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解說 (二) 第八不動地

一、無功用道 真義
十地位中,八地是法身菩薩修証的一大轉捩點。入此不動地,無功用道,証得無生法忍。「無相」而又「無功用」。到了這境界,智慧、功德都任運增進、自然運轉。煩惱也不再起現行。不為煩惱所動,也不為功用所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寂滅現前,解脫智能成就,棄捨一切有為有相的加功用行,完全進入無為無相的證量之中。
hua2  hua1 hua4
前六地菩薩,不論所修的是有相觀或無相觀,尚不能常在定中起行。 所以在出觀之時,起貪瞋等尚有失誤。至七地菩薩,「行動相不動」。謂菩薩常在無相觀中,雖為度化眾生,故作意起貪瞋等,然雖有外顯的貪 瞋等行,卻不著於貪瞋等所對之相。即七地以前,菩薩有功用行,假藉身口意之動作,而修習無相觀。也就是不能任運修習無相觀,尚須藉方便加行者。從第七地,「進入」第八地,名「不動地」。第七地的無相行,還是有功用的。若不假藉身口意三者而修行,於自然而然之狀態下,任運自如者,則稱為無功用行。

無功用行,意即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也就是說不假 借身、口、意而任運自在之道。八地以上之菩薩,不借加 用之功,自然契於真性之智。

菩薩道中的無功用行,是善能了悟一切緣起,悉份平等,於一切願求,無有染著, 捨離一切境界。八地菩薩「行」和「相」都達到無功用的層次,亦即無作而能成就一切。進入第八地則一切加行永斷,以無功用道得入,將 「行」、「相」作意去除而進入第八地的不思議殊勝境界。

其所證如,名不增減,以住無相,不隨淨染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證此真如,現相現土,皆自在故。及所得果,即定自在等.皆由無相、無功用故。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解說 (一) 導論、序分、請法分、歡喜地分。

一、導論
信堅在此,講解華嚴經十地品。依清涼國師疏鈔及李長者合論,加以分段整理解說,以利初學,入華嚴境界。此文先解說十地品的序分、請法分、及第一歡喜地。

夫功不虛設,終必有歸.前明信解導行願,賢位因終.今明智冥真如,聖位果立.故此會來也。前是教道.此是證道。教為證因.證即證前三心之教。解即十住.行即十行.願即十向.故為賢終.親證十如,故名聖位.先賢後聖【證前三心】者︰謂直、深、大悲,三菩提心.三賢別增.此中齊證。

為對治十重障,證十真如,成十勝行,說於十地。十勝行:是菩薩十地所修之十波羅蜜。十真如是十地菩薩,所分証的法界真如。十重障是十種無始無明習氣,菩薩依十地法門,斷此十障,入等覺位。
hua1 hua4 hua1
二、釋品名
名十地品,明如來普光明智 ,以成地體。菩薩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即大圓鏡智。所說四智及一切種智、一切智之差別。以此智為體。以諸菩薩雖蹬十住十行十迴向。不離此體,道力未充。更以十波羅蜜十重進修。令其道力圓滿。名為十地。

普光明智。以無依住智為本。又無依住智,以一切眾生為本。乃至於五位終滿不離初信之佛果也。以此十地之法,通初徹末,一際法門。

十地之體。若無十信能信自心初佛果者。十地亦不成故。十信之初心無十地。十一地之佛果亦無成信心故。始終總全是不動智之果故。能信心者,亦佛果故。所信佛果,亦佛果故。修行之身亦佛果故。如是信心方得成信。其所修因果終始不異不動智佛故。

地有四義︰生、成、住、持。生者,出生︰謂出因生果.成者,成就︰亦通因果.又以因望果,始起名生,終滿名成.住︰亦住處故。住即不動義故。持,通望因果。「地為持.持百萬阿僧祇功德」。 Continue reading

