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 “學記” :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相長。

二千五百年前,在禮記的”學記篇”裡,記載著為何教育是修道化民之的根本。

Confucious 1Confucious 2a

並陳述教學之基本原理。它將當時的教育思想作了一個全面和系統的總結與歸納,是我國最早的教育專論。其中也包含了豐富的教育倫理、師道、師德、師生關系。真是一篇萬古不朽的名著,其中言論,所含義理,萬古常新。教育之失敗,今古同因,改正之法,今古亦同。裡面也包含了一些我們所熟悉的千古名言,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玉不琢,不成器;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相長。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克紹箕裘。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信堅在此簡略解說。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化民俗必須賴於教育。 若有人行事之時,用心謀劃思慮,並合乎法令及典範。廣求品德良善之人來幫助自己,這只能使自他得到小名聲,卻不能感動群眾,讓群眾悅且誠服,甘心效命。親自求教於賢能的人,體察長遠的利弊,則可感動群眾,卻不足以教化民眾,改變他們的氣質。君子 (地位高,品德好的人) 如果要教化民眾,移風易俗, 則一定要從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主旨: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雖然是質地美好的璞玉,如果不經過琢磨,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雖然自稱是萬物之靈,如果不透過學習,也不會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所以古時候的君主,建立國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為最優先、最重要的工作。《尚書‧兌命篇》說:要自始至終常常想到學習。就是這個意思。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主旨:教學相長。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裡,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義理),如果不去學習,就沒有辦法感受道理的精妙可貴。所以說:透過學習 才知道自己學識的不足;透過教人,才體會自己在學問上,還有不通達的地方。然後才能發憤圖強 力求精進。所以說:教與學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尚書‧兌命篇》說:教導別人,也可以收到一半學習的效果,教學互進。是這個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遂有序,國有學。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主旨:敘古之學制系統及教育階程。古時候教學的地方,每二十五家的閭 中設有私塾,一黨中設有庠(五百家為黨),一個遂中設有序(一萬兩千五百家為遂), 在天子或諸侯的國都設立有大學。第九年能夠在學問之學上,通達無礙,並且可以觸類旁通 (聞一知十,舉一反三),有堅強的信念,而不違背老師的教誨,這樣才算學有所成就。這時候才可以教化民眾,移風易俗,並使周圍的人都心悅誠服 而遠方的人樂於歸附。

