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山禪師悟道因緣

指月錄卷十二 六祖下第四世 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

一、 前言
澧州(湖南常德)夾山善會禪師 (805~881),唐代高僧,船子德誠禪師之法嗣。 廣州峴亭人,俗姓廖。九歲于潭州(湖南長沙) 龍牙山剃度,二十歲受具足戒。曾廣泛聽習經論,對戒定慧三學頗能通達。初住潤州(江蘇鎮江) 京口鶴林寺,講經示眾。時值道吾禪師(769~835)從襄州關南來,與之相互問答,大有所得。後依道吾之勸,赴浙中(江蘇)華亭,參謁船子德誠,師資道契,得以發明心要,遂嗣其法。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居湖南澧州夾山,大揚禪風。世壽七十七,敕諡「傳明大師」。

信堅在此,介紹其相當戲劇化的悟道因緣公案,供有緣作借鏡,頓悟見性。此公案出自「指月錄」卷十二 六祖下第四世 “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一段公案。”指月” 是 “以指標月”,禪宗認為一切言教無非為示機之方便而設,是為成佛的路徑和方法,如以指標月,禪者要因指見月。月亮是佛性的比喻,佛性即空性,沒有具體的形相,不可以言宣,不可以意會,必須你親自去體驗,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並不是明月。以此譬喻「文字所載的佛法經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的所在。」以手指月,指非是月。

二、緣起
2.1 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 略傳
船子禪師 (生卒年不詳 ?-858). 節操高邈。度量不羣。自印心於藥山惟儼禪師(751-834),與道吾、雲巖,為同道交。將離藥山,乃謂二同志曰: 公等應各據一方。建立藥山宗旨。予率性疎野。惟好山水。樂情自遣。無所能也。他日後知我所止之處。若遇靈利座主。指一人來。或堪雕琢。將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遂分手。至秀州華亭。泛一小舟。隨緣度日。以接四方往來之眾。時人莫知其高蹈 。因號船子和尚 。
船子禪師,得法於藥山惟儼禪師,隨侍藥山惟儼三十年,離開藥山時,他曾對道吾、雲巖二位道友說:「若遇靈利座主,指一人來,或堪雕琢,將授生平所得,以報先師之恩。」由於德誠禪師率性疏野、喜好山水,而致日久仍無嗣法之弟子以報師恩,於是至浙江秀州華亭縣吳江畔,為人擺渡,泛小舟隨緣接引度化四方往來之人。當時無人識得她是位得道高僧,只稱他為 “擺渡的和尚”。船子和尚在華亭擺渡,約有三十年。他一邊擺渡,一邊等待適合於自己的接法者。直到道吾禪師推薦夾山善會去見他,才終止了這“一船明月一船詩”式的生涯。 Continue reading

憨山大師 夢遊集 精選十二則

[信堅註: 憨山德清大師,精通儒釋道,有修有證。深入淺出,隨機施教。解說義理,圓人說法,法法具圓。真修實證,解說有事有理,亦有自身的實證體驗。他是信堅修道以來,最佩服、最景仰的大師之一。信堅在此,節選其 “夢遊集” 精選十二則,稍加整理解說,供有緣作參考。]

一、憨山德清略傳
憨山·德清(1546-1623,明代聖僧),字澄印,晚號憨山老人,金陵蔡氏子。母夢觀音抱送童子而孕。憨山大師三十歲,徹悟心性。《夢遊集》載:「予獨住此(五臺山北台之龍門),單提一念,人來不語,目之而已。久之視人如杌(樹樁),直至一字不識之地。初,以大風時作,萬竅怒號,冰消澗水,衝激奔騰如雷。靜中聞有聲,如千軍萬馬出兵之狀,甚以為喧擾。 因問妙峰大師,師曰:”境自心生,非從外來。 聞古人云: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 溪上有獨木橋,予日日坐立其上。 初則水聲宛然,久之動念即聞,不動即不聞。 一日坐橋上,忽然忘身,則音聲寂然,自此眾響皆寂,不復為擾矣。 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及覺則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 即說偈曰:
“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 “

