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解說 (二) 六塵圓通

一、前言
二十五圓通法門,是以六根、六塵、六識、七大等二十五法為本修因,而達到圓滿通達的見性法門。因此要了解這二十五圓通法門之前,須要先了解,這二十五修因的根本定義及其作用。信堅在此,先粗略簡短解說,讓大家有個概念。詳細解說,大家可回頭,詳細閱讀,楞嚴經第三及第四卷。有此基礎,才能真正了解,如何修證二十五圓通法門,入佛境界。

二、六根、六識、六塵、七大的定義與作用
2.1 六根
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前五根屬「色蘊」,可分為,「五浮塵根」與「五勝義根」。「五浮塵根」,即吾人之「五官」: 眼球、耳穴、鼻柱、舌頭、肉身等,生在有情身的外表,肉眼可見部分。其體粗顯,本身無感覺認識作用。乃五勝義根之所依處。
Dust1 dust3 dust4
「五勝義根」,又作淨色根,乃是五根之實體,以浮塵根為所依處,能映攝外之五塵境界,引發心識了別功能者。其體清淨微妙,非肉眼所能見,係五根所據以產生感覺、認識作用之實體。

第六根意根,即是第六識,是無色根,無形無相,屬於心法。”意” 即人類的意識、思考功能,能對法境而生意識,稱為法塵。其內在的分辨功能,稱為意識。支持意識運作的物質根源,為意根。意識則能總緣一切境,並兼緣過去與未來。

2.2 六塵、六識。
六塵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前五塵屬外塵境,法塵屬內塵境。「塵」就是塵垢,具有染污的涵意。

六根緣六塵而產生了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因為這六識而讓吾人昇起種種分別想,而生起「貪、瞋、痴」三毒,此「三毒」能害善根,損減功德,終致纏縛於生死苦海,故六塵又名六賊。 Continue reading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解說 (一) 《楞嚴經》來源 、其重要性、及內容簡介

一、信堅前言
楞嚴經是一部大乘經典,無法不備,無機不攝,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古德所謂: 欲知佛境界,當讀華嚴;欲知佛智慧,要讀楞嚴。亦云:「開慧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凡欲真修實證,入三摩地者,不可不讀此經。
Da2  Da1
佛門中的高僧大德,對《楞嚴經》的推崇可以說是眾口一辭。如明末四大高僧,他們個個對《楞嚴經》深信不疑。直到清朝以至於民國,此經仍然極被重視,特別是在淨土宗之內。如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大師將之列為淨土五經一論中的第五經。

《楞嚴經》自譯出之後,研習和注疏《楞嚴經》的著作層出不窮,只有極少數的佛經如《金剛經》、 《妙法蓮華經》等可以與之相比。近代幾乎所有講經法師,都講解此經。尤以圓瑛大師、海仁老法師、南懷瑾大師所說,最為精要。信堅學淺識薄,豈敢在此,講解此經,班門弄斧。

因此信堅,本一貫作風,除了簡短介紹,本經對修行證道的重要性外,主要是報告,多年來讀此經的心得,供大家作參考,用以拋磚引玉,還望諸大德,不吝賜教。

二、《楞嚴經》的來源 及其重要性
《楞嚴經》,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首楞嚴經》,是大乘佛教經典。

《楞嚴經》至今未見梵本,如果真有 “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 存在,其成經年代,應在五世紀以後。因為印度那爛陀寺,創建於五世紀時的印度笈多王朝時代,而作為印度佛教的中心寺院,則是五世紀以後的事。

天台宗智者大師(538-597),在譯法華經中讀到: 於六根功德中,眼根有八百功德,耳根更有一千二百功德,那個時候,他不解其意。但是聽說楞嚴經裡有解釋。 因此他常往西方求拜,希望楞嚴經趕快傳來中國,但是拜了十八年,在他有生之年,並未等到楞嚴經的到來。因此可以確定,此經當於西元 597 年之後,才被翻譯成中文。較可信的說法,是此經譯於唐神龍元年(705)。《楞嚴經》在譯出之後,如何流傳於世,文獻很少記錄Continue reading

