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萬法因緣生: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例證解說

一、前言
三天前,信堅夫婦跟太極師父 (逍遙山人) 夫妻共進午餐,談天論地,說空說有。談到 “一切法因緣生,緣生緣滅,一切皆空”,有無限感慨。回憶往事,逍遙山人講了當年所看到名小說 “塔裡的女人” 及名歌 “山在虛無縹緲間”,講得有聲有色,大家都有無限感慨。信堅以此因緣,草寫此文。從四個不同角度,來看世間萬法皆空。

二、”萬法皆空” 的四個例證
2.1. 一切皆空  2.1.1 萬空歌 (明‧悟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酒也空,氣也空。世間浮華一陣空。
朝走西,暮走東,人生猶如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2.1.2 紅樓夢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2.1.3 誌公禪師【勸世歌】
南來北往走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天也空來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天地萬古常如舊,人生勞碌一場空。日也空來月也空,來來往往有何蹤;
日月晨昏常轉遠,人亡千載影無蹤。山也空來水也空,山水常在世界中;
青山綠水依舊在,人亡永世不相逢。田也空來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來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生也空來死也空,生死如同一夢中;
生如百花逢春好,死如黃葉落秋風。夫也空來妻也空,大難來時各西東;
夫妻本是同林鳥,你往西來我往東。空手來時空手去,到頭總是一場空;
夜深聽得三更鼓,翻身不覺五更鐘。從頭仔細思量起,便是南柯一夢中;
不信但看桃李樹,花開能有幾時紅;直饒做到公卿相,死後還歸泥土中。

2.2 山在虛無縹緲間《長恨歌》
黄自作曲,韋翰章作詞,林聲翕補遺。 《長恨歌》是黄自(1904 – 1938)從歐美留學回國後的第一部大型創作,也是他短暂一生中留下的規模最大的一部聲樂作品。 牌名出自白居易 “長恨歌”: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其中第八樂章歌詞云:

香霧迷濛,祥雲掩擁,蓬萊仙島清虛洞,瓊花玉樹露華濃。
卻笑他,紅塵碧海,幾許恩愛苗,多少癡情種?
離合悲歡,枉作相思夢。參不透,鏡花水月,畢竟夢成空。
[讀者請聽台大合唱團北大合唱團的演唱] Continue reading

簡介 肌肉測試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一、前言
信堅今早草寫此文,向大家介紹一個嶄新的研究、測試工具 (儀器): 我們的肌肉。它可提供古往今來,一切人事物問題的 “是與否、對與不對” 的答案。以此為基礎,就可跟計算機依0跟1,加上電腦程式,解決一切線性、邏輯性問題一樣,它能解決一切非邏輯性、非線性、有形無形世界的一切問題。信不信由你,且看本文分解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下士聞道,大笑之。如果你依此法,解決千古難題,拿到諾貝爾獎,那不是你的功勞,而是上帝(人類共同意識)的功勞。] 🙁

本文主要目的是介紹肌肉測試方法的由來、原理、運作方法及即其廣泛應用。[詳見霍金斯 (David R. Hawkins) 的 Power vs Force, 及Truth vs Falsehood 兩本書。]

人體運動學的臨床實驗(Clinical kinesiological muscle testing) 採用了肌肉測試作為一種診斷技術,這在過去的25年中,已得到了廣泛的驗證。 古德哈特博士 (Dr. George Good heart) 最初在這一課題上的研究成果, 在約翰·戴蒙得博士 (Dr. John Diamond) 這裡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後者將這一研究主題寫入書中, 從而為世人所知。戴蒙得確定,這種應對刺激的正面和負面反應,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同時發生的。

通過研究發現, 這種人體運動學上的反應, 反映出人體器官不儘能鑒別正面和負面的刺激, 還能區分合成代謝(anabolic, 提升生命力,生物體利用能量將小分子合成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謝途徑)和分解代謝(catabolic, 異化作用,消耗生命力,是生物體將體內的大分子轉化為小分子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甚至更令人驚奇的是,還能判斷對錯。

這種測試非常便利、快捷, 且十分安全。 一句客觀上正確的陳述,能夠激發肌肉正面的反應;如果被試者聽到的是一句錯誤的陳述,那麼就會產生負面的反應。這種情形的發生,與被試者本身的觀念或者在這個話題上的知識面無關。 經過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人群中的多次測試,反應和結果都是始終如一。用這測試技術,試驗結果滿足了科研要求的可重複性(repeatability),進而可以經得起任何研究者的可證實性(verifiability).

這種運作的基本原理有二: 一是宇宙中一切事物都與其他事物相互關聯。 (宇宙是一體的)。 主觀與客觀是渾然一體的(它們是一體的兩面) 。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內觀自性而得到所有問題的解答。 另一是人類的共同意識。 Continue reading

洞山良价禪師悟道因緣 – 參 “如何是無情說法”

一、前言
滿腹經論,學富五車,都是知識、見聞覺知,世智辯聰,不能了生死大事,不能明心見性。要想明心見性,最簡單的方法,是心領意會,見性大師的悟道因緣。”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依之修行,見道只在眼前。

信堅園地曾介紹了幾位古今大師,悟道因緣。如托勒、霍金斯、馬哈希、馬哈拉吉,無盡藏尼的 :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參看: 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1-20) ,第十則) 及 香嚴禪師的 “一擊忘所知。”

之前講了不少 “頓悟見性” 的心法。但總覺讀者要領悟其中道理,真不簡單。因此信堅在此,再以講故事方式解說,如何參悟自性。此文介紹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禪師(807〜869)的悟道因緣。他是時時刻刻,提起淨念,參 “什麼是無情說法”,當時節因原成熟,就如電光石火,雷霹光閃,剎那間心與境合,豁然開悟。

