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夷詩: 歲月催人老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是唐代的東都,十分繁華;盛開着豔麗的桃李花,滿城春色,生氣勃勃,令人心醉神怡。然而時光易逝,轉眼已是落花季節,落花紛飛,不知落入誰人庭院,汨落為泥了。
age12 age13 age1 age10
洛陽兒女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惜。
年輕的洛陽姑娘,面對漫天飛舞的落花,生出無限的憐惜感慨。桃李花短暫的榮枯,極易引起人們韶光易去之感。尤其對於青春少女,更易引起紅顏難駐之嘆。感嘆自己青春的容顏,如同桃李花一樣,容易凋零消逝。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今年的花已落了,花色也已敗褪。如果待到來年花開時,還有誰會再在這兒賞花呢?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時移境遷 光陰荏苒。長青的松柏,也有被人摧砍為燒柴的時候,桑田也會變成滄海,更何況短暫的人生,會變化無常。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年年都是如此。但賞花的人,卻年年不同。

一朝臥病無人識,須臾鶴髮亂如絲。一旦生病躺在床上,世態炎涼,以前熟識的狗肉朋友,沒人來探訪。年輕英俊的少年,轉眼之間將化作白髮亂如絲的老人,邵光易逝,青春難駐。一切都如,過目雲煙。

但看舊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從前的舞榭歌台,如今已是人去樓空,蓬蒿叢生,只有烏雀在清冷的暮藹中,發出幾聲悽苦的悲鳴而已。

陶淵明詩: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When the mind is detached from worldly matter, the surroundings are naturally peaceful. How fine the sunset reflected in mountain mist! Birds are flying home in groups. No words can express the profound meanings, within these scenes.

居住在眾人聚居繁華世間,但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呢? 我的心靈,已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在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間抬頭,那遠處南山勝景,自然映人眼簾。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

一面採菊,一面賞山。日夕山氣,歸還飛鳥,構成一幅美好的風景。旁觀自然,將自己的人格和情緒徹底自然化,打破了隔閡的狀態,進而人景混融為一體,境與意會。詩人在審觀自然之美的同時,忘了自我,將自己融匯其中,心物合一了。
age5 age4 age6 age7
抵拒物質享受的引誘,回歸自然,過簡樸的生活,自然心遠地自偏。要想遠離喧囂的紅塵世俗,不必躲進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靜、安寧的心態。心與世俗遠離。就可達到,身雖在塵世,而心能感受超塵絕俗真趣。「心遠」是心不隨外物所影響的境界,是「自在」與「活在當下」;心自在,思緒專注,自然能聽得見鳥語、看得見花美、遇見了幸福。

陶淵明此詩,語言平淡樸素、自然天成,摒棄纖麗浮華的敷飾,露出真樸淳厚的美質,令人讀來萬古常新。「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全詩清新自然,無任何矯作,寫出詩人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真情。外境是內心的顯現,陶淵明若無超凡脫俗的品性,和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闊天空的詩作。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當我們眼見色、耳聞聲時,若不附加自己主觀的情見、看法 或想法,自然不會有妄想分別與執著。即所謂: 『紅塵豈可擾人? 是人自擾於紅塵』。只因我們自己的這一念心,經不起誘惑,起了分別、執著的愛戀,所以才有取捨得失的煩惱。『自若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心境遠離世俗,偏遠寧靜。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 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心如止水,心靜自然涼。

王維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在中年以後,厭倦了塵俗喧囂與人間俗事,並開始信奉佛教,定居在終南山邊陲。有一天興致來了,獨自一人緩慢而行,前往山上欣賞山中美麗的景色,順著溪流往上攀,這種心開意解的心境,只有自己,才能體悟。

隨意而行,不知不覺,走到水流的源頭,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找塊石頭坐下,欣賞那悠悠白雲,無心興起,漂蕩天際。此時,偶然間遇見山林中行走的一位老者,兩人志同道合,談天論道,無拘無束,忘卻了該下山的時刻。
age2 age8 age3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如爬山,從山底下一路努力往上爬。幾經艱難,困苦奮鬥,終於幸運的爬到山頂,”會當凌絕頂,一覽群山小“。功成、名就、事遂之後,如何向上一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呢? 如何進入無門關呢?

