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解說 (一) 《楞嚴經》來源 、其重要性、及內容簡介

一、信堅前言
楞嚴經是一部大乘經典,無法不備,無機不攝,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古德所謂: 欲知佛境界,當讀華嚴;欲知佛智慧,要讀楞嚴。亦云:「開慧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凡欲真修實證,入三摩地者,不可不讀此經。
Da2  Da1
佛門中的高僧大德,對《楞嚴經》的推崇可以說是眾口一辭。如明末四大高僧,他們個個對《楞嚴經》深信不疑。直到清朝以至於民國,此經仍然極被重視,特別是在淨土宗之內。如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大師將之列為淨土五經一論中的第五經。

《楞嚴經》自譯出之後,研習和注疏《楞嚴經》的著作層出不窮,只有極少數的佛經如《金剛經》、 《妙法蓮華經》等可以與之相比。近代幾乎所有講經法師,都講解此經。尤以圓瑛大師、海仁老法師、南懷瑾大師所說,最為精要。信堅學淺識薄,豈敢在此,講解此經,班門弄斧。

因此信堅,本一貫作風,除了簡短介紹,本經對修行證道的重要性外,主要是報告,多年來讀此經的心得,供大家作參考,用以拋磚引玉,還望諸大德,不吝賜教。

二、《楞嚴經》的來源 及其重要性
《楞嚴經》,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首楞嚴經》,是大乘佛教經典。

《楞嚴經》至今未見梵本,如果真有 “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 存在,其成經年代,應在五世紀以後。因為印度那爛陀寺,創建於五世紀時的印度笈多王朝時代,而作為印度佛教的中心寺院,則是五世紀以後的事。

天台宗智者大師(538-597),在譯法華經中讀到: 於六根功德中,眼根有八百功德,耳根更有一千二百功德,那個時候,他不解其意。但是聽說楞嚴經裡有解釋。 因此他常往西方求拜,希望楞嚴經趕快傳來中國,但是拜了十八年,在他有生之年,並未等到楞嚴經的到來。因此可以確定,此經當於西元 597 年之後,才被翻譯成中文。較可信的說法,是此經譯於唐神龍元年(705)。《楞嚴經》在譯出之後,如何流傳於世,文獻很少記錄Continue reading

一真法界的基本定律 與 華嚴十玄門 解說

一、前言
近日由於露曦師姐之請,信堅試圖以近代科學,譬喻解說華嚴十玄門。因此回頭重新了解十玄門的真義,同時附加更多譬喻。但總覺十玄門中,門門互融互攝,重重無盡,有多門是講時空、理事無礙,枝葉繁盛。雖是門門可通至道,但對初學,甚難分辨,根本與推論,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信堅一直未能融會貫通,因此遲未成文。
ten4 ten2 ten5
經過一個多星期來的反覆閱讀,信堅忽有所感,覺得要真了解十玄門,讀者必須先了解華嚴的根本教理: 四法界的定義 及 理法界 (一真法界) 的諸法實相。以此為前導,才能看懂十玄門的真義。瞭解了四法界、諸法實相、及十玄門,就可瞭解了華嚴世界的境界,就對一乘佛法有深入的領悟。因此信堅今早草寫了此文,這是信堅多年來修行與研讀一乘佛經的結晶,也是信堅至今所寫的最有意義、最深奧難懂的一篇論文,希望它對大家的修行有幫助,歡迎批評指教。

華嚴經將法界分為四: 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一真法界,諸法實相,法爾如是。諸佛之所証,唯證乃知。詳細描述,可見於一乘佛經,如華嚴經、維摩詰經、楞嚴經、圓覺經、六祖壇經。信堅在此,將這些經中所說,歸納成二條基本定律(basic laws)及九條推論(corollaries)。由此可引導讀者,了解華嚴經十玄門之真義。 Continue reading

