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四): 六識圓通

一、 六識的定義及其作用
識,指人的意識、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別能力。在梵文,識(vijñāna)來自於動詞字根jñ,意為知道、知識等,加上詞頭vi-(朝向、區別、分別),以及詞尾ana,字面意思為區別、理解、聰明的動作,通常指辨別、理解後出現的認知作用。

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者,各自以六根為所依,對六塵,而產生見聞嗅味觸知之了別作用。
empty8 empyt4 si2 si1
觀六識是指能觀之智是一心三觀,所觀的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吾人之六根相應於六塵而升起六識,就因為這六識,而讓吾人昇起種種分別想,而生起「貪、瞋、痴」三毒,此「三毒」能害善根,損減功德,終致纏縛於生死苦海,故六塵又名六賊。

第六意識的「識」含有兩種功能:第一是和五識同時並現,稱為「五俱意識」。譬如眼觀色、耳聽聲、鼻嗅聞、身觸接、舌辨味。五識必定是與外緣、外境接觸而後產生的。此五識自身單獨並不能產生任何功能,必須與第六意識相合,才能產生作用。因之,我們將它與第六意識合併,共同稱為「前六識」。

第二是「第六意識」自身,它具有單獨運作的能力,稱為「獨頭意識」。譬如在夢中,它屬於「意」識的單獨運作。精神錯亂時,所產生的虛妄幻象、幻聽。 在禪定中。五根不用,唯餘意識存在。 Continue reading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三): 五根圓通

一、如來藏性 (真如自性圓明體) 的本質。
今早因顏顏師姐來函問及 “楞嚴經卷四,有關如來藏性” 的描述,究竟是何意義? 經文云: 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四大、六根、六塵、六識。非明無明,明無明盡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亦即六根、六塵、六識。即明無明,明無明盡。…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Da2 empty6 empyt4 clean2
顏顏師姐所引用經文,是修行者,想明心見性必須首先了解的一個最重要關念,也是修行及了解二十五圓通法門,所必具備的基本知識。要修行見性,首先要了解如來藏性 (真如自性圓明體) 的本質,以及如何明心見性。這段有關 “如來藏性”的描述,是解說如來藏性 (真如自性圓明體) 的本質,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不能以所知心(心意識),測度如來無上菩提 (自性本心),不能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二、如何明心見性? 
圓覺經云: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 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妄本、識心);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阿賴耶識)。二者無始菩提涅槃 (真本、自性),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 ,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亦即六祖名言: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自性圓明,清淨寂滅。無形無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不可思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唯證乃知。

要悟自性,必須人空、法空、空空、一切皆空。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而入眾妙之門。此即心經所說: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Continue reading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解說 (二) 六塵圓通

一、前言
二十五圓通法門,是以六根、六塵、六識、七大等二十五法為本修因,而達到圓滿通達的見性法門。因此要了解這二十五圓通法門之前,須要先了解,這二十五修因的根本定義及其作用。信堅在此,先粗略簡短解說,讓大家有個概念。詳細解說,大家可回頭,詳細閱讀,楞嚴經第三及第四卷。有此基礎,才能真正了解,如何修證二十五圓通法門,入佛境界。

二、六根、六識、六塵、七大的定義與作用
2.1 六根
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前五根屬「色蘊」,可分為,「五浮塵根」與「五勝義根」。「五浮塵根」,即吾人之「五官」: 眼球、耳穴、鼻柱、舌頭、肉身等,生在有情身的外表,肉眼可見部分。其體粗顯,本身無感覺認識作用。乃五勝義根之所依處。
Dust1 dust3 dust4
「五勝義根」,又作淨色根,乃是五根之實體,以浮塵根為所依處,能映攝外之五塵境界,引發心識了別功能者。其體清淨微妙,非肉眼所能見,係五根所據以產生感覺、認識作用之實體。

第六根意根,即是第六識,是無色根,無形無相,屬於心法。”意” 即人類的意識、思考功能,能對法境而生意識,稱為法塵。其內在的分辨功能,稱為意識。支持意識運作的物質根源,為意根。意識則能總緣一切境,並兼緣過去與未來。

2.2 六塵、六識。
六塵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前五塵屬外塵境,法塵屬內塵境。「塵」就是塵垢,具有染污的涵意。

六根緣六塵而產生了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因為這六識而讓吾人昇起種種分別想,而生起「貪、瞋、痴」三毒,此「三毒」能害善根,損減功德,終致纏縛於生死苦海,故六塵又名六賊。 Continue reading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解說 (一) 《楞嚴經》來源 、其重要性、及內容簡介

一、信堅前言
楞嚴經是一部大乘經典,無法不備,無機不攝,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古德所謂: 欲知佛境界,當讀華嚴;欲知佛智慧,要讀楞嚴。亦云:「開慧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凡欲真修實證,入三摩地者,不可不讀此經。
Da2  Da1
佛門中的高僧大德,對《楞嚴經》的推崇可以說是眾口一辭。如明末四大高僧,他們個個對《楞嚴經》深信不疑。直到清朝以至於民國,此經仍然極被重視,特別是在淨土宗之內。如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大師將之列為淨土五經一論中的第五經。

