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Zen Mind, Beginner’s Mind (2) 禪者的初心 精華節錄 (2) (中英對照)

PART TWO RIGHT ATTITUDE SINGLE-MINDED WAY
第二部 正確的態度 一心一意的道路
zenmin1 zenmin1a zenmind9
2.1 千里長軌人生路
Our way is not to sit to acquire something; it is to express our true nature. That is our practice. To cook is not just to prepare food for someone or for yourself; it is to express your sincerity. So when you cook you should allow yourself plenty of time; you should work on it with nothing in your mind, and without expecting anything. You should just cook!
我們打坐不是為了獲得什麼,打坐只是我們真性的表現。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的。煮飯並不只是為你自己或別人準備食物,它是你的真誠的表現。所以,做飯時應該騰出寬裕的時間,心無雜念,不期待些什麼,只管煮飯就好!

The Bodhisattva’s way is called “the single-minded way,” or “one railway track thousands of miles long.” The railway track is always the same.
菩薩道是“一心一意的道路”或“千里長軌”。鐵軌的寬窄保持始終如一。不管你到了多遠,這條鐵軌始終都是一樣的。

There were two good friends, Chokei and Hofuku. They were talking about the Bodhisattva’s way, and Chokei said, “Even if the arhat (an enlightened one) were to have evil desires, still the Tathagata (Buddha) does not have two kinds of words. I say that the Tathagata has words, but no dualistic words.” Hofuku said, “Even though you say so, your comment is not perfect.” Chokei asked, “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athagata’s words?” Hofuku said, “We have had enough discussion, so let’s have a cup of tea!”
《碧巖錄》記載,有兩個名叫長慶、保福的朋友,一起談到菩薩道的問題。長慶說:“寧說阿羅漢有三毒,不可說如來有二種語。”保福說:“雖然你這麼說,但是你的看法仍然不夠完美。”聽到這兩句話,長慶問道:“那按照你的理解,如來之語是什麼呢?” 保福沒有回答,只是說:“我們討論夠了,喝茶去吧!” Continue reading

Zen Mind, Beginner’s Mind (1) 禪者的初心 精華節錄 (1) (中英對照)      

信堅前言
此文緣起,是一個月前,Wai Sam 師兄來函提起鈴木俊隆禪師所講的石頭希遷《参同契》,令信堅想起此園地曾介紹過 “Steve Jobs and Zen (賈伯斯的禪意人生),因此想起鈴木禪師的 “禪者的初心”。今天 Robert 師兄來函問起,修行禪定的入門書,信堅覺得此書是最好的入門書。因此在此,以中英對照,節錄介紹。讀者可參看下面英文原版或其中文翻譯。
ZEN MIND, BEGINNER’S MIND by SHUNRYU SUZUKI
鈴木俊隆:禪者的初心 譯者: 梁永安
zenmin1 zenmin1a zenmind2 zen15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ere your last. 珍惜今天,活在當下。
《禪者的初心》是日本禪師鈴木俊隆死後,他的美國門徒生,花費大量心血,精心集錄的鈴木禪師言行錄 (有如佛經是釋迦牟尼的門徒生們所收集的言行錄)。此書是為那些對佛法一竅不通的美國人寫的英文著名禪修寶典,也是喬布斯 (Steve Jobs, 1955 – 2011) 一生修禪的依據。禪改變了喬布斯,而喬布斯則通過禪改變了世界。

正如《禪者的初心》所說:“做任何事,其實都是在展示我們內心的天性。這是我們存在的惟一目的。”喬布斯說,創造的秘密就在於初學者的心態。初心正如一個新生兒面對這個世界一樣,永遠充滿好奇、求知慾和讚歎。因為如此,喬布斯始終把自己當作初學者,時刻保持一種探索的熱情,“現在的我仍然在新兵營訓練”。關於喬布斯與禪,讀者可先看此園地的 “Steve Jobs and His Zen” (賈伯斯的禪意人生)
zenmind3  zenmind3a
何謂禪心、初心?
禪心是跳出文字障礙,刺激弟子對自己的心和自身的存在產生驚奇。這也是所有禪訓練的目的—讓你產生驚奇,迫使你用你本性最深邃的表現,來回應此驚奇。

如來:“他已完成佛道,從真如而來,就是真如、實相、空性,完全的悟道者”。真如是諸法的真實本質、真實相貌,乃指一切眾生之自性清淨心。『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恆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真如就是禪心。

禪者的心應該始終是一顆初心,不受各種習性的羈絆,隨時準備好去接受、去懷疑,並對所有的可能性敞開。保持最初純淨的美好、保持初衷,就是希望你能跟原來一樣純真,別被其他事物影響。 Continue reading

自然界美麗的黃金分割螺旋 Beautiful Golden Mean Spiral in Nature

前言
近日因與錦地、文德師兄討論土星之旅的 “重力輔助推進” 螺旋路線,類似黃金分割螺旋 (Golden Mean Spiral) 或 斐波那契 (Fibonacci) 數列螺旋,引起信堅興趣,回頭溫習這方面的資料,在此介紹此二自然創作的偉大規律,供大家欣賞。