今之教者,呻其覘畢,多其訊,言急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現今的教師,口裏吟誦著課文,心裡卻不通達文義。故意找些難題來考學生,講一些枯燥無味的名物制度,讓學生聽不懂;一昧的趕進度,而不管學生是否明白。而且教人時沒有一點誠意,也不衡量學生的程度、學習能力、學習狀況來施教;如此一來,不但違反了教學的原則,學生也沒法達到老師所期待的學習效果。如此一來,使得學生愈來愈厭惡學習而且憎惡師長;以學習為難為苦,而不明白學習的快樂與好處。到最後,雖然課業勉強讀完了, 但對課程的內容,也很快就忘得一乾二淨。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呻,朗讀;覘,注視;畢,竹簡,古代的書是刻在竹簡上的。數:次數頻繁。悖:違背。隱:痛惡。疾:怨恨。刑:成功,]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言大學施教,得法則教興,不得法則教廢,故君子教學,注重循序善誘。 大學施教的方法,在學生錯誤的行為,甚至起心動念,還沒有形成的的時候,就用禮來教育,來約束禁止,這就是預備、防備,防患於未然。在適當的時機來教育學生,就叫做合乎時宜。依據學生的程度,不跨越進度,不超出其能力來教導,就叫做循序漸進。使學生互相觀摩學習,見人善、即思其;見人惡、即內省,就叫做切磋琢磨。這四種教學,就是使教育興盛的方法。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當學生犯錯了,再去處罰、禁止他、要他改過,這時候因為錯誤的觀念、習慣已經養成,所以要改掉會變得比較困難。在適當的時機,沒有即時的去學習,等到時間過了才學習,即使花費在多的時間,也不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雜亂無章,沒有計畫的施教,會使學生越學越混亂,掌握不到學習的重點。沒有同學在一起研討、切磋、琢磨、經驗交流,就會變得見識淺薄,目光短淺。結交不正當的朋友,容易悖離老師的教導,沉溺於不良的習慣,容易荒廢自己的學業。這六項 就是教育之所以失敗的原因。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君子瞭解教育興盛及衰敗的原因,然後就可以為人師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學就是對學生加以啟發誘導,用引導的方式而不用強逼的方式;用嚴格的方式而不用壓抑的方式。用啟發思想的方式,而不將結論和盤托出。引導而不強逼,則使學生感到親切。嚴格而不壓抑,使學生能夠自由發揮,得以充分發展。啟發思想而不全盤托出,則可以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一來 師生親和,學生又因為體會學習容易,而感到樂趣 並能獨立思考問題。這纔是善於曉喻的老師。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言教者應明瞭學者學習心理,而救其偏失,並當善用方法,使學者能感受影響。
學習的人容易犯四種過失,施教者一定要知道。當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有的因為貪多聞而不求甚解;有的則是以少為足;有的則是因為覺得容易而產生輕率的態度;有的則是遇到一點困難就畫地自限,而不求進步。這四種的心理因素都不同。必須 了解這四種心理因素,纔能挽救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增長他們的優點,克服他們的缺點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擅長歌唱的人,能使人餘音繞樑,不絕於耳。擅於教學的人,能使人繼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他們的言論,簡單明瞭,精妙完善。雖然很少用譬喻解說,但卻很容易明白,能如此,可算是繼承其志向了。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師嚴道尊,雖天子亦須尊師。求學的道理,尊敬老師是最難做到的。老師受到尊敬,然後才會敬重老師所講的道理。真理學問受到尊敬,然後人民纔會敬重學問,認真學習。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善於學習的人,老師很安閑,老師不需花太多的功夫就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更把功勞歸諸於老師的教導有方。不懂得學習之人,老師教得很辛苦,事倍功半。老師不僅需費心費力教導,學生的學習的效果也很有限,反而將學不好歸咎於老師。善於回答問題的人,就像扣鐘一樣。撞得力道小就響得比較小聲;撞得力道大,則響應的聲音就很響亮。一定要扣鐘的人從容不迫,鐘聲纔會餘音悠揚、傳之久遠。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只會死記一些書本上的知識,沒有瞭解或有獨到見解的人,不夠資格當老師。一定要等學生提出問題,然後纔加以解答;根據學生的問題,適當的提出解答 (因才施教)。當學生心裡有疑難,沒有能力表達、發問時,老師纔加以開導。開導之後,學生仍然不明白,可暫擱置。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克紹箕裘)
此段以箕、裘、駕三事,以顯示見觀摩及示範教育之重要。
良冶之子—冶煉金屬、治成器具的零件,再將零件組合成完整的工具。好的冶匠,必須將零件治得精密,組合後才可以成器。之子,指冶匠的兒子或徒弟,將來要承續冶匠的工作的人。

必學為裘—皮裘是由許多動物的毛皮,一塊一塊的縫合而成。好像將許多零組件組合成一個機器一樣,都是要求細心。只是縫皮裘的工作比較輕鬆,所以說良冶之子,必先學為裘,訓練他的細心與耐心。

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做弓箭的的首要,是將籐條彎成所要的彎度,要求的標準較高。做畚箕則是將竹子彎成所要的彎度,只是做畚箕是用竹子,成本較底,要求的標準也不太高,容易完成。