憨山大師三十二歲時,發心刺血泥金(刺出鮮血合上黃金粉來寫經),寫《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 寫經時,無論點畫大小,每落一筆,心念佛一聲。一些遊山的僧俗到了大師的靜室,常常都要寒暄請教,而大師一面應付對答,一面手中不停地抄寫著。雖然人來人往,接應交談,卻寫經不停,心中了無動相可得。(分身無量,一心多用 )。

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 (憨山大師五十歲),清居牢山(遁跡東海牢山之那羅延窟),李太后命輸金造寺,賜額曰海印。被誣告私造寺院,定罪戍雷州。萬曆四十二年 (憨山大師六十九歲),奉恩詔,恢復僧服。居廬山數歲,後之曹溪。 天啟三年十月,示微疾。 謂人曰:「老僧世緣將盡矣。 」沐浴焚香,危坐而逝,年七十八。

二、憨山大師夢遊集開示,精華節選 十二則。
2.1 決志出離
古人最初發心,真正為生死大事,決志出離。故割愛辭親,參師訪友,歷盡艱辛。心心念念,只為己躬下事未明,憂悲痛切,如喪考妣。若一見知識,如嬰兒得母。 儻得一言半句,開導心地,如病得藥。若一念相當,胸中了悟,如貧得寶。 拌身捨命,陸沈 (埋沒不為人知)賤役,未嘗憚(畏懼)勞苦。凡名載傳燈、光照千古者,無不從刻苦中來。 Continue reading

古今偉人,勵志名言。

面對懸崖,向前一步天地寬。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多難興邦,殷憂啟聖。

一、前言
放棄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選擇。人總是對現有的東西不忍放棄,對舒適平穩的生活戀戀不捨。但是,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就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把自己帶到人生的懸崖,激發無限的潛能,才能奔向蔚藍的天空。百尺竿頭,如何向前一步。向上一路,千聖不傳。信堅在此傳給你,就是放下 (塵緣)、看破 (人生)。要上天堂,先下地獄。

沒有退路的時候,正是潛力發揮最大的時候。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一戰。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多難興國,殷憂啟聖。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就不出時代的偉人。種子還在,希望就在。逆境的時候,不要回頭,幸福就在前方!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論下多久的雨,最後都會有彩虹;無論你多麼悲傷,要相信幸福在前方等候! Continue reading

“六種覺醒層次” 及 “靈性覺醒徵兆”

一、導論
“佛” 是果德,”覺”是修因。修因契果,依果修因。因賅果海,果徹因源。上文 “六即佛解說“,闡述 “佛果” 有六種層次: 「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

信堅謹以此文,繼續解說,相對應的 ,”覺醒” 也有六種層次: 「本覺、不覺、始覺、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同時也闡述,靈性覺醒 (spiritual awakening) 的徵兆,供讀者參考對照,自己是否在覺醒道上。

二、何謂靈性覺醒 (Spiritual Awakening)?
“覺醒,醒悟 ,覺悟”,意指從睡夢中醒來、俄然覺、大夢誰先覺。 覺醒就是不斷改善與周圍環境的溝通能力,分析和連接,通過感官傳送給我們的信息的能力。覺醒就如一個流浪漢找到自己的家,得到心靈安頓,不再挨餓、受凍、受盡辛苦,而得到安住,坦然、自在,不再徬徨無依、飄泊不定。覺醒的狀態,意味照見並融入真實,身心如幻、能所雙泯、當下覺醒。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覺醒」泛指各式各樣的經驗,只要能為我們開啟嶄新、未曾認識的存有面向,任何經驗都可稱為覺醒。覺醒就像意識的地震,會移動我們心靈的地殼板塊,把震波傳送到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在我們的存有核心啟動深刻的轉化。一段時間之後,覺醒會深化和擴展,我們越來越清楚自己到底是誰。

