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陰符經》真義解說

一、導論
《陰符經》,全稱《黄帝陰符經》。據傳是唐代道士李筌在河洛陽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所發現。成書年代不詳,是後人依託黃帝之名所著。《陰符經》總共三百餘言,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術(用)。句句甘露,字字珠璣,示性命不死之方,開萬世修真之路,大露天機。其言深奧,其理精微,鑿開混沌,剖析鴻濛,演造化之秘,闡性命之幽,為古今來修道真經。其言洞察精微,極天人之蘊奧。帝王得之以御世,兵家得之以制勝,術家得之以成變化,縱橫家得之以股掌人群。

huang3   Huang1a
此經是道教主要經典之一。以簡練的文字,根據天道、物理等奇正反復、陰陽互變、動靜互用的原則,來說明應用在人事上的原理,包括了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社會等等人際關係的事務。《陰符經》中有養身修心之道,有富國安民之法,有強兵勝戰之術,有明哲處世之方。是黃帝總結宇宙自然之道,物質陰陽調和矛盾,守靜之法則,奇門遁甲之測算來取得自身調節,富國強民,戰爭取勝的目的。《陰符經》所說雖屬人道、天道之境界,但值得傳頌,可作為修人道、成天道,入佛道之根基。

內外契合,天機暗合於行事之機,故稱陰符。心深微而無所不見,故能照自然之性。性惟深微而能照,其斯謂之“陰”。執自然之行以機。機變通而無所繫,故能契自然之理。夫惟變通而能契,斯謂之“符”。照之以心,契之以機,而“陰符”之義盡矣。陰符經即神明暗運, 黙契造化之道, 人與天合, 一動一靜, 皆合天機。人事必須暗合天機,不違自然之道,切應盜機,則能功成事遂。

《陰符經》共四百餘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內容是闡述天道與人事的關係,《神仙抱 – 演道章》 。中篇主要內容是論述富國安民的道理,《富國安人- 演法章》。下篇主要內容是論兵法戰術的,《強兵戰勝 – 演術章》。此書大抵言天地陰陽運行變化,與人事之間有相生相剋之辯證關係,蘊含無窮機變。這些思想對於我們研究宇宙大自然變化規律,養心修身,謀事策略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二、上篇經文 天道與人事的關係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Continue reading

大學 經一章 正解

一、導論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大學』這本書,是孔子將聖道心法,傳授給曾子,曾子再將這聖道心法的奧義,加以發揚光大,而流傳至今的一本聖書,以為進德修業的一條門徑。

學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大” 即標本覺之體,”學” 即彰始覺之功。本覺是性,始覺是修,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稱 “大學”。古人以這本書為進德修業的指南針,這個次序包括了訪道、求道、得道、修道、行道、辦道、了道、成道等八個過程。是內聖外王,內明外用的修習身心的次第。
univ4    univ3    8qua32
《大學》原不分章節。後來朱熹按其內容,於其所著《大學章句》,將之分為經一章,傳十章。「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因此《大學》的主旨,在於經一章中。傳十章的文句,是曾子解說大學之道的論文。以此,信堅在此,只解說 “經一章 大學之道” 的真義,當然在解說中,自然論及 “傳十章” 的文句解說。

二、經一章: 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Continue reading

易經及易經繫傳 解說 Part 2: 易經繫辭傳 精華解說

一、前言
讀懂易經繫辭傳,就可瞭解天道人道,宇宙人生,看透得失禍福,未卜先知。要成大業、立大功,非看通易經繫辭傳不可。 易經是講天道與人道之間的關係,以及作人作事,如何效法天地之道。此即老子所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莊是講天道,以及天道與佛道之間的關係。究竟修行,是釋迦的成佛之道。故此文所講解,大都是天地人運作的法則,用以修人道,作為修天道及成佛之道的晉階。
8qua33 8qua30 8qua32
《周易》分為《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相傳是依循周文王主編《易》的著述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繫辭》是文王、周公所作之辭,繫于卦爻之下者,用以解說卦爻。《繫辭傳》是解說易精繫辭的論文,相傳為孔子所作,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分上下兩篇,是《易經》全書的整體概論,用以闡析《易經》的哲學意義,使之不僅止於占卜,進而成為一套哲學理論。蘊含豐富的哲學原理,提出為後世廣泛運用的哲學範疇。

《繫辭傳》的內容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易經》產生的情況及來源,二是《易經》與天地宇宙的關係﹔三是談及《易經》的具體不同卦象如何構成﹔四是談及《易經》的功能。

