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公的智慧哲理 (一) : 懷器在身,乘勢而行,待時而動。

一、前言
信堅此文論述古聖先賢所說,成大功、立大業、明哲保身 的基本法則: “懷器在身,乘勢而行,待時而動”。此文 以黃石公《素書》為主。闡述乘勢待時,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即使有了智慧,有了基礎,還是要乘勢而行,待時而動。此即《孟子·公孫丑上》所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讀秦漢史者,對 “黃石公圯橋授書張良”,這一噲炙人口的歷史典故,當甚為熟悉,但知其內涵者,卻少知又少。有幾人讀過 黃石公 的素書?了知其內涵? 由中受益?  以此,信堅今早草寫此文,介紹素書第一章,第二節,讓大家了解此書的寶貴,有時間可瀏覽一下。

二、關於 黃石公《素書》的歷史典故
黃石公(約公元前292年 – 前195年),秦漢時隱士,別稱圯上老人。張良(公元前250年-前185年),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與蕭何、韓信共稱漢初三傑。
chang3 chang2
黃石公圯橋授書於張良,張良靠這部《素書》,興劉滅項,功成身退。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壽;用之治國,可以位極人臣;用之經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軍事,可以百戰百勝。

《黃石公素書》六篇,原文只有六章132句,1336字,詞句也不十分難懂,但每句話的內蘊卻異常豐富、深邃。《素書》是一本天下奇書,世人欲成大功、立大也者,不可不讀。書中效法天道地道,以格言形式表述的最高智慧。

黃石公得子房而傳之,子房不得其傳而葬之。後五百餘年而盜獲之,自是《素書》始傳於人間。張良靠這部《素書》興劉滅項,功成身退。但張良只用了《素書》中一些殘渣餘唾,就推翻了秦王朝,打敗了項羽,輔佐劉邦統一了天下,如果能領會其中的精華奧義,進而有所發揮,靈活運用,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呢? Continue reading

道德經第二章 聖人行不言之教 真義解說

一、前言: 願解老君真實義。
老子 (604-531BC) 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明心見性聖人。他大約比釋迦牟尼 (566-486BC) 早生一百年。所著道德經,流傳千古,自古以來,對炎黃子孫的思想言行,有深遠重大的影響。但兩千五百多年來,解說道德經的古德,多如牛毛,大都是依文解義,以俗諦解說。真正了解道德經真義者,少如龜毛兔角。讀者當知,道德經是見性者所寫的經文,其真義不能以漢學、儒家俗諦,依文解義,斷章取意來解說。
lao2 laotz 1a
信堅早年讀道德經,一直隨順古德解說,依文解義,不解道德經的富貴。近年來閉關深研華嚴經之後,才知萬法一理,法法相通,一經通一切經通。因此回頭重讀道德經,其中一乘真義,躍然經中。信堅有鑑於此,在此園地,依因緣時節,陸續張貼了幾篇道德經的真義解說。

此文緣起,是因 讀到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句跟 佛經、禪經所說,幾乎完全相同。因此引發信堅回頭探討道德經第二章的真義解說。此章如以俗諦解說,文義前後中間,文辭不相連貫,唯有依一乘真義,才能圓滿無缺,才是見性者的本懷。信堅在此試申論之,用以拋磚引玉,還望諸大德,不吝賜教,是幸。 Continue reading

華陀治病 與 梁山伯祝英台

一、 緣起
今天是美利堅國慶日 (July 4th),放四天長假。信堅今天沒事,就看華嚴經普獻法師講解的明法品第十八,講到「善根方便」。他說 “方便度眾生” 一定是要有智慧、有悲心、有願力結合在一起,才能善巧方便。他舉了一個華陀治病的故事。由此,引發了  “梁山伯與祝英台” 電影的話題。 且聽信堅慢慢道來。
liang1   liang2
二、華陀治病
華陀有一次遇到一個很有錢的病人,這個有錢的病人花很多的時間去找尋華陀為他治病,華陀一把脈之後,就開一個奇奇怪怪的藥方: “一要東海龍王角,二要千年瓦上霜,三要仙山靈芝草,四要王母身上香,五要觀音淨瓶水,六要蟠桃酒一缸”。藥方開完了,華陀就走了。

主人看了這藥方,氣得半死,要僕人騎著快馬去追華陀,問說:「我們主人問,你開的藥方這麼難找,你是存心要讓他死嗎? 」華陀說:「那些藥方到處都有,你可以去找。」這個僕人回來了,就跟主人講,華陀說:「你沒有資格當官,你應該去當乞丐。」這個主人就大發脾氣,結果就氣到嘔吐了,這麼一吐之後,病就好了。

後來他又派僕人去找華陀來,華陀很高興就去見他。他問:「你為什麼開那個奇怪的藥方?然後又罵我?」華陀說:「因為你的病是一種憂鬱症,你想升官,想發財,想了一大堆,結果都不能滿你的願,就生一肚子悶氣,那個氣鬱結在心肝腎之間。所以我就故意開那個藥方,故意來罵你,讓你那個悶氣發洩出來,病就好了。」這就是神醫華陀,不按牌理出牌,但卻能藥到病除。

三、梁山伯與祝英台
由華陀的奇特藥方,令信堅聯想起,大學念書時的一部古典電影:  “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3),以黃梅調轟動全國,家喻戶曉,是當時最流行的歌曲。其中有一段,祝英台害少女青春病,郎中開了十味藥: 一要東海龍王角,二要蝦子頭上漿,三要萬年陳壁土,四要千年瓦上霜,五要陽雀蛋一對,六要螞蝗肚內腸,七要仙山靈芝草,八要王母身上香,九要觀音淨瓶水,十要蟠桃酒一缸。倘若有了藥十樣 , 你小姐病體得安康。[可到 YouTube,聽賞樂蒂唱的黃梅調 “十味藥歌“,回憶往日美好時光。]