《楞嚴經》自譯出之後,研習和注疏《楞嚴經》的著作層出不窮,只有極少數的佛經如《金剛經》、 《妙法蓮華經》等可以與之相比。近代幾乎所有講經法師,都講解此經。尤以圓瑛大師、海仁老法師、南懷瑾大師所說,最為精要。信堅學淺識薄,豈敢在此,講解此經,班門弄斧。

因此信堅,本一貫作風,除了簡短介紹,本經對修行證道的重要性外,主要是報告,多年來讀此經的心得,供大家作參考,用以拋磚引玉,還望諸大德,不吝賜教。

二、《楞嚴經》的來源 及其重要性
《楞嚴經》,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首楞嚴經》,是大乘佛教經典。

《楞嚴經》至今未見梵本,如果真有 “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 存在,其成經年代,應在五世紀以後。因為印度那爛陀寺,創建於五世紀時的印度笈多王朝時代,而作為印度佛教的中心寺院,則是五世紀以後的事。

天台宗智者大師(538-597),在譯法華經中讀到: 於六根功德中,眼根有八百功德,耳根更有一千二百功德,那個時候,他不解其意。但是聽說楞嚴經裡有解釋。 因此他常往西方求拜,希望楞嚴經趕快傳來中國,但是拜了十八年,在他有生之年,並未等到楞嚴經的到來。因此可以確定,此經當於西元 597 年之後,才被翻譯成中文。較可信的說法,是此經譯於唐神龍元年(705)。《楞嚴經》在譯出之後,如何流傳於世,文獻很少記錄Continue reading

一真法界的基本定律 與 華嚴十玄門 解說

一、前言
近日由於露曦師姐之請,信堅試圖以近代科學,譬喻解說華嚴十玄門。因此回頭重新了解十玄門的真義,同時附加更多譬喻。但總覺十玄門中,門門互融互攝,重重無盡,有多門是講時空、理事無礙,枝葉繁盛。雖是門門可通至道,但對初學,甚難分辨,根本與推論,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信堅一直未能融會貫通,因此遲未成文。
ten4 ten2 ten5
經過一個多星期來的反覆閱讀,信堅忽有所感,覺得要真了解十玄門,讀者必須先了解華嚴的根本教理: 四法界的定義 及 理法界 (一真法界) 的諸法實相。以此為前導,才能看懂十玄門的真義。瞭解了四法界、諸法實相、及十玄門,就可瞭解了華嚴世界的境界,就對一乘佛法有深入的領悟。因此信堅今早草寫了此文,這是信堅多年來修行與研讀一乘佛經的結晶,也是信堅至今所寫的最有意義、最深奧難懂的一篇論文,希望它對大家的修行有幫助,歡迎批評指教。

華嚴經將法界分為四: 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一真法界,諸法實相,法爾如是。諸佛之所証,唯證乃知。詳細描述,可見於一乘佛經,如華嚴經、維摩詰經、楞嚴經、圓覺經、六祖壇經。信堅在此,將這些經中所說,歸納成二條基本定律(basic laws)及九條推論(corollaries)。由此可引導讀者,了解華嚴經十玄門之真義。 Continue reading

玻姆的整體性 全息宇宙和隱卷秩序理論 (三) 第一章 分裂性與整體性 中英節譯

一、信堅前言
此文是信堅介紹玻姆的 “分裂性與整體性” 一書的第三集。此書的主旨,是以科學的觀點,來解說一真法界,諸法實相: 萬物一體,不可分割,如有機體,也如全息影像。在第一章裡,他以科學的眼光,來詳細解說分裂性與整體性的本質及其作用。並以溪水中的渦流為譬喻,來解說整體的意識流,是萬法的本源,一切現象,皆由意識流中流出 (此即佛經所說的萬法唯識)。因此要真正了解諸法實相,除了研討事物的本質與特性外,還必須了解無形意識流背景的時節、因緣。

同時,玻姆亦在本章,詳細解說心意識的思維的本質。並且指出,它是導致分別、執著,我執、法執的根本。 它的運作,讓我們誤認自我的心意識思維是實相,而導致了分裂 (分別) 的習性。他一再強調,理論只是從某一特定的角度觀察到的實相局部現象,無法解說實相的整體。實相無相,遍一切處,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此文是以中英對照,精華節譯此書的第一章,並加上信堅的註解,以增進對本章的了解。用以拋磚引玉,引起讀者更深入的創見。
bohm4 bohm7 bohm8 bohm9
二、分裂性 的本質 與 作用
分裂性現在相當普遍,不僅存在於整個社會,而且也存在於個人思維之中; 這導致一種一般的思維混亂,產生了無盡系列的問題,並且干擾我們對事物的清晰覺知,因而阻礙了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藝術,科學,技術,和一般人類的運作,被劃分成專業: 每一行都被認為是單獨、而且與其他專業分開。又因為不滿意這種情況,人類進一步的建立了跨學科課程,旨在統一這些專業,但這些新的課程,又變成更多的專業。於是,整個社會以這樣的方式,它被分成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宗教,政治,經濟,種族等。人類的自然環境,也相應被看作是單獨存在的部分, 被不同群體的人所利用。

同樣地,根據他的不同慾望、目標、野心、忠貞、心理特徵等,每一個人都被分割成大量的分裂的和互相衝突的分隔區間。所有這些碎片是分開存在的概念,很顯然的是一種錯覺。由於這種錯覺,而導致無休止的衝突和混亂。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