近代對易經最有研究,了解最深的是南懷瑾大師。他一生有兩部重要的講說,一是《易經雜說》,另一是《易經系傳別講》。《易經雜說》是南懷瑾大師關於《易經》的講記。《易經繫傳別講》是南懷瑾大師對《易經繫辭》上傳及下傳的精闢講述。此文是依南懷瑾講說,加以刪減整理,再加上信堅補充註釋。用以拋磚引玉,還望諸大德,不吝賜教。

易經繫辭傳原文相當長,上下傳各有十二章。解說起來也相當費時費力。信堅經過沉長的思慮抉擇,發現以精華解說,為最簡潔明瞭之法。讓大家對易經的哲理有所認識,因而了解宇宙人生的大道理。

二、易經繫上傳 精華解說

2.0 知易者不占, 善易者不卜。
荀子說: 善易者不卜。真把《易經》讀通了,自己不卜卦,因為天地間的道理你全懂了,“道法自然,神而明之,神而通之”。一看這個現象就已經知道了,可以斷其吉凶了。真正的神通是最高的智慧,是自己一開始就知道結果。明白了“存亡吉凶”,就不需要卜卦了。但“不善易者而常卜”,是因不明易的變化吉凶道理。

《易經》告訴我們一個變的原則。宇宙間沒有不變的事,沒有不變的人,沒有不變的東西。而且天天在變,隨時在變,隨地在變,無一而不變,也不可能不變。學了《易經》,就知道變化的道理,以及變化的必然性。普通人是隨變化而走的,一點都作不了主。聖人懂了這個法則,就能領導變化。天地間的變化他瞭如指掌,下一步要怎麼變,他都知道了。 Continue reading

易經及易經繫傳 解說 Part 1: 易經簡介

一、前言
信堅因年過六十才開始修行,因此近十年來修行,不依傳統修行法門,而是有如登山至絕頂,先研究地圖及前人走過之路,依一乘佛法,先大開圓覺,再直搗黃龍,直指人心。因定開慧,融會貫通,一以貫之。然後再由上往下,先看老莊,再看四書、五經。

近半年來,信堅除看一乘佛經及禪經外,又再重新回頭看老莊、大學、中庸、及易經繫傳。覺得這些書裡的教導,都是增長智慧、修行證道的根本,其中義理,有很多跟佛經所說類似,但比較容易了解。半年來,信堅在此園地解說了不少道德經及莊子裡的文章。現在繼續介紹易經、易經繫傳、大學及 中庸。信堅在此,首先介紹易經。
8qua27   8qua26
下篇文章再介紹易經繫傳。近代對易經最有研究,了解最深的是南懷瑾大師。他一生有兩部重要的著作,一部是《易經雜說》,另一部是《易經系傳別講》。《易經雜說》是南懷瑾大師關於《易經》的講記。其中,前半部分主要介紹了《易經》的一般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後半部分則著重於解說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終“未濟卦”),而以對“乾卦”的解說為最詳。內容包括:卦名、卦辭、爻辭,以及解釋它們的《彖辭》、《象辭》、《文言》等。具有深入淺出、通俗易曉的特點。

《易經繫傳別講》是南懷瑾大師對《易經繫辭》上傳及下傳的精闢講述。『繫辭傳』據聞為孔子所撰,是『易經』之整體概論,用以闡述『易經』的哲學意義,使之不僅止於占卜,進而成為一套哲學理論,是為一大哲學論文。也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

二、八卦的由來及其意義
易經繫辭下傳二章中描述『八卦』的起源云:『古者庖羲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做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繫辭上傳第十一章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象生八卦”。太極象徵著宇宙生成時的一片渾沌,兩儀則是構成宇宙的陰陽兩個基本元素,可以視為生命力的象徵。依循著陰陽交替循環便產生了四象(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同時也是象徵著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與東西南北的方位觀念。推及至此便延伸出八卦的卦位。八卦為(乾、兌、離、震、選、坎、良、坤)可以推算出宇宙演進的變化。卦形記憶歌云:1 乾三連、2 兌上缺、3 離中虛、4 震仰盂、5 坎中滿、6 艮覆碗、7 坤六斷、8 巽下斷 Continue reading

心臟病發作的 經歷、感想、啟示、前兆 及 預防

一、經歷
一星期前,信堅跟從曼哈頓 (Manhattan)回來的 兒孫到歐亥 (Ojai) 渡假打高爾夫球。剛抵達的隔天清晨,就發覺胸部有壓力,呼吸困難。因此請兒子載我到醫院急診。檢查時發現心跳 (EKG) 有點不正常,有輕微心臟病發作徵狀。因此再用救護車開30分鐘,載到文圖拉社區醫院 (Ventura Community Hospital),隔天進行血管掃描 (CATH Scan) 及 心臟裝支架手術 (stent procedure)。在恢復室觀察了 一天,一切恢復正常,無病無痛。就出院回歐亥繼續渡假。星期日才回家。

