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ybalion 凱巴萊恩 (2A)

The Kybalion: Seven Hermetic Principles that govern All Creations Part 2A
凱巴萊恩: 七條主導萬物的赫爾墨斯法則及其運用 第2A篇

一、導論
第二集包括 “凱巴萊恩” 第三章至第十三章。此集的內容,詳細介紹上述七條赫爾墨斯之法則的真義、運作、及如何應用它們來提升靈性階層。因內容太長,信堅將之分成兩篇:

Part 2A Chapter3 through Chapter7 contains detailed explanations of the First Hermetic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raise the spiritual levels of the practitioners.
第一篇 (Part 2A),包括第三章至第七章,詳細解說赫爾墨斯最基本的第一條法則: 萬法唯心。萬物包括在本體中,本體也存在於萬物中。這真相跟一乘佛經所說相近,只是以西洋科學與藝術的實例來譬喻解說,為何萬法唯心所造,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Hermetic 7 Hermetic 8
第二篇 (Part 2B) 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三章,則分別詳細解說其他六條赫爾墨斯法則的真義、運作、及如何應用。

我們可從這幾章裡,詳細領會到宇宙萬物的來源、及其運作法則。最重要的是如何運用這些法則來提升靈性,就路歸家,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信堅註: 信堅書寫此文凱巴萊恩 (The Kybalion) 這三集時,得力於賢慧夫人,信定師姐, 的許多鼓勵及耐心修改信堅的中文翻譯,在此致謝。 Continue reading

The Kybalion 凱巴萊恩 (三)

The Kybalion: Seven Hermetic Principles that govern All Creations Part III
凱巴萊恩: 七條主導萬物的赫爾墨斯法則及其運用 第三集
Chapter XV Hermetic Axioms 第十五章 赫爾墨斯公理

“The possession of Knowledge, unless accompanied by a manifestation and expression in Action, is like the hoarding of precious metals — a vain and foolish thing. Knowledge, like Wealth, is intended for Use. The Law of Use is Universal, and he who violates it suffers by reason of his conflict with natural forces.”
“知識的擁有,除非伴隨著行動的表現和表達,否則就像囤積珍貴的金屬 – 是一種虛妄和愚蠢的事情。知識,如財富,旨在使用。法則的運作是普遍的;違反它人會受苦,因為他與自然力量相衝突。
Hermetic 7 Hermetic 8 Hermetic 10
Knowledge without Use and Expression is a vain thing, bringing no good to its possessor, or to the race. Beware of Mental Miserliness, and express into Action that which you have learned. Study the Axioms and Aphorisms, but practice them also.
沒有應用和表達的知識是一種無用的東西,不能帶給它的擁有者或族類什麼好處。提防心理的吝嗇、貪婪,將你所學到的付之行動。研究公理和諺語,但也要依教奉行。 Continue reading

The Kybalion 凱巴萊恩 (一)

The Kybalion: Seven Hermetic Principles that govern All Creations Part I 凱巴萊恩: 七條主導萬物的赫爾墨斯法則及其運用 第一集

緣起:
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因由,都互相連貫,都是指引靈性向上提升之路。近日因 Ray師兄送來烏斯賓斯基 (Ouspensky) “探索奇跡 In Search of the Miraculous” 一書的網站。為了回覆Ray師兄所問第四道 (The Fourth Way) 的修行法門,信堅仔細看完此書。文中所說,都隱藏著甚深的道理與修行法門 (意在言外)。大都相當深奧且正確,但也有些是 “不究竟” (外道) 的說法。他所說的 “第四道” 的修行方式,也就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修行,類似悟後起修。須要先解悟諸法實相,有足夠智慧,才會有成果。
Hermetic 7 Hermetic 8 Hermetic 3
烏斯賓斯基的師父葛吉夫 (Gurdjieff) 在書中提及,他的 “第四道法門” 是源自古老的赫爾墨斯教導。由此,信堅找到1908年出版的《THE KYBALION (凱巴萊恩 ) 》神奇小書。其中所說,比烏斯賓斯基 (Ouspensky) 的 “探索奇跡” 裡所教的法門,更向上提升了一層。其文簡潔,只有56頁。但其理甚深難懂,意在言外,誠然是祕密的教導。

