。

二、小學班問題

【問題1】四個孩子
有四個孩子,恰好一個比另一個大一歲,他們的年齡相乘等於3024。算一算這四個孩子的年齡是多少? Continue reading

幾條有趣的小學四年級算術問題

前言
上個月中,信堅到曼哈頓 (Manhattan) 含飴弄孫,順便過感恩節。孫子紘燁先生,剛上小學四年級。帶回了幾題學校的算術作業,也順便考考阿公。(只能用算數,不准用代數。因為小學生還沒學代數。)

這可把阿公考倒了。因為我們在小學裡沒有學到如何解這種算數問題。才知算術是活的,不是死的數字。大家可以考考自己或自己的小孩,測試一下大家的算術能力。

一、三條小學四年級的算術問題
1. Amy began with 5 marbles for every 3 marbles that Tara had. After Amy gave 1 marble to Tara, then 3 time Tera had is equal to twice Amy had. How many marbles did Amy begin with?
如果Tara每擁有三顆彈珠,Amy 就擁有五顆彈珠。當Amy 給 Tara 一顆彈珠之後,Amy 所擁有彈珠的兩倍,就等於Tara 所擁有的三倍。請問,Amy 剛開始擁有幾顆彈珠?

2. Mr. Jackson was born on January 1, 1978. His daughter Leah was born on January 1, 2000. In what year was Mr. Jackson exactly three times as old as Leah?
傑克森先生出生於 1978年一月一日。 她的女兒莉亞出生於 2000年一月一日。問: 在何時傑克森的歲數是 Leah 的三倍?

3. If the Mother’s age is daughter’s age in reverse, and 13 years later, the mother’s age is twice of that of the daughter. What is the daughter’s age now?
如果媽媽的年紀是女兒歲數的位數顛倒,13年後,媽媽的年紀是女兒的兩倍,問: 現在女兒是幾歲? Continue reading

簡介 一個加速膨脹的宇宙模型 Λ CDM Model – 暗物質與暗能量

前言
“加速膨脹的宇宙” 是現今最熱門的科學議題。了解什麼是 “暗物質” 與 “暗能量” 是當今十大科學謎題的前兩名。如果你能以理論或實驗証明它們的存在,保證你可拿諾貝爾獎。此文的主旨,在於 拋磚引玉,集思廣益,徵求讀者,提供任何猜想或建議,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一、大爆炸理論 Big Bang Theory
大爆炸又稱大霹靂(Big Bang),是描述宇宙誕生初始條件及其後續演化的宇宙學模型。大爆炸觀點是: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宇宙大爆炸距今約137億年),並經過不斷的膨脹到達今天的狀態。
arrow-10 arrow-9 arrow-7
1929年,哈勃通過天文台望遠鏡對遙遠星系和類星體的觀測,發現這些天體存在紅移——即從這些天體發出的電磁波都向波長更長的一端移動。如果將這种红移解釋為一種多普勒頻移,則可進而推知天體的退行速度。因此導出了哈勃定律: v = H0D
其中,v 是星系或其他遙遠天體的退行速度, D 是距天體的共動固有距離, H0 是哈勃常數,根據WMAP最近的測量結果為70.1 ± 1.3千米/秒/秒差距。

哈勃的觀測表明,所有遙遠的星系和星團在視線速度上都在遠離我們這一觀察點,並且距離越遠退行視速度越大。如果當前星系和星團間彼此的距離在不斷增大,則說明它們在過去曾經距離很近。從這一觀點物理學家進一步推測:在過去宇宙曾經處於一個密度極高且溫度極高的狀態。大爆炸理論還無法對宇宙的初始狀態作出任何描述和解釋,它所能描述並解釋的是宇宙在初始狀態之後的演化圖景。

通過廣義相對論將宇宙的膨脹進行時間反演,則可得出宇宙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曾經處於一個密度和溫度都無限高的狀態,這一狀態被稱為奇點。宇宙極早期這一高溫高密的相態被稱作“大爆炸”,是我們宇宙的誕生時期。所有在暴脹時期之後的宇宙演化,都可以用宇宙學中的ΛCDM模型來非常精確地描述,這宇宙學標準模型來自於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各自獨立的框架。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