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遙遊解說 (二) : 修行的四種靈性階層

一、前言
近日有大量愛好莊子的讀者,到信堅園地瀏覽 “莊子” 文章。有緣接觸莊子,並勤學不倦的讀者,已開智慧覺性,靈性階層應在400以上,可喜可賀。因此鼓舞信堅,再接再勵,繼續講解莊子。此文主要解說逍遙遊的第二段,闡說修行的四種靈性階層。

同時並附加三節附錄,講說相關論題,用以說明至人無待的境界。附錄A解說 “何謂 “至人、神人、聖人、真人”。附錄B精選 “莊子田子方第二十一” 裡的 “至人之箭” 寓言故事,闡說 “內重則外著、無待的境界”。附錄C精選了 “俆無鬼第二十四” 裡的 “莊子思念惠子,嘆知音之難遇” 及 “吳王射狙,教戒驕縱” 兩則寓言故事。
chang3
莊子在逍遙遊的第二段,首先重複講述上段鯤鵬斥鴳的故事。解說萬物,由於智慧眼界『大』跟『小』的不同,所以認知之間有所區別,所達到的境界也不同。以此為隱喻。然後莊子在下面將世人的靈性階層,大略分為四種境界,並詳加解說。

《逍遙遊》中反複舉例說明,人之不逍遙,是因依憑藉外物,有所待。唯有內修,增長智慧,才能破除外在的束縛,達到無待,逍遙自在的至人境界。同時也說明,做任何事,要有眼光,見地高超,才能有驚天動地的成就。 Continue reading

“絕觀論” 對 “五戒” 的一乘真義解說

一、前言
昨天,Chiaying師姐來函,談及修持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飲酒、不妄語」。其中關於吃素,Chiaying師姐談及自己吃素的經歷,信堅在回函中,也談及自己吃素的經驗。同時也談起,中國佛教吃素的由來。

關於五戒,唐朝 “牛頭法融大師”(594~657)的 “絕觀論”,其中有一段,談及 “見性者” 對五戒的一乘觀點。信堅一直不敢張貼,怕一般讀者,看過之後,錯會了意,反成毒藥、邪見。

現就與 Chiaying 師姐研討 “五戒” 因緣,信堅在此解說 “五戒”的一乘真義,供大家作參考  (注意: 只有見性,與萬物一體的人,才能這樣做)。罪與不罪,全在有心、無心,有意、無意的差別。如南泉斬貓、濟公吃狗肉,是有名的禪宗公案。

萬物一體,一真法界,沒有能所,沒有對立,沒有作者與受者,沒有因果。菩提本有,不須用守,煩惱本無,不須用除。靈知自照,萬法歸如,無歸無受,絕觀忘守。

《絕觀論》是 “見性者”,不起覺觀,於本心上不再起一個妄心。本心隨緣起用,見聞覺知自來自去,所以不再起覺觀。 “忘守”,你也要把守真心的一念放下。 Continue reading

莊子人間世 解說 (一) 心齋: 內聖外王

一、前言
信堅沒有書香家世因緣,出生於台灣南部貧困的小漁村。一生靠自己的誤打誤撞,自生自滅。也是瞎貓碰到死老鼠,沿途有貴人相助,才有今日逍遙安穩平靜的生活。
chang3
早年沉默寡言,辭不達意,一直到高中,總是國文最差,尤其是作文,一個小時下來,寫不到半頁,全靠數理科補足。大學時,看了整套的莎士比亞中文翻譯,依樣學樣,才稍開竅。老來看了莊子,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原來寫文章,應該是活的,談天論地,該詼諧有趣。看了莊子,也可拓開心量。

近年來,信堅園地有一群熱愛莊子的讀者捧場,才能維持至今,全無冷場。信堅銘感五內。在此再補上一篇 “莊子人間世” 裡的名文: 孔子教導顏回如何修 “心齋”,以達到 “明心見性” 的境界。此時,才能 “內聖外王”,入世度眾生,扶佐人王,一匡天下。這就是禪宗及華嚴經所說的 “悟後起修,入世歷事練心”。

此文分兩大段,一是孔子向顏回解說,為何沒有達到內聖的境界,入世行道,想為王者師,會遇到很多困難阻礙,甚至喪失生命。二是孔子教導顏回,如何修行,以達到明心見性、內聖的境界,這就是修”心齋”,由定開慧。所說類似修 “觀音耳根圓通法門“。 “內聖” ,明心見性了,真如的智慧德能就自然顯現,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才能 “外王”,入世無礙,講經說法,普度眾生,救國救民於水火之中。 Continue reading

