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簡介 (一) 緣起 四分 階位 七處九會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大乘諸宗奉為「諸經之王」。據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禪定中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上乘法身菩薩解釋無盡法界時所宣講,被認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觀的介紹。

《華嚴經》是一部大經,總有三十九品,九十九卷,是眾經之母,萬法之源頭。因此真正看懂了華嚴經,就可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法通一切法通。信堅八年前,閉關整整一年,研讀淨空法師講解了十二年的華嚴經前十五品,再看清涼疏鈔及李通玄長者的華嚴合論。前後約三年,才對華嚴經有整體的概念,書寫了一些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的文章。今應顏顏師姐之請,先在此對《華嚴經》的整體,作個簡介。作為整本華嚴經的藍圖,以利讀者,研讀華嚴經。
hua1  hua2

一、華嚴經的由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乃毗盧遮那如來,於菩提場初成正覺。七處九會。一音頓演,稱性法門。佛說完這部經之後,當時參加大會的大龍菩薩,將這部經收到藏在龍宮裡面。六百年後龍樹菩薩出現了,這個人是一個絕頂聰明智慧的人,他用了不長的時間,將世間所有一切典籍都學完,包括佛法;他感覺到這個世間沒有什麼稀奇的,於是就產生貢高我慢。大龍菩薩見到了,生起憐憫之心,把他接到龍宮去參觀在龍宮裡面見到這部大經,於是龍樹菩薩才知道自己渺小,自己知道的太有限。

按西域記。此經有三本。上中二本。其偈品以世界微塵論。下本《華嚴》是目錄,有十萬偈。三十九品。以上中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故龍樹大士。但於龍宮記出此本。流布人間。《華嚴經》總共有十萬頌,可見其分量之大。分量多就容易散失,《華嚴經》傳入中國時,就是一個殘缺本。 Continue reading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七) : 文殊揀擇 耳根圓通

一、前言
信堅至此,圓滿解說,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門。所有見性成佛法門,不出這二十五法門的組合。此文是最後一篇,文殊菩薩的總結論,以美妙文辭,濃縮解說,他為何對初修者,推薦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的原因。(信堅補註: 關於二十五圓通的最後一門,信堅已於一年半前,在此園地,張貼了 “觀世音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Da2 empty13 empty14
二、緣起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諸聖各說圓通已竟之時,佛現瑞應。世尊於師子座,從佛全身 (一首兩手兩腳為五體),同放寶光;其光遠灌十方,微塵數如來、法王子、及諸菩薩頭頂:諸佛表果,諸聖表因,光明互相灌注,正顯自他因果交徹。他佛也以光灌我佛,主伴之頂。正顯佛佛道同,頂法無二,唯一藏心。此即圓通妙理,諸佛同證。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此顯圓通別相,色聲諸法,法法圓融。我佛光灌他佛,他佛光灌我佛,光光相交,彼此羅織,猶如寶絲網相似,同體不分,不雜不亂。是諸大眾,眼觀瑞相,耳聞法音,身居法會,頂灌佛光,各各得未曾有。 普獲諸聖所證金剛三昧。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因阿難不知最圓之根,佛雖密示耳根,阿難仍未領悟,故請如來,最後開示,退藏密機,冀佛冥授。故佛敕諸聖,各說因地修證法門,皆曰斯為第一。阿難亦復,罔知所措,故敕文殊,揀選圓通法門。 於是如來,特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現今觀此二十五位菩薩羅漢;皆稱無學者,以圓人修同無修故。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者:各說最初發心,乃至成道,無非根塵識十八界,以及七大,以為下手,權巧方便,皆言依此修習,究竟俱得真實圓通,各稱第一也。 彼諸聖等,所修之行,所證圓通,畢竟無二,實無優劣之分,與差別之異。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雖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但其所入之門,不無巧拙,難易遲速之不同。佛請文殊,揀擇何門,最應阿難及末世眾生之根機。 Continue reading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五): 七大圓通

1. 烏芻瑟摩,諦觀煖觸,化多婬心,成智慧火。 (火大)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
烏芻瑟摩此云火頭,即火頭金剛。七大本以地大為首,茲以火大居先者,以婬欲屬火,婬為壞定之冤賊,當首戒之,故以火大居先。
empty10 empty11 empty12 empty13
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我常先憶,久遠劫前,身居凡位,性多貪欲,以宿生婬習,積習成性。於時有佛出世,名曰空王佛,我與阿難,同於空王佛所發心,今為護佛法、乃現力士之身。 空王善能,觀機施教,說多婬人,生時為欲火所燒,死後再被業火所焚,婬多火亦多,故成猛火聚。慾火非唯燒諸善根,並能燒滅智種。

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空王佛教我遍觀,周身骨節及兩手兩足。於欲心未動之時,全身本自清冷,迨慾念既萌之後,舉體便覺煖熱,故稱欲火,能燒功德法財。專心修觀,遍觀周身煖觸,厭畏心生,婬欲心歇,遂成正定。以自己智慧的神光內照,將淫欲心念化掉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轉欲火成智慧之火,成就火光三昧。從此之後,十方諸佛,以我善觀火性,皆叫我火頭金剛。我以觀火成定,名為火光三昧,由此三昧力故,斷諸結縛,證入圓通,成大阿羅漢。心發護法之大願,擁護佛法,降伏魔怨。