三、六種覺醒層次: 本覺、不覺、始覺、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
覺,梵語菩提,”覺” 是對煩惱與所知障的覺察與覺悟。”覺”,從「察」到「悟」,依於個己的業力,因而有不同的層次。「覺」有六種覺道;可謂行於覺道之里程碑。 Continue reading

解悟經論的八個層次 與 六即佛 解說

一、讀解經論的八層次
閱讀著述、論說、經典,依各人靈性階層,略說,有下面八個層次。讀者可依此,判斷自己的靈性階層。
1. 普通人,看了經書之後,不知所云,一竅不通,這是凡夫。
2. 看了經書之後,自以為懂了,但要他解說,卻吱吱唔唔,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3. 次等的人,雖能說出,但只依書上文字,照讀一遍。如要他稍加解釋,卻講不出。
4. 次高一層,雖然能解說,卻是依文解義,斷章取義。只是膚淺的知識,表面認知。
5. 再上一層,雖能說出文中言外之意,但仍然咬文嚼字,引經據典,不能深入淺出。
6. 更上一層,是能以自己的語言文字,深入淺出的扼要解說,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7. 萬法歸宗,一以貫之。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法通一切法通。五經七典,樣樣皆通。
8. 最上一層,是 “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都得解”。隨舉一字,皆是一個法門。橫說豎說,以須彌聚筆,海墨書之不盡。此即所謂, “一口吸乾五湖三江之水”。萬法皆在一字之中。一字之中,圓含萬法,事事無礙。

信堅十多年來,辛勤精進,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自覺自己靈性,天天都在提升,智慧都在增長。每向上提昇一層,就大開眼界,看得越遠越廣,法喜無量。如果大家修行,都感覺,自己靈性天天往上提升,智慧天天在增長,就是走對了修行的正路。否則只在繞圈子,原地打轉,白白浪費,寶貴一生,空到人間走一回。

底下信堅謹以此文,約略解說,天台智者大師所說的”六即佛” ,此即修行證果的六個靈性階層。與上面所說的八個瞭解經論的層次,互相對應。亦即是如何向上提升靈性的修証法門。

二、天台智者大師,”六即佛” 解說
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開示修行者,由凡夫至究竟佛果 (成佛)的六個層次。皆名為佛 (即佛): 「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眾生本具佛性是一,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此「六而常即」;但期間的因果事相不同,而有六個層次,故曰「即而常六」。 Continue reading

“一個外行人” 對 “瑜伽法門真義” 的淺見

一、前言
 “Yoga” 一詞,有兩種翻譯。一是 “瑜珈”,另一是 “瑜伽”。現代人所稱的 “瑜珈” 是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而 “瑜伽” 則是古老印度禪坐修身心,走向三摩地或自我實現旅程。即探尋「梵我一如 (天人合一)」的道理與方法。

信堅這二十年來,除了打太極拳,練導引、瑜珈、及禪坐外,亦略讀《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小乘、大乘、禪修、及一乘佛法。信堅的淺見是,古老的 “瑜伽” 是一條修行入門的正道。但只是築基功夫,走向三摩地 (禪定三昧) 的進修方法。並不是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Prajna Paramita),大智慧到彼岸之上,證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ā-samyak-saṃbodhi, 無上正等正覺)” 的法門。

此文是信堅,以瑜伽外行人,對瑜伽法門真義的淺見。實是井蛙之見,坐井觀天,僅供諸大德,酒足飯飽之後,談天論地之用,笑納!

二、印度最古老的 “瑜伽”,《薄伽梵歌》第六章。
印度古老的 “瑜伽”, 源於 “奧義書 (Upanishads)“(約西元前五世紀)印度史詩裡的《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薄伽梵歌》被多數印度教徒視為聖經。總共有700頌,分成18章,描述 黑天 [ 濕婆 (Shiva) 的化身克里希納 (Krishna)], 對主將 阿朱納 (Arjuna) 王子的一場奇妙的靈性對話。其中第六章,專講 “瑜伽”,是黑天描述冥想的正確姿勢以及達到三摩地(禪定)的過程,談及 “四種瑜伽與第四道”。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