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簡介 (二) 釋經題 華嚴三聖 聽法十眾 教起因緣 十玄門 悟後起修

一、前言
信堅在解說華嚴經文之前,先對華嚴經作個整體介紹,讓讀者有個整體概念,作為讀華嚴經的導讀。此文是繼續上文: “《華嚴經》簡介 (一) 緣起 四分 階位 七處九會“,在此再講說 “釋經題、華嚴三聖、聽法十眾、教起因緣、十玄門、及悟後起修”。

二、釋經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方廣佛華嚴經者,直示諸佛眾生平等,佛性本真德用也。三世諸佛所同證,十方菩薩所同修,大千聖眾所同尊,法界眾生所同具也。此經所詮,以毗盧法身為體,以文殊妙智為用。依智斷習。則普賢妙行為因,習盡智圓,則補處彌勒為果。故以毗盧為教主,所以立體也。以文殊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賢發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而終,乃見彌勒,所以示果也。
hua4 hua5 hua6
入是證入、契入「大方廣」,就證得「佛華嚴」;「大方廣」是理,明心見性;「佛華嚴」是事,是一真法界。「佛」是一真法界的正報,「華嚴」是一真法界的依報,「佛華嚴」釋如來果地上的 依正莊嚴。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簡介 (一) 緣起 四分 階位 七處九會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大乘諸宗奉為「諸經之王」。據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禪定中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上乘法身菩薩解釋無盡法界時所宣講,被認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觀的介紹。

《華嚴經》是一部大經,總有三十九品,九十九卷,是眾經之母,萬法之源頭。因此真正看懂了華嚴經,就可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法通一切法通。信堅八年前,閉關整整一年,研讀淨空法師講解了十二年的華嚴經前十五品,再看清涼疏鈔及李通玄長者的華嚴合論。前後約三年,才對華嚴經有整體的概念,書寫了一些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的文章。今應顏顏師姐之請,先在此對《華嚴經》的整體,作個簡介。作為整本華嚴經的藍圖,以利讀者,研讀華嚴經。
hua1  hua2

一、華嚴經的由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乃毗盧遮那如來,於菩提場初成正覺。七處九會。一音頓演,稱性法門。佛說完這部經之後,當時參加大會的大龍菩薩,將這部經收到藏在龍宮裡面。六百年後龍樹菩薩出現了,這個人是一個絕頂聰明智慧的人,他用了不長的時間,將世間所有一切典籍都學完,包括佛法;他感覺到這個世間沒有什麼稀奇的,於是就產生貢高我慢。大龍菩薩見到了,生起憐憫之心,把他接到龍宮去參觀在龍宮裡面見到這部大經,於是龍樹菩薩才知道自己渺小,自己知道的太有限。

按西域記。此經有三本。上中二本。其偈品以世界微塵論。下本《華嚴》是目錄,有十萬偈。三十九品。以上中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故龍樹大士。但於龍宮記出此本。流布人間。《華嚴經》總共有十萬頌,可見其分量之大。分量多就容易散失,《華嚴經》傳入中國時,就是一個殘缺本。 Continue reading

如何用意念治療失智與精神病: 零極限與歐荷波諾波諾大我意識法

一、前言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四個月前,一位師姐到洛杉磯找我,並在我家住了 一晚。當我一接觸到她,就感覺到一股平靜祥和的氣氛。兩個禮拜前回台,第二天就有緣向她請教此一個去除習氣的法門,叫 “零極限”。第五天回麻豆探望97歲的岳母。湊巧見面後五分鐘,她就失智,送急診。完全忘記周遭的人,活在過去,一直吵著要回家(小時的娘家)。我就現買現賣,以此醫療法幫她醫治。並推她滿街逛,助她恢復記憶。現在她的記憶似乎恢復了很多,身體也康復了不少。真是”高手在民間,處處都可碰到佛菩薩”。
zero7 zero2 zero4 zero5
此法門其實是以”萬物一體、一切法由心想生”的原則,用觀想,與病患者合為一體,直接與她的自性溝通。並以自己的靈性磁場,清淨周遭的氣氛,使之變為祥和,因之提升病患者的靈性階層。有如水漲船高、如入芝蘭之室,使患者靈性暫時提高,因而有能力辨明周遭真相。

剛開始治療時,會覺得周遭的氣場相當濁重,自己也會感到昏沉。幾經清除濁氣,只過幾天,就覺得氣場已變得相當清新,病人也漸恢復平靜。底下是此法門的簡介。

信堅現在發現,在台灣年過七十,患精神病及失智病的人相當普遍。信堅覺得,有必要在此推廣此一簡單的治療法門,以便減輕病患與周遭親人的痛苦。 Continue reading

莊子齊物論 真義解說 (二)