宗鏡錄 (一) 序文解說

一、導論
信堅久聞《宗鏡錄》的大名,也曾花了不少時間研讀,尤以南懷瑾的《宗鏡錄略講》為主要參考資料。可惜此錄,主要引用大乘佛經及唯識典籍,重組解說。讀者如果讀過這些經書,再看此錄,也只是複習。所說偏重於佛學,而不是學佛。因此一直沒張貼讀後心得報告。近因百魔師兄提及,信堅重新回頭閱讀,在此解說此錄的序文。讀者由中可看出此錄書寫的基本模式。

永明延壽禪師(904-975),唐末五代高僧,為法眼宗三祖,淨土宗六祖。《宗鏡錄》又名《心鏡錄》,是釋延壽 (904-975) 所著。唐末之後,禪宗產生許多流弊,釋延壽編纂《宗鏡錄》的用意之一是為了扶正當時禪宗的弊病。
mirror2  mirror3
他當時,召集了有名的各大宗派長老,匯集在永明寺,討論各派裡面互相有諍論的觀點。而成《宗鏡錄》裡的340問。都是針對佛教的教義而提出來尖銳的問題。最後由永明延壽綜合的答覆,歸納整理。《宗鏡錄》有一百卷,八十餘萬字,詳述禪宗祖師的言論和重要經論的宗旨,並刪去繁雜的文字,呈現全部佛法的精要。目標是「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宗鏡錄引用楞嚴經、唯識經文,並以美妙文句,加以解說。是學習寫古文的好參考書。可惜由於此古文言隔閡,反成念此著作的障礙。一千多年來,注解者稀。最詳盡的注解是南懷瑾大師於1969-1970年間,花了兩年,也只講了五卷,《宗鏡錄》全文的二十分之一。

從唐朝中葉到五代,是禪宗最燦爛光輝的時代,有五個宗派都非常興盛。但從社會的演變或政治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卻是件悲哀的事。一個宗教或一個學術,既然分了宗派,可見出其中有意見的相爭,有意見的相爭就警示了一個文化的沒落。一個社會、團體或家庭,同一個東西,因意見不同而形成宗派門戶之見,這是個悲哀,是個禪宗開始沒落的徵象。 Continue reading

注維摩詰經 (一) 僧肇序文解說

一、前言
鸠摩羅什大師 (334-413) 所翻譯的《維摩詰所說經》,其文字華麗優美、語句簡捷通暢。所說的大乘佛法義理,內容通俗易懂。經中所說的都是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及入不思議境解的修証法門。此經再經僧肇(384~414)注釋,其言外之意,躍然紙上。

《維摩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至為深遠。有許多名詞,不僅為佛教界普遍使用,甚至已經家喻戶曉,例如「不二法門」、「無盡燈法門」、「直心是道場」、「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菩薩心淨則佛土淨」。
weimo  weimo2  weimo3
信堅將於近日,陸續介紹此經的內容。在此先從僧肇的序文講起,解說不思議解脫境界及羅什翻譯此經及僧肇寫注疏的因緣。

二、導論
《維摩詰經》為佛在世時的一位長者維摩詰居士所說。維摩詰,秦言淨名,此云無垢。其韜光晦跡,超然無染,清名遐布,故致斯號。維摩詰菩薩從東方阿閦佛的妙喜世界轉生此娑婆世界,現居士相,度化眾生。其權道無方,隱顯殊跡,和光塵俗。常與寶積俱遊,為法城之侶。其教緣既畢,將返妙喜。欲顯其神德,以弘如來不思議解脫之道,乃命寶積,獨詣釋迦,自留現疾。所以生問疾之端,建微言之始。妙唱自彼,故言其說。

《維摩經》是一部一乘佛典,主要破斥小乘思想,貶低二乘聲聞緣覺所證非究竟; 宣揚大乘佛教思想。《維摩詰經》其內容主要是敘述當時維摩詰居士稱病,佛陀派遣其弟子問疾,以文殊菩薩為代表,前往維摩精舍與維摩居士當時互相對話時的情景。其主要思想是以 “不二法門” 為中心,來討論此不可思議之法門。由此不可思議之不二法門, 說明了真如法性、諸法實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離四句絕百非之不可思議法門。