此時正是,靜心坐下,平心靜氣,觀看人生的意義與目的,萬物的興衰道理,諸法實相最好時候。因此王維,就在一塊石頭上禪坐,作 “白雲觀”。觀雲彩,非有非無,相有體無。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山巔上的雲朵湧起,是水氣蒸發,上升天空,凝結成雲,隨風飄盪,任運而行。因緣成熟,下降雲成雨,成為澗水,流入小溪,大湖,然後反覆循環。白雲非水非氣,如幻如夢,來無所從來,去無所從至。觀行既深,悟道見性了。此時,偶然遇到在山林中的修行有成的老禪師,就與他談論所悟甚深境境,忘了回家的時間。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不止是一幅山景,也是一種心境。當行至困境時,眼前已無路可通,不要放棄,繼續前進,前景當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雲起是下雨的徵兆,水從天上降下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同時,這也意味,行不一定為何事而行,坐不一定為無路而坐。只要順著自然之勢,隨溪而行,溪盡無路可通,便隨意坐下來。觀看風起雲湧,滄海白狗,世事如幻如夢,萬法皆空

莊子‧外物第二十六 (一) 外物不可必,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一、前言
此篇是在莊子雜篇,屬於後世之人,假莊子之名所作。所說屬於,在此末世,如何待人處世的一些讓人深省的哲理。信堅在此,解說此篇第一大段: “外物不可必,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之義及解救之道。此文標題字句很難懂,但讀者如有耐心看完下面解說,則此句可成為待人處事的千秋萬世格言。
chang3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說: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說,當聖人在世時,能將大道行於天下,天下無為而治。當聖人辭世後,世風日下,只能執古之道以御今,做到德;等而下之,做不到德,就要求仁;做不到仁,就要求義;做不到義,就要求禮。當君王大儒開始教導,忠孝禮智信時,世道已淪落,世界開始大亂。

莊子於此段文章,首先描述,當世界淪落到君王世儒倡導 “禮義忠孝” 的時候,社會已亂象橫生。眾生迷惑,處於 “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之困境。因而莊子教導,如何生存在末世的妙方:  “外物不可必” 法門。但要真能做到,則須智慧決擇。因此根本解決之道,仍是提高眾生的靈性階層,返本還原,由禮返義,由義返仁,由仁返德,由德返道。 Continue reading

王洪圖教授 “打開《黃帝內經》之門” 第一章與第二章精華節錄  

信堅前言
王洪圖(1937—2009),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曾任該校中醫系副主任、內經教研室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國家中醫藥繼承工作中的指導老師。曾研究《黃帝內經》三十年,將其倒背如流,終生致力於黃帝內經的講解及醫普。

王洪圖教授此書,可謂中醫的醫普,簡單、明瞭、扼要的介紹中醫的鼻祖經典 “黃帝內經”,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信堅讀之,手舞足蹈,法喜無量,特於此貼文,簡介其要義。全書共有四章,信堅也因此將此介紹文分為四段,以利讀者將此文與全本書對照。此文是此書第一章及第二章的精華節錄。[讀者可網購此書,或到下面網站,閱讀第一章及第二章全文。]
huang18  Huang5 huang19 CREATOR: gd-jpeg v1.0 (using IJG JPEG v80), quality = 90
王洪圖中醫教授,不求名、不求利,一切為天下蒼生,不遺餘力、孜孜不倦的以其親身經驗與了解,深入淺出的講解黃帝內經,讓不信者信之、不懂者懂之、已懂者悟之、証之,可用於解除身心病苦,養生修性。不但可用以自癒、頓癒、癒他,同時也教導養生、去病延年之道。誠然是菩薩心腸,信堅從他的講解,獲益良多,深心敬佩。 Continue reading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簡介

一、前言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個劃時代的巨作。相對論有 “狹義相對論”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簡稱 STR) 及 “廣義相對論”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簡稱GTR) 兩種。信堅在此,十分鐘內簡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詳細科普解說,請看李傑信博士,即將在十月底,由台大出版社印行的 “宇宙的顫抖” 一書。

二、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是基於至今科學家所知的兩個基本定律所演繹而出。此二定律是 “相對原理及光速恆定”。

“相對原理” 是說所有物理定律在等速運動的座標中,是完全相同、形式不變。”光速恆定” 是說在任何運動的座標裡,光速 (每秒三十萬公里) 都是一樣不變 。

由此二條定律,愛因斯坦推論出兩個重要結論:
2.1在不同相對運動的座標系統中,時空失去了絕對性。時間與空間一體,是相對的。隨座標軸的相對速度,而有時間延遲 (time dilation) 及空間收縮 (space contraction) 等效應 。

2.2 能量與質量互變,此即著名的 E=mc2.
(人類依此公式,製造了原子彈與氫彈,是愛因斯坦始料不及的。科學知識本身無好壞、善惡,一切在人心。)

三、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GTR,是將上面的等速運動座標推廣至等加速運動的座標中。GTR的兩個基本定律是: 等效原理與守恆定理。
GTR1 GTR8 GTR3
“等效原理 (The Equivalence Principle,EP) 簡單的說,物體的加速度就是引力。(譬如你坐在等加速向上運行的電梯所感受的向下壓力,與地心引力同一性質)。”守恆定律”是說在相同的加速度座標裡,所有物理定律是不變的”。
愛因斯坦以此假設,導出優美的數學公式,
Albert_Einstein2
此公式的右邊是物質的性質與動能,左邊是時空的彎曲度。因此,「時空告訴物質如何移動;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GTR將引力場視為是四維時空網的彎曲度,以四維時空中每一點的局部曲度表達。引力並不是一種在時空中傳播的東西,引力就是時空。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