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最高境界” 修証法門: 以劍修禪 及 以武修道 事例

一、導論
萬法一體,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因此,一法通一切法通,一門通一切門通。一經通一切經通。八面觀察,見微知著,則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看經書或觀察一切人事物,不僅要了解個別法相,還要能同時明瞭,所有一切人事物的原理原則,及它們彼此相通之本體 (六根互用原理)。宮本武藏悟出此原理,以劍入禪,以禪証道,明心見性。返照世間,隨心所欲,應用無窮,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練武功、修劍道,與修禪明心見性之法門,完全相同。都有無限深廣的層次。信堅深信,我們在金庸武俠小說中,所讀到的武功最高境界,不是虛構,而是可以煉成 (只是它跟見性成佛一樣希有難修)。 此文解說 宮本武藏的 “二天一流、萬里一空” 武功境界 及 “地、水、火、風、空” 五輪兵法;見山見水的五個境界;和金庸武俠小說裡的十個武功層次。法法相通,法法的原理相同。(也可解說 葉問 的 “詠春拳法” 與 李小龍 的 “雙截棍法” 及打乒乓球的最高境界。)
y4 y12 y10

二、修証悟道的層次: 觀世音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信堅兩個月前,因Brian師兄之請,寫了一篇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解說以耳根修行証道的六個層次: 1.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2. 所入既寂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3. 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4.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5.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6. 忽然超越 ,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讀者可到本園地,重新複習參看: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此修行次第,有六種不同層次,亦可作為武功修証至最高境界的樣版、模式、範例 (paradigm)。信堅在此,舉出三個例子為証: 宮本武藏的 “五輪書”、修練武功的五大境界、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十大境界。 Continue reading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信堅前文介紹了《李清照·一剪梅》,已發了詩詞病,欲罷不能。今再介紹一首,家喻戶曉,何謂真愛 的宋詞: 《秦觀·鵲橋仙》。祝你美夢無窮,飄飄欲仙。

宋·秦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new7 new4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虚,揚州高郵人。文辭為蘇軾所賞識,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多寫男女情愛,也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

這是一曲對純情的頌歌,描述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話愛情故事。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論於一爐,融天上人間為一體,優美的形象與深沉的感情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美好的愛情。末後二句,使詞的思想境界昇華到一個嶄新的高度,成為千古絕唱。男女的愛情,至此才開始變得偉大與永恆。 Continue reading

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一剪梅》 圖文賞析

信堅在此,以圖文,解說一首有名的宋詞,《李清照·一剪梅》。此詞生動的描述了新婚少婦,離別、相思的深情,文詞流暢優美。試試看信堅,雖然廉頗已老,寶刀是否仍在 (尚能飯否)。希望你會喜歡。

宋·李清照·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li1

一、簡單解說:
《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的作者是李清照。此詞作於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别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於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調,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
li21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輕輕脱換下薄纱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 “人” 字形,南歸之時。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花自飘零;水自漂流。一種離别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Continue reading

人生哲理: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1. 導論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因由,都是最好的安排。這世上没有意外。没有什麼事情的發生是偶然的!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
Butterfly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最恰當的時刻。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為了你的更高益處,每一個狀況都是成長的機會,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在提供機會,讓你變得更強壯、睿智和有愛心。要相信:宇宙以完美的方式運作,從完美到完美。就像污泥對蓮花而言,並不是詛咒,而是祝福;像繭對蝴蝶而言,並不是阻力,而是助力。每一個困難和障礙,事實上都是一種隱藏的祝福,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Continue reading

鳴梁海戦 的事蹟與啟示 The Admiral: Roaring Currents

1. 前言

我們從小學起,一直到高中,對中國、日本及西洋歷史,閱讀甚多,但對朝鮮的歷史,幾乎一無所聞。這使信堅百思不得其解,是中國人的狂妄自大作祟? 還是韓國歷史不值得一提?

近日返台,在長榮班機上看到一部極佳電影, 鳴梁海戦 (The Admiral: Roaring Currents)。 它是南韓去年八月剛推出的韓國最熱門影片,描述朝鮮海軍上將李舜臣 (Yi Sun Shin),於1597年10月26日,以十三艘戰船,在鳴梁海峽擊退三百三十艘日本艦隊的不可思議勝利。信堅看完後,深受震撼、感動。
yi4

Yi 1Yi2

任何朝鮮史蹟,必定提及它的偉大英雄,百戰百勝的李舜臣上將。他的明智決擇、絕處逢生的英勇戰績,史無前例,可歌可頌。此戰役的史實,雖有爭議,但其所表的戰略,卻是李舜臣如何應用天時、地利、人和,加上鎮定、待時、待機,以必死的決心,奮戰到底,而創造了以少勝多,絕處逢生的奇蹟。非有真知灼見,大智大慧的聖人,無法達到的境界。同時,所有演員的演技,都非常自然高超,可謂信堅此生所看到的最佳影片。信堅看後,獲無量心得、啟示,在此跟大家分享。

丘吉爾曾說: Those who fail to learn from history are doomed to repeat it.”
不能從歷史汲取經驗、教訓的人,將永遠會重踏歷史悲慘的覆轍。智者不執著。他不僅要能從本國的歷史,也應從競爭者或敵國的歷史,汲取經驗教訓,才能迅速成長,增長智慧,凡事都有明智的決擇。
Continue reading

喝汽水算術問題的圓滿解答及啟示

“喝汽水”算術問題 的圓滿解答及啟示    信堅及Allen Tsai

解答一些簡單智力測驗問題,可考驗一下自己的耐力,思考的靈活度,分析能力,也可測試自己對一切事物認識的深度、廣度。所有一切問題與解答,其中都隱含乾坤妙義。同時,與同道、朋友互相切磋、討論,可以激發新思路、新方向。不管懂不懂,會不會,問對了問題也是一種解答的方式,所謂問題與答案是一體的兩面。互激、互發,是學習增長的必要條件。信堅在此,以下面一個簡單的算術問題,來闡說此論題。知識是對事相表面膚淺的認知,如樹之枝葉。智慧是對事相深廣的瞭解與運用,如樹之根幹。人生的意義與目的,在於增長智慧。

soda11. “喝汽水”算術問題
有一群人想要喝汽水。假如他們有 20 塊錢,1 瓶汽水賣 2 塊錢,他們可以買到 10 瓶汽水來喝。當他們收集到 2 個瓶蓋,就可以換 1 瓶汽水;收集到 4 個空瓶罐,也可以換 1 瓶汽水。請問,他們最多能喝到幾瓶汽水?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