血管掃描及裝支架手術,是個近代高醫技的發明。先在血液裡注進藍色染色體 (dyeing),然後用儀器掃描血液的流動,找出阻塞的地點。再於右腹股溝 (groin) 接近大動脈處挖個小洞,放進小儀器,將細小支架經由大動脈延伸至阻塞處,將支架擴張。如此而已。不過手術前,需用點滴降血壓至125左右,手術後要吃藥六個月,防止血液黏在支架上。全部手術只要一個鐘頭,麻藥過後醒來,手術已完畢。傷口也相當小。
heart-2 heart attack 1 si1
從歐亥入急診室,一直到星期四清晨七點 作血管掃描及裝支架手術前, 身體都一切恢復正常,無病無痛。因此我也一直懷疑這些醫療手術是否多餘。這期間,抽了約二十次血,量了七、八次EKG (心電圖),及量了無數次血壓。也吃了不少藥物 (都是防止性,為手術作準備,相當強力藥物)。 事後,醫生說他發現心臟裡有一個血管完全堵塞,因此在該血管裝了一個小支架。手術後,一切正常,無病無痛,只是經過這一番折騰,覺得身體容易疲倦。不過,信堅還是相信醫生的專家意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同時有賢慧夫人及寶貝兒子隨側體貼照顧,親情可貴。

二、感想
我以為已煉到金鋼不壞之身,戰無不勝 (invincible),無堅不摧 (indestructible)。經過此事故後,才真了解人體就像一部電腦,有軟體及硬體,還須要插上電源才能運作。電源有如我們的心意識 ,硬體有如五臟六腑、骨骼、血管。軟體就是身體運作。如氣血流動、感冒、發燒、發熱、病痛。

的身體血管及骨架,有如輸送及排水管道系統 (plumbing system), 用久了會破壞,會淤積、會堵塞,需要修補、疏通。這方面不能用自癒、頓癒治療,要用西醫的手術最新科技。其他症狀,如感冒,穴道受阻,經脈不通,則可用運氣行功,自癒頓癒。

這次心臟病發作時,全身渙散,真氣無法提起,無法運氣行功,一切聽天由命,這大概是佛經所謂 “神通不敵業力” 吧! 海可枯,石可爛,天可崩,地可裂,神仙猶有命終時。曹操詩曰: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Continue reading

嘉言錄 第四集

信堅在此,送上二十一句讓人深省的話,希望它們對你的認識人生,提高靈性階層有所助益。請點擊 “Great Quotes Part 4” 觀看此文的 power point show.
[附註: 點擊所附標題,可看 嘉言錄第一集嘉言錄第二集嘉言錄第三集。]

1. 每天算算你說過幾次你的輝煌過去,你的現在努力與成就,及未來的夢想。過去已逝,如夢幻泡影。已不存在的過去,有如白日夢。懷念過去,表示現在的你正在退化中。忘掉過去,活在當下 (moment)。只有當下 (此時此刻) 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Bohi 1
2.每 天算算你說過幾次,我不會、我不知道、我不懂。這表示你的人生,停留在同一地點打轉,沒有向前邁進一步。每個嬰孩都是從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中成長的,他跌倒了又站起來,仍然面帶笑容。凡事多找方法,少找藉口,強者都是含淚奔跑的人!

3. 每天算算你讚賞過別人幾次,批評過別人幾次。如果你從不讚賞別人,表示你的驕傲、虛榮心相當重。如果你常批評別人,表示你的嫉妒心、分別心相當重。

4. 一個不懂正確養生的人,藥吃得再多,醫院設備再好,都解決不了身心健康的問題;要想改變一切,首先要改變自己!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獄。你心在哪,成就就在哪!

5. 只專看事物的外在顯然因素,而不知前因後果,人類將永遠停留在無知的狀態,無法擺脫困苦。唯有提高靈性,增長智慧,才能認識事實真相,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6. 許多人認為必須等到某時或某事完成之後再採取行動。明天我就開始運動;明天我就會對他好一點;下星期我們就找時間出去走走;退休後,我們就要好好享受一下。然而,生活總是一直變動,環境總是不可預知,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總是層出不窮。活在當下,行動在當下。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