一、前言
近日有很多讀者,在看莊子齊物論 (一)。信堅一直想繼續寫完此篇,但以全文相當長,無法長話短說,同時其中文句,也有些相當難懂,對真修行,也沒多大助益,因此沉吟至今。信堅在此,擇其精要,簡短解說,以為讀者深入研討此章的導論。

莊子是見性的聖人,解說莊子的內七篇,是見性者所證悟的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絕諸對待,無二分別的境界。不能以俗諦、心意識知見解說,要對一乘佛法有真正的解悟,才能了知其真義。
chuan4 chuan3 Zhuangzi 3
齊物論是說,一切是非、善惡、美醜,都是相對性的價值判斷。有是就有非、有善就有惡、有美就有醜。但美醜、是非、善惡,都沒有一定的標準,都是 “約定俗成”。即某些事物名稱或行為規範標準,都是由於人們共同認定或共同習慣形成。都是相對的,都沒有一定的道理。世俗之人,各以小知、小見自是,都是自執一己之我見,因此議論不停,互相傾扎。這都是因為我執太重,智慧不夠,見解不明之故。莊子此篇闡說,提出平齊古今人物,眾口之辯,必須證悟大道,忘我、忘人,入無二法門,萬物平等,則物自齊。

上文 “莊子齊物論 真義解說 (一) 吾喪我及天籟章” 講解齊物論的導論: 吾喪我及三籟:天籟、地籟與人籟。信堅先在此,總結上文之要義。
吾喪我的吾是指自性,我是指自我、小我。就是說,南郭子打坐入了甚深禪定,混然忘我,見性了。以此為開端,指出道、自性、真宰的存在,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

為解說道之存在與作用,莊子先以三籟為譬喻,講解人籟是人們的吹樂器聲、講話聲、辯論聲,這些都是小我的我執所起的作用。「地籟」因眾竅的形狀不同,依風吹而發出各種不同的音聲。以喻自然界所存在的依風而起的無分別、無是非、無善惡、無美醜的音聲。

誰使這萬種不同的聲音如此這般呢?是它自取如此。那麼,誰使風出現的呢?這句是莊子隱喻解說,天籟的存在。此即六祖所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天籟”的意義就是超越聽力感知范疇的一種聲音存在,也是自然裡的聲響,但卻是自然裡普通人類無法感知到的那部分聲音。風從那裡來? 指出天籟是一切音聲之體,風是天籟的作用。 Continue reading

兒子寫給爸爸的一封信

Below is a letter from a son to his Dad. Raising a son is not easy these days. 底下是一個兒子寫給他爸爸的一封信。這年頭,撫養一個兒子長大成才,真不容易。

A father passing by his son’s bedroom was astonished to see the bed was nicely made and everything was packed up. Then, he saw an envelope, propped up prominently on the pillow. It was addressed to ‘Dad’. With the worst premonition, he opened the envelope and read the letter, with trembling hands: 有一位父親,從他兒子的臥室前經過,驚訝地發現,他的床鋪得整整齊齊。有一封信,突顯的放在枕頭旁,署名“請爸爸過目”。以最壞的預感,顫抖著雙手,他拆開這信封,開始讀:
tatto6 tatto3
Dear Dad 親愛的爸爸:
It is with great regret and sorrow that I’m writing to you. I had to elope with my new girlfriend, because I wanted to avoid a scene with Mom and you. I’ve been finding real passion with Stacy.
我以非常遺憾和悲傷的心情,寫這封信給您。我不得不和我的新女朋友私奔,因為我想避開與您和媽媽爭辯的一幕。我終於找到了激情的真愛,斯泰西。 Continue reading

友誼萬歲 ! 友誼天長地久!

祝福朋友們,身體健康,事事順利,快樂如神仙。
Long Live Friendship! 友誼萬歲 ! 友誼天長地久!

莫道平日少音信,天長地久一顆心。
雖然平時少聯繫無音信,但真誠的朋友,彼此心照不宣。你我的友誼,
就像碧水、青山、蒼天,自然渾成、幽深永雋,地久天長。

friend2 friend1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青蔥的山嶺,是一幅千年不腐、不著筆墨的山水畫卷;
綠瑩瑩的流水,是一具萬年常響、無需絲弦的悠揚古琴。
friendship1 friendship2
摯友無言一顆心,蒼天不老百年情。
情深義厚,心領神會,口中無言,而不盡千言萬語,一切盡在不言中。

鳶飛魚躍藏真趣,綠水青山是道圖。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老鷹在天空飛翔,魚在水中騰躍,萬物任其天性而動,各得其所。青山綠水,
山光水景,自然美麗。春城無處不飛花,人間無處不天堂,處處是世外桃源。

s3 s2 sce2 celtic1
天籟之音 Celtic Woman – 《You Raise Me Up 》你鼓舞了我!
[點擊藍色標題,可到 YouTube 聽賞天使女伶,天籟之音]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