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真義解說 (一) 緣起及疏鈔導論

明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洛城信堅集註版

解說本文,”佛說阿彌陀經真義解說”,文分四章。 第一章,本文緣起及疏鈔演義的導論;第二章,疏鈔的通序大意; 第三章,疏鈔的九門懸談; 第四章,疏鈔的正解經文。 [信堅註:此文可點擊藍色標題觀看或下載: Buddha said Amitabha Sutra (1)]

第一章 緣起及疏鈔演義導論
一、本文緣起
1.1 信法難,解法更難。
一提起念佛法門,大多數人,都分為兩個極端派別,或信或不信,互相攻擊,有傷修行人的 “道和同修”。其原因是眾生以意識心,分別執著,不明念佛真實義理,斷章取義。胡亂引經據典,或胡亂引用法師之言,越抹越黑。

蓮池大師說:在此末法時期,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 “持名念佛” 這第一方便法門。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彌陀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 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淨土八祖,蓮池大師,有感於此,於五百年前,著作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勸導世人 (包括信與不信念佛法門者,及一切淨土法師大德、信徒),如何正解 念佛法門的真實義。此疏鈔不但詳細解說,稱名念” 阿彌陀佛” 的真實義。同時,他亦發心,融通中終頓圓三教精義,詳細深入解說,其中所用術語的一乘真實義。對所用佛經術語,都不厭其煩地從新加以深入淺出解說。這是信堅至今所看到的最正確解說。信堅讀後,受益匪淺。

再者,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都得解。但眾生根機不同,所解各異。再好的解說,對不同靈性階層者,所解不同,無法互相溝通,仍易生爭端。反而引經據典,依文解義,斷章取義,互相攻擊。唯有智者,心量廣大,了知事理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圓融包含一切,則一切紛爭,自然止息。

可惜此疏鈔所說,曲高則和寡。“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總共有四卷,二千多頁,廣大精微,字字珠璣,文富義繁,邊涯莫測,融通五教精義,宣講阿彌陀經的一乘真義。曲高則和寡,初機淺識,如聾如忙,信願難階。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因此此寶,一直埋沒,深山大澤。

1.2 信堅書寫”佛說阿彌陀經真義解說”之緣起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共有四卷,約有二千多 頁,字字珠璣,妙會一乘真理。非深入下面所說經書者,無法意會。其難度可想而知。故此疏鈔是以圓教十信位 (四聖法界,500意識階層校準)及十住位 (明心見性的分證法身菩薩,600校準) 為對機者。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因此此寶,一直埋沒,深山大澤。五百年來,鮮有淨土大德講解。真可悲憫。

信堅將近十年來,深入一乘經藏、諸法實相,先從華嚴經、清涼國師華嚴疏鈔、李長者華嚴合論,由上而下,再看大乘起信論、法華經、楞嚴經、維摩詰經、及初祖與六祖禪經,及 “儒、道”之教導,深感萬法一體,法法相通,互融互攝,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皆無不從此法界流,亦無不還歸此法界。以此因緣,開創信堅園地,以圓融觀,解說所見所聞,所証所悟,與讀者分享。驥望廣結有緣,同舟共濟,共登涅槃彼岸。
Continue reading

蓮池大師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讀後感

一、緣起
一提起念佛法門,大多數人,都分為兩個極端派別,或信或不信,互相攻擊,有傷修行人的 “道和同修”。其原因是眾生以意識心,分別執著,不明念佛真實義理,斷章取義。胡亂引經據典,或胡亂引用法師之言,越抹越黑。

淨土八祖,蓮池大師,有感於此,於五百年前,著作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勸導世人 (包括信與不信念佛法門者,及一切淨土法師大德、信徒),如何正解 念佛法門的真實義。可惜此疏鈔所說,曲高則和寡。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總共有四卷,二千多頁,字字珠璣,宣講阿彌陀經的一乘義理。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因此此寶,一直埋沒,深山大澤。此疏鈔不但詳細解說,稱名念 阿彌陀佛的真實義,同時亦發心解說其中所用術語的一乘真實義。世人對此法門的稱讚或毀謗,大生爭議,皆由不明文中術語的真義。若解真義,則一切爭論,都可冰消化溶。信堅有鑒於此,書寫此讀後感。以此文作為蓮池大師疏鈔的 “推薦序”。希望讀者,止息爭論,虛心信解,依教奉行,共證菩提,同登極樂。

