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武功最高境界: 大機大用,以禪練武,以武証道。

前言
禪宗如何修定開慧,如何明心見性,最為貼切易懂的解說,是以大家所熟悉的如何修到武功最高境界為例。引述武聖,以禪練武、以武証道的親身體驗。
lyon-2 lyon-3 lyon-1 lyon-4
武道博大精深,能以禪練武,以武入道、證道者,是為武聖。自古有“武道興旺,則民族昌盛,武道衰竭則民族頹廢”的格言。

日本民族歷史,有其黑暗的一面,但其民族性,也有光明的一面。譬如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相當於清朝 (1611-1911)] 之初期,出了兩位武功巨匠,皆以劍修禪,以刀修道,以禪修武,以武証道的明心見性武聖。

他們所悟所証,雖然是在武功方面,但其方法,則通一切事理。我們由中,可以更深領悟,明心見性的心路歷程。之前信堅介紹了有「不可戰勝的武士」之稱的兵法家 “宮本武藏” (1584~1645) ,以及他所著作的《五輪書》。[詳見 “宮本武藏 武功最高境界 修証法門: 以劍修禪 及 以武修道 事例” 。]

宮本武藏,以劍入禪,以禪証道,達到武功的最高境界: 聰明睿智,神武不殺,二天一流,以禪攝劍,萬里一空。武功境界之登峰造極,會達到隨心所欲,不受招式約束,以柔克剛,以弱克強,以無招勝有招,以無劍勝有劍,化腐朽為神奇。每一刀,都在全然空寂的心境中劈出。出手每一刀,俱使周身輕靈,不滯一物,脫盡火氣、入於人劍合一之境,以至於明心見性境界。返照世間,隨心所欲,應用無窮,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信堅在此介紹與宮本武藏同時的 “柳生宗矩” (1571~1646) 以及他的著作《兵法家傳書》。柳生宗矩是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和劍道家。德川將軍家的劍術教練。自稱年過五十之後,才領悟兵法奧義,精通「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兵法真髓,於1632年完成新陰流的技法與理論集大成的《兵法家傳書》。柳生宗矩說,看待兵法的學問,存乎一心,善用者得到大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會用的人,則兵法不過打打殺殺,你死我活。 Continue reading

一生成佛修證法門

一、緣起
此文是因近日與KC師兄討論 時間的實相,再說時間的迷思 (Myth) 與真相 (Truth) 。KC師兄說: “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只是心意識的迷思。三大阿僧祗劫,只在一覺之中”。此語道盡了 “一生成佛” 的佛知、佛見。只要証悟了一真法界,突破了時空,達到念結圓融,就明心見性了。這觸動了信堅對修行者根深蒂固的 “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迷思,與對 “一生成佛”的真相甚少了知,因此雖然勤精進修苦行,但經驢年,最高只抵化城,仍未見道。
bud 4 bud 2 bud 1
同時,信堅近日重讀華嚴經,參看華嚴菩薩,李長者的 “新華嚴經論” 及 清涼國師的”華嚴疏鈔”,佐以淨空法師的講解,始對華嚴經的修証法門,融會貫通。以文殊智,信解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發願起行 (普賢行願),證入佛住 (明心見性)。悟後起修,歷事練心,一生成究竟佛。

明朝憨山大師: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 … 欲知佛境界,當讀華嚴;欲知佛智慧,要讀楞嚴。自從一讀楞嚴後,要看法華華嚴經。自從一讀華嚴後,不看人間糟糠書。 Continue reading

通天河: 雅魯藏布江 簡介 The River From Heaven

前言
我們讀中國地理,幾乎甚少提及,雅魯藏布江。主要是它跟中國歷史、文化、四大河流 (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 扯不上關係。李白詩云: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生動的描述了,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渤海之宏偉雄壯。

交响大合唱《黄河》第三章《黃河之水天上來》,描述黃河之水天上來,排山倒海,洶湧澎湃,奔騰叫嘯,紅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東山,河面銀光似雪,它震動著,跳躍著,像一條飛龍,日行千里,注入浩浩的東海。

可惜古詩人及一般民眾,從沒聽過,沒到過,真正的通天河,雅魯藏布江。看過雅魯藏布江之後,才知黃河與之為比,有如小巫見大巫,亦如所謂: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yalo 1   yalo 2 yalo 3 yalo 4
不過,唐三藏師徒可能到過雅魯藏布江,不信請看《西遊記》第47、48回。唐僧遇阻通天河。其中描述: “好大聖,縱筋斗雲,跳在空中,定睛觀看,但見那: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靈派吞華嶽,長流貫百川。千層洶浪滾,萬迭峻波顛。岸口無漁火,沙頭有鷺眠。茫然渾似海,一望更無邊”。
yalo 5   yalo 6
信堅在此,簡介雅魯藏布江,並藉此機緣,奉上六集CCTV天河記錄片,供大家酒足飯飽,閒餘之暇,慢慢欣賞,此人間淨土,世外桃源之景觀。 Continue reading

信堅近日修行感悟 之二

上文所說,意猶未盡。今早重讀一年前,信堅所濃縮的華嚴經四聖諦品的三頁簡短筆記,感悟良多,在此繼續跟大家分享修行感悟。底下是簡短略說。如有疑問,讀者可在評論欄提出,來共同深入討論。