一、黃金分割的定義
在數學中,如下圖,如將一條線 AB (a+b) 分成 a (AC) 跟 b (CB) 兩段,滿足
gm25

的條件,則依二次方程式,可解得
gm26
這數值稱為黃金比例 (Golden Mean). C 點則稱為黃金分割 點。
GM 1 gm2
因此如果有1.618,0.618或0.382 (= 1- 0.618)的比例數量,則都跟黃金分割有關。

二、菲波拉契數列 (Fibonacci Sequence) 的定義
菲波拉契數列是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
這個數列的特徵是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等於前兩項之和。(譬如13 = 5+8, 89=34+55). Continue reading

土星探險記 Cassini’s Mission to Saturn

前言
信堅是物理學家,對天文 (Astronomy)、天文物理 (Astro-Physics) 有特別喜好,也曾在 美國航太總署 (NASA) 的主管外星球探測計劃的中心,JPL/Caltech, 工作將近二十年。雖然沒有直接參加這些外星球探測計劃,但耳濡目染,對這一方面也變成半專家。信堅在此,簡單介紹,費時將近二十四年 (1993-2017),將於今年八月結束的土星探測計劃 (Cassini’s Mission to Saturn). [細節可直接到JPL 網站查看: https://saturn.jpl.nasa.gov/the-journey/timeline/]
saturn 1  saturn 3  saturn 6

一、太陽系 (The Solar System)
太陽系是被太陽的引力繫結在一起的系統,包括軌道直接或間接繞行它的天體。當然,軌道直接繞著太陽的天體,最大的就是8顆行星,其餘顯然都是較小的天體,像是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的小行星和彗星。

年齡45.68 億年。至銀河中心的距離27,000 光年。軌道銀河中心週期225–250 百萬年。已知的行星有 8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已知的矮行星:穀神星、冥王星、鳥神星、妊神星、鬩神星。

各行星離太陽的距離:
水星 (Mercury) : 0.39; 金星 (Venus): 0.72; 地球 (Earth): 1.00; 火星 (Mars): 1.50; 木星 (Jupiter): 5.20; 土星(Saturn): 9.50,;天王星(Uranus): 19.20; 海王星 (Neptune): 30.10; 冥王星 (Pluto) 39.50. [以地球離太陽的距離為天文距離單位,相當於 149.6 百萬公里。]

二、關於土星 (About Saturn)
土星,為太陽系第二大行星 (僅次於木星)。土星是古人根據五行學說結合其黄色 (土色) 外觀而命名的。土星的英文名稱來自於羅馬神話中的農業之神薩圖爾努斯(Saturnus)。 Continue reading

略說 “肇論宗本義”

緣起:
今日因無能大師之請,信堅在此略為解說 “肇論宗本義” 。信堅曾於四年前,專注於研讀肇論,因而對一真法界,諸法實相有較深入的領會。[請參看 “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華嚴經緣起甚深 解說” 一文。] 現在拿出舊筆記,稍加整理,與大家分享,用以拋磚引玉。歡迎批評指教。

一、前言:
釋僧肇(384年- 414年),為鳩摩羅什門下四大弟子之一,與道融、僧叡、道生合稱“關中四傑”。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31歲)。但其論說,對後世修持一乘佛法者有重大影響。憨山大師是其中之一。

此論是僧肇四論 (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 之導論。以四論非一時所作,論既成,乃以宗本義統之。蓋所宗本乎一心,以窮萬法,迷悟凡聖之源也。《宗本義》有四個部分,以分別說明四種宗本,而作為其後四篇論文的宗本:第一說明關於 “本無、實相” 的宗本,該宗本便是《物不遷論》的宗本;第二說明關於 “非有、非無” 的宗本,該宗本便是《不真空論》的宗本;第三說明關於 “漚和般若”的 宗本,該宗本便是《般若無知論》的宗本;第四說明關於 “泥洹盡諦” 的宗本,該宗本便是《涅槃無名論》的宗本。 Continue reading

“周易參同契” 精華解說 第二集

前言
此書內容,如以佛家術語,就是 “修定開慧、明心見性法門”。魏伯陽真人書寫 “參同契” 時(東漢),佛教剛傳入中國,佛經剛開始被翻譯,還未流傳。當時文辭有限,只能用當時最流行、最高深的中國哲學理論: 老莊、易經、五行丹法來解說。可惜術語深奧難懂,無法廣為流傳,還被依文解義,導致邪道橫行。老子、莊子、孔子、及魏真人,都是明心見性的古聖賢。
three 3a three 1
此集介紹“周易參同契”的第12 至 15章,講解 “伏食” 金丹之法要,及伏食之後的境界。由此兩集,整體介紹了“周易參同契”的 “御政、養性、伏食” 的三大綱要。讀者由此兩集精華解說,可以一窺道家 “修煉、伏食” 金丹,得道見性的真境界。

同類相從章第十二
此節破爐火之謬,一切有形有質者,皆非同類之真也。真丹是無形無相的。把生命拉回去返本還源叫還丹,必須要採長生不老之藥,就是我們生命當中“一性一命”。道家把性命比喻為鉛汞,所以“欲煉還丹,必是安爐立鼎”。爐子比喻我們這個身體,也就是鼎。“藥物入爐”,“用先天真火煉,還丹功用全資火候。始而烹煉,既而溫養,終而變化,這三個階段,功夫完成,就是修道還丹。“一粒圓成,脫胎入口,喻為伏食”。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