二、蓮池大師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讀後感
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都得解但眾生根機不同,所解各異,無法互相溝通。反而引經據典,依文解義,斷章取義,互相攻擊。唯有智者,心量廣大,了知事理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圓融包含一切,則一切紛爭,自然止息。

蓮池大師所著 的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是一本千古難逢的對念佛法門的最好一乘詳解。看懂了這疏鈔,就不會對念佛法門有所疑慮深心信解,依教奉行。當得理一心不亂,證入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証得三藐三菩提。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仔細深入解說此經的一乘真實義,主要在說 “事理不二”、”事理圓融互攝”、”即事即理”。因此 “法門平等,沒有高下”。”正邪在心”,迷者一切法邪,悟者 (解悟、證悟諸法實相者) 一切法正。因此 “正人說邪法,邪法也是一乘法。邪人說正法,正法亦邪。”邪人說正法”。雖所引用是 “正法”,但其解說是”邪法”。真懂、真見性者,不引經據典,不亂引用邪師說法,作長篇大論。要能以自己的語言文字,簡短清晰解說義理。 Continue reading

《無量義經》真義解說

一、前言
萬物一體,事件同步發生,因緣不可思議。信堅近來,連寫了五篇如何斷除我執及習氣,如何頓悟見性、悟後起修、下化眾生。都是一乘佛法教導。最近又因探求, “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皆得解” 的一乘真義,被引導看了《無量義經》。它是法華經 “開三乘顯一乘”的導論,由大乘進入一乘的關鍵引導經書。”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開宗明義章云:
爾時世尊,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
 
佛陀於開示一佛乘、大乘佛法《妙法蓮花華經》之前,先講《無量義經》。佛陀說有一法門叫《無量義》,如依此法修,就疾得「無上正等正覺」。《無量義經》〈說法品〉云:「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現在要「開三顯一、開權顯實、開迹顯本」,進入法華,需要一個轉折點,這就是 “無量義經”。

《無量義》是有聲聞果者,或是已具大菩薩,始能速得。佛陀說:「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猶如虛空無有二法。」再來聲聞們要發起憐憫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慈悲心。然後聲聞們若是發菩提心了,上求佛道,那就是菩薩了。只要在聲聞人於心證得清淨後,讓自性去隨緣應緣,就可以產生無量智慧,並悟得一法產生無量義理的智慧,然後用此智慧去度化眾生。 Continue reading

「恒河大手印」精華節譯 (一)

一、前言
早在十多年前,我家信定師姐的堂妹麗秋師姐,是位久修密宗的虔誠信徒。蒙她贈送元音老人所著精美小冊: “略論明心見性”,才開始對元音老人有所認識。但對密宗,卻一直沒有深入探討。近日因緣時機成熟,被引導觀去看元音老人的 “恒河大手印” 。講解頓悟見性的四大秘訣(“見定行果”),以及如何悟後起修,無功用道,斷除習氣。此書類似禪宗的頓悟法門及悟後起修,也相當於小本的華嚴經的”信解行證” 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悟後歷事煉心。此書所教導,是密宗的最上乘。

此文是信堅依據元音老人 “恒河大手印” 一書,共有十七講,約三百頁,加以濃縮至十頁,重新修整,再加上一些信堅的註解,以作為閱讀全書的導讀。如此文對原書有所曲解,罪在信堅。班門弄斧,還請諸密宗高僧大德,不吝賜教,是幸。

二、釋論題
2.1大手印是我們的大心、本性、一真法界。
「大」是「大方廣」,表「體大、相大、用大」,是真如本性的體相用。我們的真心、本性,大而無外。具足常、遍。常是永 恆不變,超越時間。遍是廣博、廣大,心包太虛。「手」為尊稱佛之手,表佛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佛果。「印」者,表森羅及萬象,海印頓現。海印是妄盡心澄,萬相一時頓現,如印印物,沒有先後,沒有遠近。[如印章蓋印,一蓋下去,印章上的字,統統現前,沒有前後。] 印者,亦表佛之無分別智(大圓鏡智),此智猶如印契,一切輪回涅槃之法,無不一一契合於佛之如如妙智,更無一法能逾越此智以外者。 Continue reading

