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est Moon lunar eclipse 2016 最近幾晚的 “秋收月景觀”

一、前言: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快樂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祝福大家,中秋佳節,花好月圓。 願花常好, 人常健, 月常圓。
mid8 mid7 moon-5 moon-6

二、今年 “秋收月” 的特徵
The Harvest moon (秋收月) presented by NASA scientist (美國航太總署的科學家)。他淺顯簡短解說,最近幾晚,明月在天空的景象,以及它對地球人類的影響。請看此網頁: Harvest Moon lunar eclipse 2016.

This month’s full moon is the Harvest moon. It is the full moon that falls closest to the autumn equinox (on September 22). “秋收月” 是指滿月 (中秋月) 與秋分 (9/22) 最接近時,所見之中秋月。古時秋收就在這段期間,當太陽下山時,明月剛升起,因此可延長每日收割的時間。
moon-2 moon-7 moon-3 moon-18

在一年中,普通月亮之升起,每天會延遲十五分鐘。但在秋分前後一星期,月亮每晚升起,是延遲三十分鐘。這是因為此時,月亮剛升起時,與地平面呈較小角度。 此時,我們也可看到 “日落與月升” 同時的罕見景觀。在此期間,月亮剛升起時,太陽剛剛西下。此時的月亮,顯得比平時大 (視覺偏差),而且表面呈橘紅色 (因受西落太陽紅光所照射),有如一個橘紅色的大南瓜 (pumpkin). Continue reading

再說時間的迷思 (Myth) 與真相 (Truth)

前言: 信堅園地,有幾篇文章,對於一真法界,諸法實相,有簡潔解說。其中對於 “時間和空間是心意識所產生的假相,虛妄不實” 的解說,特別詳盡 (見此文的附錄A)。此文是因昨晚與我家賢慧夫人,信定師姐,研討此論題,所得靈感而作。信堅在此,總結前面文章所說,再舉一些實例,譬喻解說。
time1   time2
一、時間的實相
普通人對於時間觀念的認知,就是我們都是時間的奴隸,讓時間支配我們的一生。總覺得我們像一片浮葉,飄流在時間的長流裡,載浮載沉,隨波逐流,萬劫輪轉。

但明心見性者,有足夠禪定智慧,能看清時間的虛妄假相,認知時間的真面目,因而能成為時間的主人,達到自在解脫。

普通人對時間的觀念都是錯誤的見解。因此要解說時間,須先了解時間如何產生,以及人類心意識的作用,了解了時間的真相,才能脫離時間的控制。

1.1 靈界基本定律
一真法界,華嚴世界的基本運作,可簡單歸納成下面很簡單的基本定律 (或者說,基本假設) :
宇宙森羅萬象的本體,叫自性清淨圓明體。由本體起作用,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一念起,宇宙森羅萬象,一時海印頓現。眾生由於無明,起心動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而有相續假相。而有時空、而有前因後果。

用放電影來譬喻解說,電影播放是每秒鐘播放24幅靜態底片畫面。每一畫面,海印頓現在銀幕上。因為放映速度太快 (每秒24張),因眼睛視膜的 “視覺暫留”,導致錯覺,以為銀幕所現人物景象,而有時間與空間的遷移,栩栩如生。真相是我們所覺知的銀幕上的活動,是相續假相,是由一張張靜態底片所組成。前面的底片是過去,正在顯現的圖片是現在,後面的底片是未來 (時間就是空間、空間就是時間)。

我們對所存在世界的一切感知,亦如是。我們的念頭導致宇宙萬法頓現,念念成形。因此有相續動相,有時間前後。我們視覺誤以為時間、動相是真實的。真相是張張不同,快速生滅相所組成。

起信論曰: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我們之所以在時間上,會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分別,則是因為心中有物,也就是有一個參照事物的參考點,事物的流轉現象給我們帶來時間的觀念。 Continue reading

金剛經 “一合相” 真諦解說及科學例證

緣起: 今日愚墨師兄來函,提問信堅是否能以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金剛經名言: “如來說 一合相 則非一合相 是名一合相”。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問題,信堅利用此機緣,在此也先順便解說 “一合相” 的真實義,及金剛經文中所說的俗諦義,以為回答愚墨師兄所問的導論。

一、”一合相” 的一乘真實義
依佛法第一諦義 (真諦) 而言,一合相是無形無相,遍虛空法界,是宇宙森羅萬象的本體,叫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人人本具的真我,自性,佛性。本體是一體、一合相,所顯現的宇宙中的森羅萬象也是一體,一念海印頓現。一合相如虛空不可執持,不可得,不可貪著。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議。