二、 無情說法
大地山河、森羅萬象,可分為兩類:有情類、無情類。「有情」是指有生命的人類、禽獸、動物等;「無情」是指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雲月溪石,所有一切無生命的物質。

有情說法,透過言語文字表詮的,譬如經典文字、法師說法、禪師開示。無情說法,是世間現象所顯示的佛法,是無言的,只能用心神去觀察、感受、領悟。譬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上飄的白雲,流水滔滔;春去秋來,花開花謝,訴說「世事無常,萬法因緣生。一切空、不可得」。佛門古刹的鐘聲、梵唄,悠揚悅耳,能震奮靈魂的深處,比用言語說法更具感染力。「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妙諦。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 Continue reading

黃檗希運禪師 傳心法要 精華解說

一、前言
關於修行見性,有頓悟與漸修,即所謂 “宗門”與 “教下”。教下是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裡所教導的修證法門,以及歷代祖師所講的經、律、論。此園地的佛經論說、諸法實相、修定開慧等專欄所介紹文章,都屬此類。

宗門始於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世界上最甜美的微笑是 “拈花微笑”!) 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心印心,即心即佛,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此園地有 “禪修” 專欄裡面有約100篇文章。讀者可能讀不懂其中術語、望洋興嘆。也無時間,閱讀這麼多的文章。因此信堅在此,化繁為簡,在此作個總結,以為此園地讀者,修習其他禪宗法門的導論。

禪宗有兩本,以淺顯白話文,闡說”傳心法門”。一本是 “六祖壇經”,另一本是黃蘗希運禪師(Huang Po) 所著的 “傳心法要 – 鐘陵錄”。只要能看懂其中一本的真實義,依教奉行,就可頓悟。[霍金斯的意識階層校準 (calibration of consciousness level),將黃蘗 (Huang Po) 校準為960, 遠超過菩提達摩 (795)、法華經及心經 (780)、老子 (610). 信堅一直不解,近日重看 “傳心法要”,覺得校準得相當準確。讀者看過此文後,應會有同感。]

網路有 釋達觀講了約三年的 “傳心法要講記” (10/5/2015 – 11/4/2018),總共158講,每講約四小時,總共有一千多頁。雖然囉裡囉嗦講了一大堆,但所講的都是正知、正見。信堅以自己所悟,參看此講記,將黃蘗希運禪師(Huang Po) 所著的 “傳心法要 – 鐘陵錄”所傳心法,整理濃縮成12頁,正等待機緣,想向信堅園地讀者介紹。

近日因賴師兄、在來米師兄,在此園地論曹洞宗禪法,顏顏師姐今早也偷看了 “傳心法要”,送來心得。信堅打鐵趁熱,藉此助緣。將此12頁筆記,轉載於此。供有緣作參考。祝福大家,因緣時機,早日成熟,頓悟自己本性。 Continue reading

“我是那” — 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二) 精華摘錄

“I Am That” – Teachings of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 (二) Excerpt of Essence

一、前言
此文節譯馬哈拉吉見性後,對求道者的開導。所有重要言論,都收集在 “我是那” 一書101條問答集裡。所說的都是見性者所證悟的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古往今來,所有見性者所證悟的境諸法實相都相同,只是以不同語言文字解說。

全書相當長,約有100多頁,也有不少重複。為避免誤解,信堅以英文版為本,用自己所解悟的一乘佛經,諸法實相的術語,將它翻成中文之後,再加以濃縮至9頁,因此相當費時費力。此文摘錄其中較重要的觀念及有啟發性的例證,以利讀者抓住全書的重點中心,用以拓寬讀者的心量與認知境界。讀者可以此為導讀,閱讀全書。
Maharaj - I Am That
二、全書精華摘錄
[信堅註:底下1至101數字,是英文版的章節。讀者可依此找到原版,詳細閱讀。]

1. “我是” 的真義
當心智停留在“我是”而靜止不動時,你就進入了 “我是” 的狀態,不能用語言表達,但可以體驗。“我是”永遠跟你同在。

身體、感情、思想、想法、財產等觀念,所有這些自我認同都是誤導。它們都不是 “你”。你只能說:’我不是這個,我不是那個’。你無法有意義地說 ‘這就是我’。你只能指出“這個”或“那個”不能成為你自己。沒有你,既沒有感知也沒有想像力。你觀察心智的感受,心智的思考,身體的行為; 感知的行為表明你不是你所感知的。 Continue reading

“我是那” –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的教導: (一) 導論

“I Am That” — Teachings of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 (一) Introduction

一、前言: 我是那” 的真義
在解說 室利.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的靈性巨著 “我是那” (“I Am That” , 我是真如自性) 之前,信堅在此先介紹一些基本背景,以作為導讀。

「生命究竟是什麼?我從何而來、又將去向何方?」為了敲問這存在心裡的疑惑,許多人走上了靈修之路。終極目標是明心見性,與真我 (“那”) 融為一體。
  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那”在祂裡面存在著一切生命,是萬物的賜福者,是宇宙的最高靈魂,是無限的存在 。“那”無所不包、無所不在,不能超越,“那”如同包圍我們的宇宙空間,從內在和外在完全充滿一切,那最高的不二之梵 – 那就是你。

求道者在尋找真我,專注參究“我是誰?”要想知道你之所是,你必須首先探究並明晰你所 “不是” 的。發現一切你所不是的 – 身體,感受,思想,時間,空間,這或那,你所感知到的,無論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都不是你,每一個感知的行為,都表明你不是你所感知到的事物。在心智的層面,你越清楚地了解,你只能用否定性的詞語來描述你自己,你就會越快地來到你追尋的終點,認識到你是無限的存在。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