宗鏡錄 (一) 序文解說

一、導論
信堅久聞《宗鏡錄》的大名,也曾花了不少時間研讀,尤以南懷瑾的《宗鏡錄略講》為主要參考資料。可惜此錄,主要引用大乘佛經及唯識典籍,重組解說。讀者如果讀過這些經書,再看此錄,也只是複習。所說偏重於佛學,而不是學佛。因此一直沒張貼讀後心得報告。近因百魔師兄提及,信堅重新回頭閱讀,在此解說此錄的序文。讀者由中可看出此錄書寫的基本模式。

永明延壽禪師(904-975),唐末五代高僧,為法眼宗三祖,淨土宗六祖。《宗鏡錄》又名《心鏡錄》,是釋延壽 (904-975) 所著。唐末之後,禪宗產生許多流弊,釋延壽編纂《宗鏡錄》的用意之一是為了扶正當時禪宗的弊病。
mirror2  mirror3
他當時,召集了有名的各大宗派長老,匯集在永明寺,討論各派裡面互相有諍論的觀點。而成《宗鏡錄》裡的340問。都是針對佛教的教義而提出來尖銳的問題。最後由永明延壽綜合的答覆,歸納整理。《宗鏡錄》有一百卷,八十餘萬字,詳述禪宗祖師的言論和重要經論的宗旨,並刪去繁雜的文字,呈現全部佛法的精要。目標是「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宗鏡錄引用楞嚴經、唯識經文,並以美妙文句,加以解說。是學習寫古文的好參考書。可惜由於此古文言隔閡,反成念此著作的障礙。一千多年來,注解者稀。最詳盡的注解是南懷瑾大師於1969-1970年間,花了兩年,也只講了五卷,《宗鏡錄》全文的二十分之一。

從唐朝中葉到五代,是禪宗最燦爛光輝的時代,有五個宗派都非常興盛。但從社會的演變或政治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卻是件悲哀的事。一個宗教或一個學術,既然分了宗派,可見出其中有意見的相爭,有意見的相爭就警示了一個文化的沒落。一個社會、團體或家庭,同一個東西,因意見不同而形成宗派門戶之見,這是個悲哀,是個禪宗開始沒落的徵象。 Continue reading

道德經觀妙章第一 真諦解說

一、前言
道德經是見性聖人老子所箸,共八十一章。四年來,信堅在此園地,講解了其中十七章的真義,但一直很遺憾,至今仍未以真諦解說此經的開宗明義第一章。

主要原因是兩千多年來,古德對此章的解說,相當多。如依文解義,則信堅只是炒冷飯,無法超越古德。如依帛本經文,則其境界止於天道,道法自然。如依通行版經文,則可以一乘真諦解說。但要達到將全章義理,以最上乘的真義,前後聯貫解說,則仍未得其門而入,因此沉吟至今。
laotze7 laotze6
昨天Emily師姐來函,建議多張貼幾篇道德經的解說。信堅因此被逼上梁山,急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茶飯不思,競競業業,才稍有進展。今日終於,草寫此文,用以拋磚引玉,作為來日,更上一層樓解說的階梯。

帛本經文,與通行版異,所說義理境界亦異。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各執己見。若依帛本,則所說止於天道,道法自然。若依通行版,則其義理,通於一乘佛道。老子是得道聖人,佛佛同道,所說義理,應符合一佛乘妙道才是。因此,信堅在此,採用通行版經文,加以真諦解說。

二、道德經第一章 通行版經文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3.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說此章,文分三段,第一段說明 “道” 的體用,第二段說明 “一心三觀” 的入道法門,第三段則是三觀具遣,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的証道法門。 Continue reading

略論 “轉八識成四智”

一、緣起
昨日顏顏師姐來函,提及「轉識成智」。因回覆太長,因而以此貼文回覆。關於八識及轉識成智,是唯識論的主題。網路上有很多很好的詳細解說,一言難盡。底下是信堅嘗試,大略簡短解說,作為導讀之前序。

真如本性,圓妙真常,本來清淨。只因眾生不覺,心識不守自性,起無明而成第八阿賴耶識。由第八識,生起前七識而入輪迴,生種種顛倒妄想。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背覺合塵,輪迴六道,不能出離。
wisdom2 wisdom1
若眾生能悟四大和合之身是幻身,六塵緣影之心是妄相,「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可塵銷智圓,即可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而能背塵合覺。