“如來說: 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金剛經這句甚深難懂的名言,簡單的說,就是世出世間,唯有 “自性清淨圓明體” 是真實無虛的 “一合相”。世間所有的一切所謂一合相,都是眾緣和合而成的,都是方便假言說,都是虛幻不實的假相。
chin 1 dia3 dia2
這就是 華嚴一乘十重玄門 的第一門: 同時具足相應門。闡明十方三世一切諸法,任舉一法,頓具一切諸法,同時圓滿相應,成一緣起。依時間言,三世諸法,相依相資,相續顯現,互攝互收;依空間言,一切諸法同時同虛,相即相入,無礙自在。如海水一滴,具百川味。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如一細胞,具構造全身的藍圖。宇宙是一體的,就像我們這個身體一樣,是由細胞所組成的,細胞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電子組成的,每一個粒子跟全身都有關係,同時同處相應,牽一髮以動全身。

就如華嚴經《世主妙莊嚴品》所說: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一法是一微塵。無量無邊的世界在一微塵裡頭,一微塵裡又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含藏遍法界虛空界。身遍剎海,剎在身中,身遍身內剎,剎入遍剎身。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微塵數諸佛,這是 “一合相”, 是佛境界。「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遍法界虛空界同一個生命共同體 (共同一法身)。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Continue reading

再論蝴蝶效應 – 略論颱風預報的精準度

一、前言
近日尼伯特颱風過境,由台東登陸,造成重大損失。但北部受影響較少,跟氣象局預測有大差別。 遭受群眾攻擊。信堅有感於此,草寫此文,提供一些颱風預測常識,供大家作參考。

首先說明,信堅並非氣象學家,此地所說,只供參考,用以拋磚引玉。信堅曾在NASA/JPL 工作將近二十年,主要任務是放射三顆海風 (SeaWinds) 觀測人造衛星 的主任工程師 (Project Engineer)。其中一個主要應用,是觀測颶風 (Hurricanes)[我們稱之為颱風 (Typhoons)],用以作為全球氣象局颶風預報的主要輸入資料。在任內,全世界各國的知名氣象學家,常用我們的衛星資料,報告應用成果,因此對颱風預報稍有所知。
[詳見 QuikSCAT Measuring ocean winds from space JPL/NASA official site.]
quickscat 10.jpg.png quickscat 9.jpg quickscat 6

最近尼伯特颱風過境,氣象局預報,著陸中心,常有變更。由台東登陸後,風速、風向都有明顯改變。今早從網路信息。看到 “新北市長朱立倫批評批氣台灣象局預颱風預報差”。業者提出說明,表示北邊太平洋高壓沒有如預期減弱,導致颱風路徑南移。另外,速度減慢則是因為颱風接觸陸地受到影響,尤其是中央山脈破壞結構,也因此影響各國對颱風的預測。同時業者尷尬表示,氣象局最近人力汰換快,氣象預報除了電腦資料,還是需要一些有經驗者的解讀,這些都是實話。

唯一感嘆,是氣象局的颱風預報說法態度,太過自信,誤導大眾。同時,氣象局有很多須要改進的地方,卻也沒看到報導,氣象局將來如何改進預報精準度的方針。知而不行,都是廢話。譬如,我們的海風觀測資料,大都是免費供應世界各國的氣象局。但據我所知,台灣氣象局就一直沒用此資料。 Continue reading

雁行理論 及 啟示 Flying geese theory

一、前言
再次感謝錦地師兄來函提及,早年在軍中隊伍跑過五千公尺的經驗,他說,”當兵時,隊伍跑過無數次五千公尺,開始的步伐是一片混亂,毫無秩序,漸漸不自覺的,步伐整齊一致了,而後充滿美妙律動。當時不覺得自己在跑步,身體與隊伍成一體,雙腳自動擺動毫不費力,當下再多跑五千公尺,亦非難事”,這不是蝴蝶效應,而是雁行理論。因此 信堅今早,利用此機緣,草寫 “雁行理論 及 啟示 (Flying geese theory)”  一文。供大家作參考。讀者的回應,是信堅園地繼續貼文的重要關鍵。