楞伽經解說: (一) 楞伽經要義 及 卷一略解

一、前言
《續高僧傳》中對四卷《楞伽》之授受,有如下的敘述:初達摩祖師 (?—642) 以四卷楞伽,授慧可:「我觀漢地唯有此經解,仁者依之,自得度世」。《景德傳燈錄》: 師〈達摩〉又曰:吾有楞伽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法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

禪宗這一段膾炙人口的傳說,讓楞伽經之名,流傳後世。信堅久仰此經之大名,但以因緣未具足,沉吟至今。近日因緣具足,首看 太虛大師(1890-1947), 於1914年講於寧波天童寺,所講說的 “楞伽經義記“,再看南懷瑾大師(1918-2012),寫於 1961年的一部巨著《楞伽大義今釋》。綜合這兩本書的解說,終於突破心理障礙,了解了此經的要義,不盡手舞足蹈,法喜無量。因此在此,簡單介紹此經的要義。瞭解了此要義,對此經有整體的認識後,讀起此經,就不難懂了。
ching1 ching2 mirror3
二、《楞伽經》難讀之原因
一乘佛經難讀,《楞伽經》更難讀。本經相當長,是一部大乘經。《楞伽經》難讀,一來「名相、術語」多而且複雜,都是讀者不熟悉的佛法、哲學術語。再者所討論的範疇廣博,包羅萬有,人文、物理、宇宙、術數、「唯識學」、「法相」、「如來藏」、各個不同教派的修道立場,不同種類的「中觀」見地─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阿陀那、阿賴耶、阿賴耶識等等,結合成一本文字優雅的經典,難讀、難理解,卻是甚深微妙法。

同時,其中所說義理,也相當深奧難懂。因為《楞伽》奧義,本為融通性相之學,指示空有不異的事理,說明理論與修證的實際,必須通達因明(邏輯),善於分別法相,精思入神,歸於第一義諦。同時要從真修實證入手,會之於心,然後方可探驪索珠,窺其堂奧。讀《楞伽》極需慎思明辨,嚴謹分析,然後歸納論據,融會於心,才會了解它的頭緒。就如蘇東坡所說:「楞伽」如醫之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

《楞伽經》說明唯心、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之教義。它可以說是一部佛法哲學化的寶典。在漢地傳播的主要佛教宗派:禪宗、唯識宗、法相宗亦以《楞伽經》為根本,而華嚴宗、天台宗的心要亦可以與《楞伽經》互相聯繫。

三、釋經題
《楞伽》字意,一是指珍寶,二是指不可入、不可往之處。是個地名,指:師子國(錫蘭島)。島在海中,島上有個國家,稱楞伽國,或楞伽城。島上有個楞伽山,山上居住了很多羅剎、夜叉,人皆不敢前往,故稱為危險處。

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亦稱《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阿跋多羅者是指入、無上之義,全意是「大乘入不可入、無上寶經」。 Continue reading

略論閉關的真義 : 不破本參不入山 不透重關不閉關 不破牢關不出關

、導論
悟後起修。達摩面壁九年。六祖惠能禪師一度在獵人隊混了長達十五年之久。此後,因緣成熟了,慧能禪師才來到廣州法性寺,在印宗法師的座下剃度,開始了他輝煌的弘法生涯。
zen16 zen17 zen18
閉關收神,道教的祖師中做的最好的是張三丰。張三丰修煉《靈寶畢法》,他閉關主要收神,把神歸己。張三丰到武當山後,一直在太子洞裡頭修煉。有一天,他終於收到呂祖的指點,呂祖來教他《靈寶畢法》。他能把《靈寶畢法》的修煉方法完完全全講解出來。這就說明他已經用神領會了呂祖的修煉方法和做法。他完全把《靈寶畢法》前段後段分的很細。

武當太極拳是由張三丰所創的其中一種武當內家拳,運用陰陽變化、相生相剋、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道理融入拳理之中,創立了武當太極拳。武當太極拳的要訣是:拳隨心境,舒展綿長,恢宏大氣,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先至,能四兩撥千斤。可以防身自衛,開人智慧、發人體能,使人延年益壽、長生久世,是一種集武術與養生一體,上乘的拳法。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 解說