《維摩詰所說經》為鸠摩羅什大師於弘始八年(公元406年) 所譯,共分為上中下三卷,共有十四品。其文字華麗優美、語句簡捷通暢、內容通俗易懂。

《注維摩詰經》凡十卷,為後秦僧肇撰。鳩摩羅什重譯維摩詰經時,僧肇參與譯經及親聽邏什講說,記錄其語,加上什門四聖中的道生、道融之解說而發抒己見,闡釋維摩經之旨意,完成此注解並作此序,成為我國佛教思想界極具影響力之書。
Continue reading

略論 “轉八識成四智”

一、緣起
昨日顏顏師姐來函,提及「轉識成智」。因回覆太長,因而以此貼文回覆。關於八識及轉識成智,是唯識論的主題。網路上有很多很好的詳細解說,一言難盡。底下是信堅嘗試,大略簡短解說,作為導讀之前序。

真如本性,圓妙真常,本來清淨。只因眾生不覺,心識不守自性,起無明而成第八阿賴耶識。由第八識,生起前七識而入輪迴,生種種顛倒妄想。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背覺合塵,輪迴六道,不能出離。
wisdom2 wisdom1
若眾生能悟四大和合之身是幻身,六塵緣影之心是妄相,「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可塵銷智圓,即可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而能背塵合覺。

二、 “識” 與 “智” 的定義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識」是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前五識)、意識(心)、末那識(意)、阿賴耶識(識)。

」的最大特色是能變。識有認識能力,不僅是能了別,而且它還變現所認識的對象。識變之所依,是蘊含善惡一切法種子的阿賴耶識,此識是能變的本體。第八識裡的種子,含藏萬法。任何種子的現行,都須經過第七末那識的審察與思量,是自我意識發生的根源。當種子變現為萬法時,經過末那識的染污作用,現行就永遠帶有「我」的屬性,任何「識」都是「我的」認識,因而產生的「所知障」。同時,因「識」把一切都執著為「我所有」,就有貪、瞋、癡、慢,成為涅槃解脫的障礙。 「」是智慧。是能了知是非邪正,而有所取捨,它超越一切主客對立分別。轉識成智是轉有漏的八識,轉得無漏之四智。

第六意識,是具有邏輯推理的知性認識能力,分別一切事相。第七末那識是自我意識的直接來源,妄執“我”為實在,恆與四大煩惱 (痴、見、慢、愛)相隨。只要你能放下執著,末那識就轉成平等性智了。破四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末那識,又叫傳送識,由第六意識傳給第八識 。第八阿賴耶識,又叫藏識,積聚萬法種子的大儲藏室,它是餘七識之所依止。能生萬法,萬法唯識所變。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品第十五 真諦詳解 (三)

第三集: 十住品200偈頌解說

前言: 信堅花了整整一個禮拜,全心全力以赴,終於將此品,整理、解說得還差強人意。一般詳細講解此品,非要三個月以上不可。信堅將之濃縮至一個星期。以利讀者,從中領悟全品的要義,作為詳參此品的導論。好經不厭千遍讀,越讀越深入,法樂無窮。
ten1 live2 live5
華嚴大海,流出千經萬論。華嚴是眾經之母,經王之王。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華嚴經字字句句,都有無量義,都與本體有關。因此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不盡。子曰: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因此,此三集的解說,也只能說是經文解說的綱要、陀羅尼。望讀者能以此為基礎,領悟如來真實義。

古來讀華嚴者少,正確詳細解說華嚴經者更少。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因此修行者,望經止步。信堅有鑑於此,整理解說此品,用以拋磚引玉,引發更多修行者,研讀華嚴。

五、 十住位 偈頌 解說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暨于法界而說頌曰:
法慧菩薩講完了十住品,承佛威力,觀察十方暨于法界,重新的把講過的道理,濃縮起來,以偈頌重述一遍。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