如果你喜歡更多的 黃梅調,可到YouTube 觀賞這部古典電影: 梁山伯與祝英台 – 樂蒂 凌波 主演 (影片: 兩小時)。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品第十五 真諦詳解 (三)

第三集: 十住品200偈頌解說

前言: 信堅花了整整一個禮拜,全心全力以赴,終於將此品,整理、解說得還差強人意。一般詳細講解此品,非要三個月以上不可。信堅將之濃縮至一個星期。以利讀者,從中領悟全品的要義,作為詳參此品的導論。好經不厭千遍讀,越讀越深入,法樂無窮。
ten1 live2 live5
華嚴大海,流出千經萬論。華嚴是眾經之母,經王之王。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華嚴經字字句句,都有無量義,都與本體有關。因此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不盡。子曰: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因此,此三集的解說,也只能說是經文解說的綱要、陀羅尼。望讀者能以此為基礎,領悟如來真實義。

古來讀華嚴者少,正確詳細解說華嚴經者更少。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因此修行者,望經止步。信堅有鑑於此,整理解說此品,用以拋磚引玉,引發更多修行者,研讀華嚴。

五、 十住位 偈頌 解說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暨于法界而說頌曰:
法慧菩薩講完了十住品,承佛威力,觀察十方暨于法界,重新的把講過的道理,濃縮起來,以偈頌重述一遍。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品第十五 真諦詳解 (二)

第二集 : 正宗分第四生貴住至長行總結

前言:
華嚴法身菩薩有四十一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十信」還還在十法界裡。前六信在六道,七信至十信在四聖法界。菩薩十信圓滿,進入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發心安住在菩提心上,就進入一真法界,智慧開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慧住於理,得位不退,故名住。住是入了空理,証得性空,是無住的住,無住而住。住於三解脫: 無相、無願、空。他已智慧成就,住在佛的大智慧當中,住一真法界,再也不退回十法界。
live1  live2 live5
十住就是現前的一念心,從初發心住到十灌頂住,都在一念心。十住品說十種住,二十種進修因果。前集介紹了前三住,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這三住是「總修出世間心,破諸世間煩惱纏縛,一時頓成根本智慧」。這三住是《華嚴》修學的基礎。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你才能夠證得圓教初住菩薩這個位次,初住菩薩明心見性,見到不動智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前三參是參十住位的前三住。此集繼續解說此品,從正宗分第四生貴住起,一直到十住品的總結。

4.4、 第四生貴住
佛子! 云何為菩薩生貴住?此菩薩從聖教中生,成就十法。何者為十?所謂:永不退轉於諸佛所,深生淨信,善觀察法,了知眾生、國土、世界、業行、果報、生死、涅槃。是為十。

云何為菩薩生貴住?
第四生貴住,「對治世間法則,及生死煩闠不自在障」,闠是熱鬧的場所。生死是個動相,市場鬧哄哄的是動相,可是菩薩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由由前妙行,冥契妙理,生佛法家,種姓尊貴故;行與佛同,受佛氣氛,入如來種。明對治世間法則,及生死煩闠不自在障,令自在故。如善財於市肆之上,見「彌伽長者」,說輪子經。即表生死市薼,鬧處常寂.於一一字,猶如車輪.一多圓滿,互體相成。又如帝釋寶網,互為緣起,映徹重重。一字之中,有無盡字句.為世間名句文身。引諸未學,以成教軌。前面三住「巧觀空有,增修正行」,為妙行。冥,是自自然然,法爾如是,妙理就是自性,完全與性德相應,這是法王子。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品第十五 真諦詳解 (一)

第一集: 前言、導論、序分、正宗分至第三修行住

一、信堅前言
華嚴修証,悟後起修,四個次第,信解行願。十信修信心、十住求解、通達明瞭、十行真幹、十迴向發願求菩提,十地品証入諸地。華嚴十住位是華嚴菩薩明心見性,悟後起修四十一位次的前十位,主修 “解”。” 解”是真實明瞭世出世間的諸法實相,才有正知、正見、正行,才能慢慢消除無始無明習氣。此即善財童子於文殊座下開悟後,入世歷事煉心,五十三參的前十參。
live1 live2 live5 live4
網路上講解十住品者不少,但以一乘義理,詳細講解的,少如鳳毛麟角。就信堅所知,只有圓明筆記、普獻法師、及淨空法師講解。十住品是華嚴經講 “智慧、解悟” 的最重要一品,是悟後起修的基礎。信堅將此三位法師的講義,加以融合,去繁化簡,融為一體。內容不足的,加以補足,成為一篇前後連貫的詳解,以利讀者,研讀進修。張貼在此,留待有緣,入佛智地。

圓明筆記的網路文字版,可能是海雲繼夢法師的演講筆記,有56集,歷時七個多月 (8/30/2012 – 4/12/2013),但其中有幾集遺漏,有幾集不全,亦有一集重複。淨空法師的講解有101講,歷時一年多 (2/1/2009 – 2/28/2010),是依清涼疏鈔及李長者合論為主,除了講十住品外,也講了很多基本修行常識,因此只講了十住品的前面三分之一 (即此文第一集的內容)而已。最完整、最詳盡的是普獻法師的38篇講解 (10/14/2012 – 1/9/2013)。是他在中壢圓光佛學院,所教一學期的課程。

信堅在此,嘗試講解華嚴十住品,文分三集。
第一集 包括 前言、導論、序分、正宗分至第三修行住
第二集 從第四生貴住至長行的結尾。
第三集 講解十住品的200偈頌。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