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及易經繫傳 解說 Part 1: 易經簡介

一、前言
信堅因年過六十才開始修行,因此近十年來修行,不依傳統修行法門,而是有如登山至絕頂,先研究地圖及前人走過之路,依一乘佛法,先大開圓覺,再直搗黃龍,直指人心。因定開慧,融會貫通,一以貫之。然後再由上往下,先看老莊,再看四書、五經。

近半年來,信堅除看一乘佛經及禪經外,又再重新回頭看老莊、大學、中庸、及易經繫傳。覺得這些書裡的教導,都是增長智慧、修行證道的根本,其中義理,有很多跟佛經所說類似,但比較容易了解。半年來,信堅在此園地解說了不少道德經及莊子裡的文章。現在繼續介紹易經、易經繫傳、大學及 中庸。信堅在此,首先介紹易經。
8qua27   8qua26
下篇文章再介紹易經繫傳。近代對易經最有研究,了解最深的是南懷瑾大師。他一生有兩部重要的著作,一部是《易經雜說》,另一部是《易經系傳別講》。《易經雜說》是南懷瑾大師關於《易經》的講記。其中,前半部分主要介紹了《易經》的一般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後半部分則著重於解說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終“未濟卦”),而以對“乾卦”的解說為最詳。內容包括:卦名、卦辭、爻辭,以及解釋它們的《彖辭》、《象辭》、《文言》等。具有深入淺出、通俗易曉的特點。

《易經繫傳別講》是南懷瑾大師對《易經繫辭》上傳及下傳的精闢講述。『繫辭傳』據聞為孔子所撰,是『易經』之整體概論,用以闡述『易經』的哲學意義,使之不僅止於占卜,進而成為一套哲學理論,是為一大哲學論文。也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

二、八卦的由來及其意義
易經繫辭下傳二章中描述『八卦』的起源云:『古者庖羲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做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繫辭上傳第十一章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象生八卦”。太極象徵著宇宙生成時的一片渾沌,兩儀則是構成宇宙的陰陽兩個基本元素,可以視為生命力的象徵。依循著陰陽交替循環便產生了四象(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同時也是象徵著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與東西南北的方位觀念。推及至此便延伸出八卦的卦位。八卦為(乾、兌、離、震、選、坎、良、坤)可以推算出宇宙演進的變化。卦形記憶歌云:1 乾三連、2 兌上缺、3 離中虛、4 震仰盂、5 坎中滿、6 艮覆碗、7 坤六斷、8 巽下斷 Continue reading

心臟病發作的 經歷、感想、啟示、前兆 及 預防

一、經歷
一星期前,信堅跟從曼哈頓 (Manhattan)回來的 兒孫到歐亥 (Ojai) 渡假打高爾夫球。剛抵達的隔天清晨,就發覺胸部有壓力,呼吸困難。因此請兒子載我到醫院急診。檢查時發現心跳 (EKG) 有點不正常,有輕微心臟病發作徵狀。因此再用救護車開30分鐘,載到文圖拉社區醫院 (Ventura Community Hospital),隔天進行血管掃描 (CATH Scan) 及 心臟裝支架手術 (stent procedure)。在恢復室觀察了 一天,一切恢復正常,無病無痛。就出院回歐亥繼續渡假。星期日才回家。

血管掃描及裝支架手術,是個近代高醫技的發明。先在血液裡注進藍色染色體 (dyeing),然後用儀器掃描血液的流動,找出阻塞的地點。再於右腹股溝 (groin) 接近大動脈處挖個小洞,放進小儀器,將細小支架經由大動脈延伸至阻塞處,將支架擴張。如此而已。不過手術前,需用點滴降血壓至125左右,手術後要吃藥六個月,防止血液黏在支架上。全部手術只要一個鐘頭,麻藥過後醒來,手術已完畢。傷口也相當小。
heart-2 heart attack 1 si1
從歐亥入急診室,一直到星期四清晨七點 作血管掃描及裝支架手術前, 身體都一切恢復正常,無病無痛。因此我也一直懷疑這些醫療手術是否多餘。這期間,抽了約二十次血,量了七、八次EKG (心電圖),及量了無數次血壓。也吃了不少藥物 (都是防止性,為手術作準備,相當強力藥物)。 事後,醫生說他發現心臟裡有一個血管完全堵塞,因此在該血管裝了一個小支架。手術後,一切正常,無病無痛,只是經過這一番折騰,覺得身體容易疲倦。不過,信堅還是相信醫生的專家意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同時有賢慧夫人及寶貝兒子隨側體貼照顧,親情可貴。

二、感想
我以為已煉到金鋼不壞之身,戰無不勝 (invincible),無堅不摧 (indestructible)。經過此事故後,才真了解人體就像一部電腦,有軟體及硬體,還須要插上電源才能運作。電源有如我們的心意識 ,硬體有如五臟六腑、骨骼、血管。軟體就是身體運作。如氣血流動、感冒、發燒、發熱、病痛。