二、 “識” 與 “智” 的定義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識」是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前五識)、意識(心)、末那識(意)、阿賴耶識(識)。

」的最大特色是能變。識有認識能力,不僅是能了別,而且它還變現所認識的對象。識變之所依,是蘊含善惡一切法種子的阿賴耶識,此識是能變的本體。第八識裡的種子,含藏萬法。任何種子的現行,都須經過第七末那識的審察與思量,是自我意識發生的根源。當種子變現為萬法時,經過末那識的染污作用,現行就永遠帶有「我」的屬性,任何「識」都是「我的」認識,因而產生的「所知障」。同時,因「識」把一切都執著為「我所有」,就有貪、瞋、癡、慢,成為涅槃解脫的障礙。 「」是智慧。是能了知是非邪正,而有所取捨,它超越一切主客對立分別。轉識成智是轉有漏的八識,轉得無漏之四智。

第六意識,是具有邏輯推理的知性認識能力,分別一切事相。第七末那識是自我意識的直接來源,妄執“我”為實在,恆與四大煩惱 (痴、見、慢、愛)相隨。只要你能放下執著,末那識就轉成平等性智了。破四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末那識,又叫傳送識,由第六意識傳給第八識 。第八阿賴耶識,又叫藏識,積聚萬法種子的大儲藏室,它是餘七識之所依止。能生萬法,萬法唯識所變。 Continue reading

《菜根譚》精華淺釋 (二)

急流勇退,與世無爭。(155)
謝世當謝於正盛之時,居身宜居於獨後之地 (功成、名遂、身退)。謝事:謝絕世事。指引退。居身:自身的居所。獨後:不與人爭而居後。當事業全盛的時候,最好能夠急流勇退,不但自己能愉快的全身而退而且使人追慕惋惜。置身要居於與世無爭的地位,才是處世安全之道,受人尊重之根源。古語云:「功成身退。」這是君子之教,當事業全盛時期能毅然引退,自己意足,他人也羨慕不已。平時置身的場所應當選擇與世無爭的地位,這樣去做,不但是自己安全,就是他人也不會嫉妒,實在是「明哲保身,受人尊敬」的好方法。

春風育物,朔雪殺生。
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念頭忌刻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煦育:化育、撫育。煦,溫暖。忌刻:猜忌刻薄。朔雪:北方的雪。心胸寬大溫厚的人,好像春風一樣,禽獸草木都受他的和暖之氣吹育,而欣欣向榮,人們都願意與他親近。反之,性情殘忍、刻薄多疑的人,如同秋霜,草木接近沒有不枝枯葉脫,這樣的人還有誰敢和他接近呢?所以,「待人接物」應當如春風之和,而拒秋氣之肅殺。

心虛意淨,明心見性。
心虛則性現,不息心而求見性,如撥波覓月;意淨則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鏡增塵。心虛:內心空明無雜念。息心:停止思慮。見性:悟徹清淨的佛性。撥波覓月:即水中撈月,形容虛無飄渺,求而不得。意淨:意念純淨。不了意:意念不能看破。索鏡增塵:在滿佈灰塵的鏡前照自己的顏面。

心、 性、意三者俗語叫做「心」,但其實有點區別,「性」就是萬物之性,也可以叫「天性」,只有徹悟的人才能夠照見本性。所謂「心念」也就是本性的作用,所謂 「意識」也就是心的馳聘與奔走。本性好比是主人,心念是經紀人,意識是受命的夥計。這三種東西雖然在人身裡面發生作用,結果仍然要看主人的本性。當心中空寂一事也不想的時候,就會顯露出本性來。假如善惡是非、取捨憎愛的各種念頭不能熄滅而想要徹見本性,那宛如「鏡中看花,水裡撈月」,是絕不可能的事。當意識淨化,不被妄想與煩惱污染的時候,心念自然澄清了,假如意識不清而妄想尋求心念的清明,那就恰如在有塵污的鏡子上面想要見出鏡子的光明,也是絕不可能的事,因此悟道見性,必須先明瞭心念,明瞭心念必須先清淨意識。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