破除我執與習氣,增長智慧,提高靈性階層的最佳例證: “穆桂英掛帥” 電視劇

一、前言
修行至某一階段,智慧增長之後,觸類皆法。不但溪聲皆是廣長舌,而且日常生活,所看所讀,當下發生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引發,提高智慧、增長靈性階層的活生生例證。信堅在此,以 “穆桂英掛帥電視劇” ,舉列說明此道理。

此劇是教導前面三篇文章,如何破除我執與習氣、增長智慧、提高靈性階層的最佳教導與例證 [時機因緣成熟,此劇自然同步顯現 🙂 ]。此電視劇,不僅演技高超,更重要的是以電視劇說無上法。信堅深深佩服此劇的導演、劇本、及演員的高靈性階層,妣美佛菩薩善巧說法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老少咸宜。一音說法,眾生隨類皆得解! ]

語言文字,解說教導,是方便法之一。文藝影片,有言無言,一顰一笑、一喜一樂、都在說法。此電視劇,如果用心觀察,細細品賞,在在都是以武功、陣法、沙場實戰,來解說、教導,如何破除我執與習氣,以及破除之後,所引出的廣大智慧、宏觀境界 (不為局部現象所迷惑)。 Continue reading

我執與習氣

一、前言
信堅最近張貼了拖勒的覺醒之道與解脫之道,他以現代的科技、語言文字,詳細解說,小我 (我執)及痛苦之身 (習性) 的本質與運作。如能對此本質與運作,有深切的認知與解悟,又能當下觀察它們的顯現,自然就能很覺醒意識及解脫痛苦。

此兩篇文章,雖然很長,但它們是信堅所知,對此論題,講解得最深入詳盡、最簡單明瞭的教導,讀者應將它作為座右銘,時時觀照,自然能達到,解脫自在,覺悟真相,明心見性的境界。[如果你能平心靜氣看完此兩篇文章,表示你已經在覺悟、解脫之道上。]

有人看了此兩篇文章後,會評論說: “文中所說,又臭又長,雖然相當深入詳細,但對入道未深者,或對我執習氣深重者,很難有耐心、毅力,讀完全文,深悟其中要義,因而受益”。信堅覺得這評論也得有理,因而在此,再以佛經教導,簡單解說,此兩篇文章的內涵。佛經所說,是原理原則,可以作為此兩篇文章的總綱領。但切記,此兩種教導,互補互助,互相提升。

佛經所謂覺醒之道,是消除我執 (即小我的本質及運作);所謂解脫之道,是消除無明習性 (痛苦之身)。因此覺悟與解脫的根本,在於認知與超越 “我執” 與 “習氣” 。

二、覺醒之道: 認知及超越我執
我執又名我見,是妄執自己有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切眾生的肉體與心智,都是因緣所生法,本是無我的實體存在,但吾人都在此無我法上,妄執為我。既有了「我」之概念,那就連帶有了「我的」之概念,接著產生了「執著」概念,這一連串的作用就是「我執」,這是小我的本質與運作, 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我執在《成唯識論》中,分為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是指出生即有,它來自深層意識 (共同意識),很難認知及切斷。分別我執是指後天受外境的薰習,所形成的我執。

一切煩惱皆由我執而起,因我見而不能正見諸法實相,念念保護自我,增長我執,導致迷惑造業,感召無窮苦痛,因而浪跡六道,生死輪迴。[我們執著肉身是我,這是假我。父母末生前本來面目,那才是真我。]

三、解脫之道: 認知與超越累生習氣
「習氣」(梵語 vāsanā),「習」是習以為常的習性,是無始劫以來乃至今日,所養成的習氣,埋藏在第八意識中的記憶中,不知不覺地主導一個人的所作所為。積習難除,因而在言語舉止中,不知不覺的顯現出來。「習氣」是因由我們持續強化細微的行為、語言和思想習慣,而潛移默化造就的,此即西方哲學所說的 “潛意識”。

習氣是自以為是的根深蒂固主觀偏見。它有粗有細: 粗者為習性 (此即痛苦之身),細者為無明習氣。習氣若不去除,來生來世還是會帶著相同的習氣。消除習性才能進入四聖法界。消除一分無始無明習氣,就證一分法身,入十住位,明心見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