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外物第二十六 (一) 外物不可必,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一、前言
此篇是在莊子雜篇,屬於後世之人,假莊子之名所作。所說屬於,在此末世,如何待人處世的一些讓人深省的哲理。信堅在此,解說此篇第一大段: “外物不可必,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之義及解救之道。此文標題字句很難懂,但讀者如有耐心看完下面解說,則此句可成為待人處事的千秋萬世格言。
chang3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說: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說,當聖人在世時,能將大道行於天下,天下無為而治。當聖人辭世後,世風日下,只能執古之道以御今,做到德;等而下之,做不到德,就要求仁;做不到仁,就要求義;做不到義,就要求禮。當君王大儒開始教導,忠孝禮智信時,世道已淪落,世界開始大亂。

莊子於此段文章,首先描述,當世界淪落到君王世儒倡導 “禮義忠孝” 的時候,社會已亂象橫生。眾生迷惑,處於 “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之困境。因而莊子教導,如何生存在末世的妙方:  “外物不可必” 法門。但要真能做到,則須智慧決擇。因此根本解決之道,仍是提高眾生的靈性階層,返本還原,由禮返義,由義返仁,由仁返德,由德返道。 Continue reading

莊子應帝王第七 解說 (一)

前言
近半年來,有很多師兄姐,點擊閱讀 “莊子” 文章,信堅甚感欣慰。希望大家繼續努力修行,增長靈性。信堅在此,再貼 “莊子應帝王第七” 解說,歡迎批評指教。

《應帝王》是《莊子》內篇中的最後一篇,它表達了莊子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就是帝王應該是能夠聽任自然、順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聖人。“應” 是應該如何, “帝” 是天子或最高君主,“帝”表主宰,帝王代表了一個完善的治世聖人,即為轉輪聖王,能夠扭轉乾坤,”王”是主宰、自在。”應帝王”此章是解說,一位“帝王”,應該是一位什麼樣的統治者呢?
nothing 2 nothing 3 nothing 4 nothing 1
帝王有世間王及出世間王,世間王有各國之國王、霸王及皇帝,其最高等級即佛經所說的轉輪聖王,也相當於莊子此篇所說的 “帝王”。再高一層,是出世間的 “法王”,佛為法王,於法自在。

一位帝王統治一個國家,一般而言,隨著老百姓的共同靈性階層,而有各種不同的統治方法,有如佛菩薩教化成熟眾生,依眾生的根性,以無量法門,隨緣教化。夫無心而任乎自化者, 行不言之教,使天下自以為牛馬,應為帝王者也,此篇莊子解說,遠古聖王如伏羲氏,因民風淳樸,因此無為而治,近古聖王,如堯舜,民風漸澆薄,因此已仁義治國,漸漸的慢慢退化,以律法禮儀治國, Continue reading

莊子大宗師第六 精華解說

一、 前言
近幾個月來,有很多同修在此園地,點擊莊子論文,表示來參觀信堅園地的有緣人,靈性階層已相當高。同時,也因台大美女教授蔡璧名 “正是時候讀莊子” 暢銷書,(莊子養生主 之一,最底下信堅回覆的介紹),在台灣引起莊子熱潮。因此信堅趁機在此,繼續解說莊子 (南華真經)。

古代聖人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其出生年代,介於釋迦牟尼(約公元前566年-前486年) 之前後,早在佛經未傳入中國前,就由道德經及莊子兩本經書,闡說 “道” 的本體與德用。此 “道” 即佛經所說的 “真如、佛性、真心、本性” 。
chuan1 20170812a tree1a
莊子大宗師,相當明顯的闡說什麼是道,如何得道,及何謂真人 (明心見性的法身菩薩)。所說與佛經,幾乎完全相同。正所謂”佛佛同道,真理只有一個”。只因此章古文字句難懂,與佛經所說相同,因此很少被提及。信堅書寫此文,用意是節選此章精華,詳加解說,讓讀者了解我們古代聖人,如老子、莊子,都是明心見性的法身菩薩。

「宗」指敬仰、尊崇。師者,誨人以道,誘癡入慧,扶邪歸正者也;「大宗師」是以 “道” 為師。清心寂神,離形去智,忘卻生死,順應自然,就是「道」。大宗師就是我們自己清淨的、原始的、沒有起分別的、沒受污染的、未始有封的這個自性本心。

二、何謂真人? — 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
真人是 真正明瞭 “道” 的人,也就是得道之聖人。只有見了道的人,才真正懂得如何修道,才能有真正之智慧,四辯才無礙。此段歷顯真人自利利他內外德行。只有「真人」才有真知。不恃其成而處物先。做事心不着意成功,也不考慮失敗,事來即做,作了即了,恒常保持無爲之清淨心。不以機謀矯飾之心,對待周遭事物,不執著、不強求,不逆道而行。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虛夷忘淡,而能為眾士自歸。因此真人真人達生死之不二,體安危之為一,故能入水入火,曾不介懷,登高履危,無復驚懼。[信堅註: 道教所謂的真人,是修道接近於成仙的道士,還在六道、人間,輪迴遊蕩,離此地所說的 “真人 (法身菩薩)”,其境界還相差十萬八千里。] Continue reading