的身體血管及骨架,有如輸送及排水管道系統 (plumbing system), 用久了會破壞,會淤積、會堵塞,需要修補、疏通。這方面不能用自癒、頓癒治療,要用西醫的手術最新科技。其他症狀,如感冒,穴道受阻,經脈不通,則可用運氣行功,自癒頓癒。

這次心臟病發作時,全身渙散,真氣無法提起,無法運氣行功,一切聽天由命,這大概是佛經所謂 “神通不敵業力” 吧! 海可枯,石可爛,天可崩,地可裂,神仙猶有命終時。曹操詩曰: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Continue reading

再論 自癒、頓癒 之二

一、前言
信堅兩個禮拜前,飛越太平洋,返回故鄉,美麗寶島,福爾摩沙 (Formosa)。因很久沒到公共場所,因此無論在機場、坐高鐵、台鐵,參觀白河國際蘭展等等,都會覺得不舒服,頭昏腦脹,想咳嗽。再加上現在天氣反常,忽冷忽熱,天無一日晴,雨無一日停。為了減輕行李,所帶衣服,都是短衣薄褲,因此有時,會冷得發抖。

前天到台中大里,拜見師父。因晚上睡覺時,頭部靠窗,頭髮稀疏,受了風寒。早上起床後,身體發冷,頭部發熱,昏昏欲睡。之後,多加了兩件衣服,稍睡了一覺,覺得好多了。坐台鐵回南部後,又是昏昏欲睡。吃過晚飯,眼睛就張不開,頭昏腦脹,也想咳嗽,胸口不舒服。親友都勸我看醫生吃藥,但我仍深信自癒、頓癒,因此八點鐘就了洗澡、上床睡覺休息了。

二、咳嗽、感冒自癒、頓癒方法
躺下後,就依土法煉鋼,開始試圖自癒。信堅依靈覺指示,所用方法,非常簡單:

由背部深深吸一口氣,將氣由腎臟、後背,經頸部、頭頂 (百會穴)、面部、運至胸部。再慢慢由胸部向上,經喉嚨,由鼻孔慢慢吐氣。

如此反覆運作。就變成自然呼吸方法,無作而作,任運自然。越作越舒適。半夜時,胸部微悶,但一下子就好了。過後就進入熟睡,一覺到天明。

今早六點鐘醒來之後,覺得全身舒暢,感冒咳嗽,頭昏腦脹,一夜頓癒,真不可思議。之前我也曾用此方法,在打坐時,頓癒較嚴重的傷寒、感冒、咳嗽,真是萬靈。

尤其現在正逢感冒季節,有人咳嗽,拖延一個月,也是常事。白白受了很多痛苦。大家有機會,也不妨試試,如果見效,還請來函跟大家分享 。

三、警告
信堅此地所介紹方法,只供參考,成效依個人靈性階層,而有差異,並不保證人人都有神效。如果在短期內不見效,還是老實依世俗方法,去看醫生,服藥治療。

玻姆的整體性 全息宇宙和隱卷秩序理論 (一) 信堅前言及導論

一、信堅前言
戴維·玻姆 (David Bohm) (1917 – 1992) 跟信堅一樣,是位理論物理學家。他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美國原子能之父, 羅伯特·奥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 1904 – 1967)。曾任職於曼哈顿計劃 (研發及製造原子彈) ,普林斯頓大學,聖保羅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布里斯托爾大學,及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
David 1 h8 h13a
隱秩序(Implicate order) 和顯秩序(explicate order) 是玻姆首創的概念術語。隱秩序也稱卷秩序 (“enfolded” order),是隱藏的無形無相、法界實相 (道可道,非常道)。顯秩序或稱展秩序 (“unfolded” order) 是有形世界所展示的宇宙森羅萬象,也包含了人們通常感知到的抽象概念。此即中庸所謂理及事: “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依據一乘佛法 ,宇宙森羅萬象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萬物一體、道通為一)。任何分割、部份的解說與理論,其應用都是有限制性、局部性,都只有其適用範圍及界限。由於整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言說,不能以意會。因此古今科學理論,都是分解性的、局部性的。此即要了解整體,要先將它細分成不同的部份 (天文、物理、化學、數學、生物、邏輯 …),加以了解,然後再將各部份組合成一體,來解說整體的運作規律、法則。這是正確的了知、解說諸法實相。這有如要向盲人描述大象,要跟他解說象鼻、身體、腳、尾巴、毛髮的形狀,以及如何整合成一隻大象。

但漸漸的,科學家忘了這種分解研討的本意,進入了其中的一門一學科,誤以為是全體,開始在局部裡面鑽牛角尖,原地打轉,進而想以一概全,這是近代科學家的研究、治學方法。有如盲人摸象、管中窺豹,井底觀天。 Continue reading