一、所有佛經論說,皆是標月之指,皆是方便假言說。
自性圓明,清淨寂滅。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無二分別,無形無相,不可言論,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所有言說,都是方便假言說,都無實義,意在言外。因此聽經解語,都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一切言說,都是標月之指,得月忘指,指月兩忘,証悟菩提。即如金剛經所說: “如來常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得魚忘筌,得兔忘蹄。

二、所有世間名相,皆是修行法門。
2.1只知名相的膚淺意義而以為懂,用以分辨世間法,是眾生的通病,這是所知障。所有名相的義理無盡,因此法門深廣無盡,所謂 “一字法門,須彌聚筆,海墨難書”。修行的主旨是開智慧,有智慧才能認識實相,才會對一切事理,有無量深廣的認知,才能拓開心量。

2.2隨所知解名相深淺,決定自己修行層次,靈性階層。
譬如最簡單的對日常用語, “是非、對錯、善惡、好壞、懂、不懂” 的認知深淺廣狹,決定一個人的待人處世及所作所為。由此,可以由一個人的一言一行,而明確判斷其根機與意識階層。 譬如比武,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法師一出口,就知正邪師。 Continue reading

信堅近日修行感悟

一、緣起
此文緣起,是因近日世昌、治平、杏州、錦地、有緣人 及Chan 師兄送來的評論,激發新認知。經由回應,讓信堅深思、自省、觀察,而對一切人事物、佛經義理,以及如何有效正修行,有更深的解悟。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所有討論的主旨,不是辯論,而是我們從中學到、悟到什麼。

信堅以此文,略說近日修行感悟,用以拋磚引玉,也望諸大德、師兄姊們來函,分享修行心得,共同提升靈性境界。

二、信堅近年修行感悟
2.1 善財五十三參說,”益我為友,人皆友焉!人皆我師,觸類成教,因之生解。萬籟之聲,皆法輪聲。剎土微塵,皆求法處。(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2.2 一切緣皆是善緣。
經由網友回應及評論,提升自己。許多問難,有如天問,如在早年,根本不知所措,或者大傷感情,但信堅深信,凡有問難,不能圓滿解答,是自己智慧不夠,仍需繼續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如此漸進,凡有問難,皆如有神助,解答不思而得。起筆回應時,也不知自己會寫什麼回應。直到成文後重看,仍然懷疑不是自己寫的。一生所學、所讀,適當文句,自然顯現,真不可思議。

2.3 深悟 “度眾生” 的真義是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信堅往日,常嘆眾生難度,無可救藥,也常遭挫折,有點心灰意懶,常想自己是否虛費時光,是否應該專心獨自閉門清修。但佛經說,不度眾生,不是真佛菩薩。到底是何意義? 近日始深悟,要發心度眾生,才能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圓成佛道。

為度眾生,發心修証菩提,成道之後,入世度虛幻眾生,消除自己累生習性,才能覺行圓滿,究竟成佛。這就是所謂利他自利。眾生難度,就是自己習性難改。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不求諸人。因此六祖說,四弘誓願是: “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 。六祖是地上菩薩,正解如來真實義。

2.4 隨文入觀, 修証法門。
之前信堅仍不解,多讀一乘佛經,是否真修行,是否應多花時間淨心清修,才是真修實証正法。近日始深悟,真正讀經,要能 隨文入觀,隨所讀經,進入經中境界,如能同時信解行証所說義理,就是入一乘妙法。就如霍金斯所說: 以華嚴經的高靈性階層 (近於佛),入其境界,就受其靈性磁場 (佛光) 所覆蓋、加持,自然提高靈性。 Continue reading

Philosophy Inspiring Thoughts 鼓舞人心的哲理 (中英對照)

1. Long Live Friendship! 友誼萬歲 ! 友誼天長地久!
Yes, we all need the support of a friend when we are down and our souls are weary.
是的! 當我們心灰意懶,當我們的靈魂感到厭倦時,我們需要朋友的支持與鼓舞。
friend2 friend1
This reminds me of a famous song, You Raise Me Up. Its lyrics read as follows: 這讓我想起了一首名歌,”你鼓舞了我“。它的歌詞如下:

When I am down, and, oh, my soul, so weary
When troubles come, and my heart burdened be
Then, I am still and wait here in the silence
Until you come and sit awhile with me
當我心灰意懶,哦,我的靈魂,感到多麼的厭倦;
當困難來臨時,我的心背負著沉重的負擔。
然後,我身體寂靜不動,靜心的等待,
直到你的到來,並與我小坐片刻。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你鼓舞了我,讓我能站在群峰頂上,高瞻遠矚;
你鼓舞了我,讓我能在驚濤駭浪裡,安穩步行。
當我靠在你的肩膀上時,我感到非常堅強;
你鼓舞了我,讓我能超超越自己。

2. Buddha was asked, “What have you gain from meditation?” He replied, “Nothing!” However, Buddha said, let me tell you what I lost: Anger, Anxiety, Depression, Insecurity, Fear of Old Age and Death.”
有人問佛:“你從禪定得到什麼?” 佛回答說:“無所得!”  然後,佛陀又說: “但讓我告訴你,我失去了什麼:憤怒,焦慮,抑鬱,不安,及對老、死的恐懼。”

3. When you try to control everything, you enjoy nothing. Relax, breathe, let go, and just live. 如果你試圖控制一切,你享受不到任何事。放鬆,深呼吸,放下,以平常心過日子。
i14   i15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