信堅此文,依慣例,以中英對照介紹,另加上以自己所學,重新翻譯,以利讀者依文解義,了解內容。用以拋磚引玉,引起讀者,來函研討,此書的言外之意。信堅計劃在本園地先介紹三篇此書的中英對照。
第一集: 關於本書與作者、第一章及第二章。這可說是總論,簡單介紹七條赫爾墨斯之學的法則,主導宇宙萬物的運行的定律。
第二集: 詳細介紹這七條法則的運作及如何應用這七條法則提升靈性階層。
第三集: 第十五章,介紹赫爾墨斯的幾條公理的意義及運用。 Continue reading

13 Laws of Karma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 十三條可改變人生的業力法則 – 西洋版 中英對照

一、前言
我家的信定師姐,是新時代 (New Age) 叢書的專家,尤其對賽斯 (Seth)及昴宿星人 (Pleiadians)的書籍,無所不讀。近日轉讀威爾科克 (D. Wilcock) 的新書, “同時性之鑰” (The Synchronicity Key),講說同時性論證 (即佛經所說的感應、萬物一體論)、業力、轉世再生、歷史重演。不過這些論說,都是講俗諦、六道輪迴。

她每讀過之後,都將書放在我書桌上。我則來者不拒,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因由,都是學習的機會。因此都會上網查查簡短介紹,稍加了解。這次也不例外,在搜查 Karma (羯磨,業力) 的英文介紹時,驚奇的發現,洋人對此 Karma 的解說,相當廣泛、深入、正確。

我們普通對 Karma 的認知,是依佛經所講的因果報應,主要是從果報上說的。但洋人卻是從造作 (因上) 說的。信堅在此,以中英對照,介紹這業力 (Karma) 的新觀念。
karma-2   god-1
二、Karma (羯磨、業力) 的定義
Karma is the Sanskrit word for action. It is equivalent to Newton’s third law of Physics: ‘For every action there is a reaction’. When we think, speak or act we initiate a force that will react accordingly. This returning force maybe modified, changed or suspended, but most people will not be able eradicate it.
羯磨是梵語 karman 的音譯。意譯為“業力”,指身、口、意三業的造作 (包括心念與行動)。正在造作的時候叫業。業發生後,不會消除,它將引起報應。它有如牛頓的物理學第三定律:“對於每一個造作,都有反作用”。就像山谷回響。萬物一體,互相感應。當我們思考,說話或行動時,我們會啟動一個力量,並相應地作出反應。這種迴旋力可能被修改,改變或暫停,但永遠被儲存在宇宙的共同意識裡,不能根除。 Continue reading

修造命運的十五條金科玉律

過年過節,送上昨天剛完成的 “修造命運的十五條金科玉律” 影音檔案,供大家欣賞。點擊底下藍色標題,就可觀看或下載。 fifteen-golden-rules-to-build-good-fate

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picture1 picture2
一、因果定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因由。昔日因,今日果。

二、吸引定律:同頻共振,同質相吸。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蒼蠅找到廁所,跟著蜜蜂找到花朵。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Continue reading

雞年談雞

一、前言
金雞報喜迎新春。祝福大家,雞祥如意、大雞大利。

2017農曆新年在陽曆一月二十八日。2017是丁酉年。酉是雞。丁是陰火,蠟燭,爐火,電燈之火。紅色屬火。故2017是紅火雞年。酉屬金,稱2017是金雞年。
chicken1 chicken7 chicken2
十二生肖中有不少獸類,更有其極品-龍,禽類卻只有雞。禽類大多能飛善翔,而唯一代表禽類進入十二生肖的偏偏是不會飛的雞,而不是禽類的極品-鳳凰。雞不會飛,古代中國人如此抬舉雞,這也許與雞具有五種美德有關係。《韓詩外傳》說:“雞有五德:首帶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敵敢鬥,勇也;見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同時,雞又與“吉”諧音,為吉祥的象徵,因此歷來為藝術家樂於表現的題材。

雞,是大自然的鬧鐘,古時候人們沒有鐘錶,聽到雞叫後,就知道天亮了,該起床了。“雄雞一唱天下白,昂首天地迎晨光”。 雞能司晨又能司食,於是人類把原先能飛的野生林雞飼養起來,經幾萬年的馴化成家禽,只能乖乖在地上走,默默為人類犧牲,一生奉獻美味的蛋和肉,這種營養豐富的蛋白質更促進了人類健康和智慧的成長。若要在平凡中見偉大,雞應該是禽類中的表表者,這一點也不誇張。

在中國傳統民間神話故事中,有言:”桃都山上大桃樹,上棲金雞驅魑魅“,我們的先人認為黑暗乃鬼魅藏身之處,日出而啼的金雞成為調和陰陽、驅逐鬼魅的神物。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