世間動物的智慧,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雁群要以 “V” 字的陣列飛行,是 因為這是最省力的飛行方式。雁子天生了知,流體力學的滑流原理 (slipstream) : 在高速前進的物體後方,會形成一個低壓區,在這個區域的物體,可以用比平常更省力的方式往前移動。於是後方的野雁,利用前者的slipstream,相同的體力耗損,卻可以飛行更長的距離。排列的形狀決定的影響有多強。而V 字形是最有效率的隊形。
geese2   geese1   geese 4
易經系辭曰: 古之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觀萬物,與烏獸之文,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是故知幽明之故。”

二、 雁行理論的內涵
Robert(1972)首先提出「雁行理論」(the flying-geese model):當雁鳥以 “V” 字隊形飛行時,比每隻雁鳥單飛時更省力。當一隻雁鳥脫隊時,他會感覺到吃力。所以,他會回到隊裡,繼續利用團隊的力量飛行。當領隊的雁疲倦了,他會退回隊裡,另一隻雁會出來領隊。後面的雁會用叫聲來激勵前面的雁保持速度。若有雁鳥生病脫隊時,會有二隻雁留下來陪他,直到他痊癒或死亡。然後,他們組隊飛行,以趕上原來的隊伍。 因此,「雁行理論」強調的是團隊合作、輪流領導、激勵同伴和互相扶持等四項內涵。 所謂「團隊合作」,是指組織中的成員若目標一致,團結合作,會比個別努力更快到達目的地;「輪流領導」,是指輪流擔任領導的任務;「激勵同伴」,則是指同事之間的互相鼓勵,以提升組織的效能;而「互相扶持」,是指同事間互相協助,以共度難關。 Continue reading

再論 “渾沌” 及 “蝴蝶效應”

一、緣起
近日錦地師兄來函,建議信堅再寫一些科學與靈性相關的文章。今早又來函,提及了”渾沌之死”一 文。湊巧信堅近日勤看 “參同契”,文中提及,渾沌也是修道成仙重要觀念。因此信堅利用此機緣,綜合科學渾沌理論,與道家修煉渾沌法門,繼前文: “莊子寓言: 渾沌之死” 的真義與啟示” 及 “蝴蝶效應原理解說” ,草寫 “再論渾沌及蝴蝶效應” 。

二、”渾沌” 的道義
混沌是古人認為天地開闢之前是一團混沌的元氣。渾然一體,不可分剖貌。一個陰陽混合的,整體的,沒有破損的。完整無漏的是天地之心,“整體合一不可剖析”。此即 “父母未生時的本來面目”。“混沌初開,乾坤始奠”,道體同於太虛,本無名象。邃古以前,鴻蒙未開,混混沌沌。天寂然不動,窈窈冥冥,太極未判之時。
chaos2   chao4   Butterfly 1
渾沌代表的是道,代表的是宇宙的原本,代表的是人類之初,代表的是人生之始。《太上老君八十一化》曰: 原夫渾沌之未判,神靈之未植,而為冥妙之本者,道也。夫道,莫窮其根本,莫測其津涯,故謂之無始者,即道也。道生乎無始,起乎無因,為萬道之先,元炁之祖也。無光無象,無色無聲,無宗無緒,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彌綸無外。故稱大道焉。老君乃大道之身,元炁之祖,天地之根也。鴻洞無邊,合之為自然,離之為道德。故眾聖所共尊,今古不能泯也已。老君者,元炁之根,造化真宗,體任自然。以虛無為道,靈元為性,清空寥廓,晃朗太玄,含孕於空洞寥落之外,莽盪玄虛之中,寂寞無裡,不可稱量。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茲而生。

當神歸炁穴之時,不睹不聞,無天無地,璇璣一時停輪,復返混沌,再入鴻濛。元炁絪缊。在混沌狀態,“如雞抱卵,如貓捕鼠”。真正的混沌是“六根大定”,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對內,就是“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這就是混沌境界。 [註: 璇璣指北斗七星,璇璣停輪就是北斗七星停止轉動。修煉到一定程度,通常是結丹後,修煉者會感覺出現 “脈停息住” 的功景,這就是璇璣停輪。]

一點陽精,秘在形山,在乎玄關一竅。昔黃帝遺其玄珠,罔象得之。罔象者,忘形之謂也。必忘形罔象,然後先天一氣可得。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唯此真精,乃吾身中之真種子是也。以其入於混沌,故名太極。以其為一身造化之始,故名先天。以其陰陽未分,故名一氣。又名黃芽,又名玄珠,又名真鉛,又名陽精。此精若凝結於天地之間,或為金,或為石,歷千百年而不朽。人能反身而求之於自己陽精,凝結成寶,則與天地相為無窮。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