略論科學的創新 – 邏輯、推理、靈感與創造

信堅今早,將一生所學的解決世間及科學問題的方法,重新思考,草寫此文,用以拋磚引玉,期望諸大德,不吝批評指教。此篇文章,是專業科學方法的探討,針對如何發現物理新理論的方法,加以闡述。

一、信堅前言
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的靈性階層、智慧高低成正比。
1. 最低階層,碰到問題,如入五里霧中,不了解問題,更不用說想方法解決問題。
2. 次一階層,碰到問題,心慌意亂,不知所措。
3. 遇事不知如何解決,也沒有嘗試的意願,藉故說我不知、我不懂,就了事。
4. 碰到問題,心慌意亂,幾經思索,終於找到一個粗淺的答案。
5. 再上一層,幾經思索,找到幾個so-so 的答案,自以為心滿意足,但不能分辨好壞。
6. 幾經思索,能同時找到許多解決方法,同時也能分辨出方法的好壞。
7. 遇事不知如何解決,但嘗試一、二次,就忽有神助,答案自然顯現,問題迎刃而解。
8. 不經思索,就能遇事隨機感應,一個最好的方法自然顯現。
9. 碰到問題,無所不知。知道得深廣,窮底根源。
10. 答案與問題合而為一,看到問題就同時知道解答。
由此十條,可準確測知你的意識階層,智慧高低 (從10至610 in log scale)。
IsaacNewton1   Albert_Einstein_1   galileo

二、 人類心意識的作用
2.1 意識階層 (consciousness level) 決定人類一切思想作為。 CL 與智慧成正比。人類的意識階層從1 至1000 (log. Scale), 200 是明辨是非的分水嶺,500 是理智與靈性的分界點,600以上 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2.2 CL的分佈,有如金字塔。82%人在200 以下,4% 在500 以上,0.4% 在600 以上。愛因斯坦及牛頓在499.

2.3 CL 決定成就。CL 越高,見識越深廣。 Continue reading

再論 自癒 頓癒

導論
健康是快樂之本。人生最大的福報,是身無病痛,健康長壽。其次才是妻賢子孝、功名利祿財富。佛經裡常說,大菩薩應化在世間,和光共塵,示現生老病死,自癒頓癒,以親身體驗,教導眾生,解脫病苦。普通修行人,當修行至某一階段,也會開始感受周遭的苦難,因而悟出,解救眾生苦難之法。此即同體大悲,亦即維摩詰所謂: 眾生病,故我病。

自癒力就是生物依靠自身內在生命力,修復肢體缺損和擺脫疾病。自癒力相對於他癒力而說;他癒力是借助醫生、藥物療病。自癒力來自於人體的自癒系統,它的內涵中除了免疫能力外,還有修復能力(癒合和再生能力)、內分泌調節能力、應激能力。

“頓癒“是一個人,有一些普通須要長期吃藥、療養才能治癒的病痛,卻依某種運作,奇蹟的在相當短期內,忽然痊癒,完好如初。有如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黑暗永除。

信堅之前,對此議題,曾寫了幾篇文章,在此園地跟大家分享。
112歲老中醫臨終饋贈及信堅註解 (一)
112歲老中醫臨終饋贈及信堅註解 (二)
身心保健: 略論如何自癒、如何頓癒?
奇蹟無處不在 – “頓癒”的事例

信堅在此,再舉今早所証悟的另一頓癒事例,跟大家分享。

二、頓癒右腳麻痺事例
今早起床後,忽然右腿完全麻痺,不能著力,也不能伸曲、轉動,一動就痛徹心脾。真是寸步難移。(可能晚上右側睡覺,壓到某一神經或穴道)。

一般人遇此情況,就不敢亂動,趕快送入急診,任由醫院宰割。或者想維持現狀,不敢亂動。結果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可能變本加厲,一直拖延下去,終身受苦。

信堅修行至一段時期之後,對病痛的觀點、態度,就有大幅改變。深信有問題,就一定有解答,就要尋求解答。不應自欺,自找藉口,忽略問題。

此時信堅推論,右腿麻痺,一定是神經或氣血,在某一部位被壓住或阻塞。解救之法,是要試圖打通穴道、經脈。因此,信堅就用土法煉鋼,以左腳為支撐,兩手扶在桌面,身體盡量向左彎,右腿盡量拉直,右伸,同時深深吸氣及吐氣,意志集中在右腿劇痛之處。起初右腿疼痛難當,冷汗直流。但經過幾次重覆運作後,疼痛漸減。約經過十分鐘後,右腿可以行動無礙。之後,完好如初。真是奇蹟。 (It is a miracle!)

其實奇蹟,以另一種眼光看,是我們不習慣、不了解的宇宙正常運作。如能了解法界實相,沒有什麼事物是奇蹟。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