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佛問到怎麼樣開步修行,圓滿通達進入佛道。我以諦觀火大,得成三昧。初觀百骸四肢,觀身之慾火;後神光內凝,是觀心之慾火。煖觸即火大,觀行成就,則化婬心為道心,轉慾火成智慧之火,婬心既化,智火已成,不為惑業所礙。復以神光智火,流貫十方,融通藏性,而成性火真空,性空真火。諸漏既已銷除,生大寶燄,智慧大火,此即火光三昧。轉凡成聖,登無上覺。我以諦觀火大,而證圓通,此為第一。
Continue reading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四): 六識圓通

一、 六識的定義及其作用
識,指人的意識、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別能力。在梵文,識(vijñāna)來自於動詞字根jñ,意為知道、知識等,加上詞頭vi-(朝向、區別、分別),以及詞尾ana,字面意思為區別、理解、聰明的動作,通常指辨別、理解後出現的認知作用。

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者,各自以六根為所依,對六塵,而產生見聞嗅味觸知之了別作用。
empty8 empyt4 si2 si1
觀六識是指能觀之智是一心三觀,所觀的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吾人之六根相應於六塵而升起六識,就因為這六識,而讓吾人昇起種種分別想,而生起「貪、瞋、痴」三毒,此「三毒」能害善根,損減功德,終致纏縛於生死苦海,故六塵又名六賊。

第六意識的「識」含有兩種功能:第一是和五識同時並現,稱為「五俱意識」。譬如眼觀色、耳聽聲、鼻嗅聞、身觸接、舌辨味。五識必定是與外緣、外境接觸而後產生的。此五識自身單獨並不能產生任何功能,必須與第六意識相合,才能產生作用。因之,我們將它與第六意識合併,共同稱為「前六識」。

第二是「第六意識」自身,它具有單獨運作的能力,稱為「獨頭意識」。譬如在夢中,它屬於「意」識的單獨運作。精神錯亂時,所產生的虛妄幻象、幻聽。 在禪定中。五根不用,唯餘意識存在。 Continue reading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三): 五根圓通

一、如來藏性 (真如自性圓明體) 的本質。
今早因顏顏師姐來函問及 “楞嚴經卷四,有關如來藏性” 的描述,究竟是何意義? 經文云: 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四大、六根、六塵、六識。非明無明,明無明盡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亦即六根、六塵、六識。即明無明,明無明盡。…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Da2 empty6 empyt4 clean2
顏顏師姐所引用經文,是修行者,想明心見性必須首先了解的一個最重要關念,也是修行及了解二十五圓通法門,所必具備的基本知識。要修行見性,首先要了解如來藏性 (真如自性圓明體) 的本質,以及如何明心見性。這段有關 “如來藏性”的描述,是解說如來藏性 (真如自性圓明體) 的本質,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不能以所知心(心意識),測度如來無上菩提 (自性本心),不能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二、如何明心見性? 
圓覺經云: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 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妄本、識心);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阿賴耶識)。二者無始菩提涅槃 (真本、自性),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 ,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亦即六祖名言: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自性圓明,清淨寂滅。無形無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不可思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唯證乃知。

要悟自性,必須人空、法空、空空、一切皆空。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而入眾妙之門。此即心經所說: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Continue reading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解說 (二) 六塵圓通

一、前言
二十五圓通法門,是以六根、六塵、六識、七大等二十五法為本修因,而達到圓滿通達的見性法門。因此要了解這二十五圓通法門之前,須要先了解,這二十五修因的根本定義及其作用。信堅在此,先粗略簡短解說,讓大家有個概念。詳細解說,大家可回頭,詳細閱讀,楞嚴經第三及第四卷。有此基礎,才能真正了解,如何修證二十五圓通法門,入佛境界。

二、六根、六識、六塵、七大的定義與作用
2.1 六根
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前五根屬「色蘊」,可分為,「五浮塵根」與「五勝義根」。「五浮塵根」,即吾人之「五官」: 眼球、耳穴、鼻柱、舌頭、肉身等,生在有情身的外表,肉眼可見部分。其體粗顯,本身無感覺認識作用。乃五勝義根之所依處。
Dust1 dust3 dust4
「五勝義根」,又作淨色根,乃是五根之實體,以浮塵根為所依處,能映攝外之五塵境界,引發心識了別功能者。其體清淨微妙,非肉眼所能見,係五根所據以產生感覺、認識作用之實體。

第六根意根,即是第六識,是無色根,無形無相,屬於心法。”意” 即人類的意識、思考功能,能對法境而生意識,稱為法塵。其內在的分辨功能,稱為意識。支持意識運作的物質根源,為意根。意識則能總緣一切境,並兼緣過去與未來。

2.2 六塵、六識。
六塵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前五塵屬外塵境,法塵屬內塵境。「塵」就是塵垢,具有染污的涵意。

六根緣六塵而產生了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因為這六識而讓吾人昇起種種分別想,而生起「貪、瞋、痴」三毒,此「三毒」能害善根,損減功德,終致纏縛於生死苦海,故六塵又名六賊。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