西遊記真旨解說 (三): “三藏取經”、”紅孩兒” 與 “三昧真火” 的真義

一、 前言
兩天前,因Ray師兄來函問: “先前閱讀過師兄解釋 孫 “悟空” 後,獲益良多,敢問師兄能否說一說紅孩兒又是怎麼一回事?” 信堅起初想,這件事 “西遊記第四十至四十二回” ,將這故事說得相當清楚,還有什麼其他值得再提的。繼而一想,凡有所問,必有其因緣時節,都是學習悟道的好機會。如果無法更進一步解說,是自己智慧不夠,應向前更進一步才是。這兩天,信堅回頭重看西遊記,再參考佛家、道家對 “三昧真火” 的解說,終於理出一條道理來。且聽 “本山人” 在此,娓娓道來。
san3 san 4 san 2
西遊記雖是一本神怪小說。但它有個特點,就是它也是一本教導如何煉內丹,性命雙修,明心見性的法門。唐三藏是修行人。到西天取經,就是入世歷事煉心。歷經八十一難。就是唐三藏的內心裡的八十一魔境 (五陰魔)。帶了三個徒弟,騎著一匹白馬,都是他的內心的顯現: 孫”悟空” 是 他的意識心,”心猿” 。被壓在 “五行山”下,是被五蘊所染,不能出離。所騎的 “白馬” 是 “意馬”。”豬悟能”是 “無知、無明”。沙和尚 (悟淨) 是好好先生。到了西天,見了佛祖,就是唐僧明心見性了。此時他轉八識成四智。悟空,悟了空性,無所不知。悟能,有了智慧、德能,無所不能。悟淨,心清淨無染,涅槃寂靜、無念、無相、無住。

西遊原旨歌云:
學道的,仔細參,西遊不是野狐禪。批破一切旁門路,貞下起元指先天。
了性了命有無理,成仙成佛造化篇。急訪明師求口訣,得意忘言去蹄筌。
勇猛精進勤修煉,返老還童壽萬年。
[讀者請參看: 猴年說猴,西遊記真旨 解說 (一) 猴年說猴 西遊記真旨 (二) 第二至八回選釋] 。 Continue reading

信堅園地五年來的回顧

一、信堅園地的緣起
信堅園地創始於 2013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讀者可參看 “緣起序” 。

二、信堅園地前兩年的回顧
信堅次於2016年初,向大家 報告 “信堅園地兩年來的回顧“。

三、此園地最近兩年半來的回顧
信堅將近五年來,至今總共張貼了343篇文章。信堅園地文章,表面看來,是一個大雜膾,樣樣都有。前兩年,依讀者靈性階層、智慧高低,由左自右,將之有系統的分類。從美圖趣文至諸法實相。學習世尊,五時說法。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讀者可依自己根機,選擇標題閱讀。看不太懂得部分,可暫時跳過,慢慢長期薰陶,他日時機成熟,自然會了解。
IMG_0184c a1
最近兩年半來,書寫了約180篇文章,因此在總標題欄又增添了”論時空、太極拳、黃帝內經、華嚴經解說、善財五十三參、修定開慧、修道成仙”,顯示最近在此園地講解的重點。

感謝讀者的愛護,在此兩年半來,點擊次數超過100萬 (點擊人次約60 萬)。點擊文章,也漸次向右移。尤其是閱讀莊子文章的讀者,有大量增加。真感謝熱愛莊子讀者們的捧場。 Continue reading

略說 “佛有三不能,扁鵲有六不治”。

一、 前言
古德云: “佛有三不能,扁鵲有六不治”。問題不在佛與神醫本身,而是在於眾生。佛本身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但不能滅眾生定業、不能化導無緣、不能盡眾生界。

神醫能透視內臟,觀察病源,見微知著。瞭知藥草醫方,病情進展,以及如何對症下藥。但有六種病人,他無法醫治: 驕恣不論於理,輕身重財;衣食不能適;陰陽並髒氣不定;形贏不能服藥;信巫不信醫。
doctor1  hua4
這明顯解說,法界定律不可違。自己有病自己醫。自己業障自己消,眾生自性自度。神醫、佛菩薩只是增上緣。一切靠自己。

二、佛有三不能
元圭禅師說佛有三不能:一不能即滅定業;二不能化導無緣;三不能盡眾生界。

2.1不能滅定業。偈曰:“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聚會時,果報還自受。”吾人應當“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

2.2不能度無緣。偈曰:“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2.3不能度盡眾生界。佛陀雖能救度一切眾生,但眾生能否得度,究其因緣還在自己,在於聞法受教後的自修、自證、自悟、自度。

三、扁鵲有六不治。
世間的疾病種類繁多,病因無量,病人的根性也無量,而醫生有形的治療方法有限。同時,生病不僅僅是疾病本身的問題,治病要病人與醫生配合,才能內治外醫。醫生只能診治、因病與藥。治癒病的關鍵在病人本身,是否按醫生指示生活起居,按時按量吃藥。因此雖是再好的神醫,也有六種神醫也不能醫治的病人。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髒氣不定,四不治也;形贏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