莊子知北遊 解說 (二) 孔子問道於老聃

一、如何修道、住道、得道。
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敢問至道。”老聃曰:“汝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難言哉!將為汝言其崖略。
孔子問老聃:今天安居閒暇,我冒昧地向你請教至道。老聃說:你先得齋戒靜心,再疏通你煩惱擁塞的內心,洗滌你被染污的心神,破除你的所知障。大道,真是深奧神妙,難以語言表達的啊!不過我還是在此,將為你粗略地説個大概。
chang3 chung2 laotz 1a
老子在此,開宗明義,幾句話就簡短的指出,如何得道的總綱領: 要修清淨心,由定生慧, 以去除煩惱障、思惑、見惑,及所知障。

晏閑:安閒。疏瀹,引導使暢通。疏通水道,使水流通暢。澡雪: 洗滌。掊擊:毀壞,砸爛。窅然:幽深杳冥,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無形無相。崖略:粗略,大略,大概。“齊戒”,找一個清靜無人的地方去內省,不是吃素,而是 “心齋”。心齋,是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而明大道。有如掃除屋裡的雜物,才放更多的東西。

疏瀹而心: 再疏通你煩惱擁塞的內心,即去除煩惱障。澡雪而精神: 滌除意念中庸俗的東西,使之清潔純正。我們的精神,雜氣充塞,“貪、瞋、痴、慢、疑、惡見”思惑太多,我們的精神經常處於一種燥熱狀態,我們的精神要用冷雪來全面地洗滌一番,使之清醒,而有正知正見。掊擊而知: 我們的所知障太重,應該要絕聖棄知,去除世智辯聰之所知見,以增長智慧。  Continue reading

莊子知北遊 解說 (一)

一、前言
此文緣起,是因今早顏顏師姐來函,談及此篇第一段內容,有感而寫。信堅曾於兩年前,整理莊子全書的講解,但以此園地篇幅有限,只張貼幾篇較有名的解說。此篇太長,也較深奧難懂。現在時機成熟,先張貼此篇第一段。

《莊子》一書有三個部分,內篇、外篇和雜篇。內篇是莊子自己的心法,由此直接能窺見莊子本人的真實面目;外篇是離莊子比較近的弟子所作;雜篇乃莊子的後學所作。本篇是 “外篇” 的最後一章。全文自然分成十一個部分。闡說“道”的本體與作用,如何知道、住道、得道。道具有整體性,無處不在,貫穿於萬物,是變化的始終,所謂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凡所有相,既對立,又相生、相互轉化。
chang3 chung2 Huang Ti
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 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Axial Age)。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在軸心時代裡,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柏拉圖(前427年-前347年)、亞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約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中國有孔子(約前551年-前479年)、老子(约前571~前471),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雖然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之間有千山萬水的阻隔,但它們在軸心時代的文化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莊子的內、外篇,就成書於”軸心時代”。當時,中國出現了不少明心見性的聖人。此地的 “得道“,不是道教的 “得道成仙”,而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聖人。雖然所說,沒有釋迦牟尼的詳細深入。但基本教義,都在其中。 Continue reading

略論 “平常心是道” 的真義

一、前言:
近日蘭莉師姐突然到信堅園地觀賞,教導很多 “以行悟道” 的親身經驗,最重要的原則是 “一切事以平常心處之。道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這是唐代禪宗見性的法門,後世的禪者,卻把它遺忘了。以此因緣,信堅在此,張貼 “略論 平常心是道 的真義” 一文,用以拋磚引玉。至於實證的境界,大家可直接向蘭莉師姐請教。

二、何謂 “平常心是道”?
心中坦然,自在無礙。從容豁達的心,就是平常心,就是摒棄內心,非分的欲望,本著率真坦然的心,去面對眼前的一切境界。於一切人事物中,不分別、不執著,不生絲毫主觀的意念。凡事都能隨順,心如止水,凡事以平常心來應對。一切以平常心去對待就能怡然自得。

如果弓箭手在射箭時,能達到“忘射”的境界,以“平常心”射箭,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只是自然而為,弓就會變得平穩了。若能以“平常心”對待一切,那麼,一切都變得容易掌握了。假設你正在搭弓射箭,如果你想著你是在射箭,你的箭就會變得不穩。同樣,當你揮劍時,如果你是在有意識地揮劍,你的進攻就會不穩。即使是在彈琴時,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是在彈奏,琴聲就會走調。

因此莊子曰: 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內拙。無論你要做什麼,如果事先存有做此之想,而刻意為之,就不能達到心靈的和諧。時時積功修習,勿存速成之心,無心而作,自然而為,就可漸入化境。

惟有達到心中空無一物的境界,才是“悟道”。這就是莊子所謂 :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