一、 前言
此品是淨空法師,於2008年,從二月初講到年底,有109講,每講兩小時,講得非常精彩,以清涼疏鈔為主要參考資料。信堅將約七百頁的講義,濃縮至約二十頁,去蕪存菁,稍加註釋,以為讀者仔細閱讀此品的導讀。[讀者請參看,淨空法師 “大方廣佛華嚴經 演講集” 第1910至2019卷 (2/7-12/31/2008)]
hua14 hua15
此品法慧等十住菩薩,用偈頌讚歎十住位菩薩所修學的法門,所學習的理論與方法,勸修升進之理,令信終菩薩,倣之悟入,住佛境界。

此品經文相當短,文句也容易懂。但要瞭解其中真實義,而能依教奉行,則非易事。信堅將此品,細細品嘗、詳加解說。反覆斟酌,至少有二十次,越看越喜愛,法喜無量,是悟後起修的寶典。

二、釋品來意
「明前已創升須彌,帝釋以偈歎佛,此品明十住位當位菩薩,將當位法門,以偈讚之。令信心者,得入位故」。既明化主赴感,今辨助化讚揚,讚歎佛的智慧、讚歎佛的大德。

三、釋品名
須彌約處,讚稱佛德,依處有讚,故立此名。「以法慧等十住菩薩,各以自己當位隨位進修之法,還自以偈讚讚之,令信終菩薩,倣之悟入,故此品名為偈讚品」。
Continue reading

顏顏師姐 如何克服盤腿禪坐困境 自癒頓癒的親身體驗

一、前言
今天是狗年的元宵節,每年至此佳節,就有大量讀者,由google search到此園地觀賞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賞析 — 眾裡尋他千百度“。信堅謹以此文,敬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言歸正傳。信堅因個人,深切體悟,修行首重,修定開慧。有智慧,才能有正知正見,才能信解佛法的修證法門,諸法實相。才能行証,入佛境界,明心見性。此即所謂, “智如目,行如足”。[沒開智慧,都是盲修瞎練,蒸沙煮飯,雖經億萬劫,不能成正果。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seven1a jobs2 jobs1
修定開慧,最簡潔快速的方法,是修禪定。禪定可以變化體質、鍛鍊身心、脫胎換骨,也可由定生慧,得大自在。瞭解了這個道理,你就知道,不管年紀大小,現在處境如何,為了自己的前途,終生幸福,都該從現在開始,修定開慧。

以此因緣,信堅園地,自開創以來,一直鼓吹禪坐法門。信堅今早在此園地,另闢 “修定開慧” 此一大標題,裡面有十一篇文章,其中, “略論 如何修定開慧” 是禪定修法的大集結,綜合信堅個人的體悟,及南懷瑾大師的教導。信堅在此,特別向讀者推薦。

二、 書寫此文的因緣
顏顏師姐,自從約一年前,誤打誤撞,有緣到信堅園地遊覽。一年來,努力精進不懈。又因累世善因緣,前因未忘,因此領悟力強,學習進度,突飛猛進。

但是雖然看了信堅園地上述對修定開慧的解說,自己也買了一大堆南懷瑾大師的如何 “打坐、練氣脈”的書,但一直 “因左腿和膝關節退化”,無法盤腿打坐。自己也幾乎認為今生與盤腿打坐是無緣,以此自我設限。

但又經不住信堅一直鼓吹禪坐的好處,心癢難忍。因此最近重新開始嘗試單盤打坐。前幾天來函報告,奇蹟突然出現,氣脈忽然打通。盤腿時,身體到處在自我調整、通病兆,竟將前述: “左腿和膝關節退化” 的長年病痛,自癒頓癒了。

同時,作一切事,要以無所得心修習,則能無往不利。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萬法唯心造。心想事成。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