車在馬前—小馬長大後,要開始學拉車,必先讓小馬跟在車後學習一段時間。

良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補綴皮衣,做為日後學習鑄冶鐵器的基礎;而一個製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兒子要先學習用竹子、柳條來編製畚箕,為學習造弓奠下根基。剛學駕車的小馬,都事先把小馬繫在車後,讓馬跟著學習。如此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後代子孫自然能夠學會前人的技術。君子觀察這三件事,就可以立定求學的志向了。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
偉大的德行,不偏治在一種職務;偉大的道理,不局限於一種事物;真正偉大可貴的誠信,不一定建立在山盟海誓上;恆久的四時雖不相同,卻運轉不停,是最準確的守時。

大德不官』。君子說,一個有很高尚的德行的人,能做很多不同的事 (一通百通、無所不通),他謙退,有悟性。要學什麼都很快,也學得很好。他的很多潛力會慢慢都能發揮出來。偉大的道理,不局限於一種事物;真正偉大可貴的誠信,不一定建立在山盟海誓上;恆久的四時,雖不相同,卻運轉不停。(不官,是慢慢的觸類旁通,能力不局限在某一個職位上。甚至於你不給他職位,他一樣可以對整個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大道不器』。恆常的真理,不會侷限在某一個地方它才可以用。而人要通達大道,他要擴展視野,對人、事、物有深廣的認知,才能一事通,一切事通;一經通,一切經通。大道不器是強調學問要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大信不約』。一個真正誠信的人,不一定需要契約,甚至是不落在契約,連話都沒講出來,可是他的內心一定守住這個誠信。『大時不齊』,大時:天時。指天時生殺萬物不在同一時令。「不齊」就是天地滋養萬物,它會因萬物的不同需要,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譬喻教育英才,要能因材施教。

所以能洞察這四點,可以有志於自己的學習,以至於從事教學工作。就能知道,學習跟教學的重點,要以道德為基礎,再增長學問。

—信堅 10/25/2013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四書五經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6 thoughts on “禮記 “學記” :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相長。

  1. 信堅老師,

    後學閱是講解,文中「使得學生愈來愈厭惡學習而且憎惡師長;以學習為難為苦,而不明白學習的快樂與好處。」全是後學心聲。

    後學有因緣從外道入學佛,本來很讚同只跟一位老師,安定在一個道場,心不好亂跑,一門深入。可是在5年的經歷,後學未能依循,師生關係是一言堂和不敢言,要求學生尊師重道,不聽老師話便是不尊師重道,可是,後學反而生起分別執著機乎痛苦致要了結生命。

    後學知是果報,可這樣下去不行,我要轉過來。勉勵自己放下這裡的對與錯,自己去看有感因緣的古大德,其修行心要疏鈔等,去學怎樣看破放下。把過往以人為師,轉為以苦為師,以戒為師。確實不容易,後來有緣閱讀《維摩詰經》《法華經》,當肯放下對一位老師、一個道場的執著,自然有因緣令自己了解,人人是老師,眾生是道場,歷事練心。要向道,向不生不滅,向圓滿菩提。後學反省過往的問題,在這裡的因緣,向了老師和團體,迷了,不了解其重道,所以痛苦,也是自找,不能怨人。也是後學個人因緣,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實在太希有了!能如此提攜學生向上求道的老師,能這樣學習多好,唯有繼續淨心求道,相信終必能遇到。

    感謝信堅老師此一分享。

    寶印

    • 寶印師兄:

      多謝送來寶貴評論。信堅利用此機會,再將三年半前所寫此文,重讀一遍,真是字字珠璣,教學良方。國中的國文教科書,應以此文為首,才是正道。

      建國君民、移風易俗,教學為先。玉不琢,不成器;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相長。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不管是學習世間法或佛法,要有好的老師,學生也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才能教學相長。

      《禮記》不僅是一部描寫規章制度的書,也是一部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學記》、《禮運·大同》、《大學》、《中庸》等。信堅鄭重推薦讀者熟讀、背誦、了解這幾篇古聖賢的教導,將可終生受益無窮。

      另者,佛法八萬四千,因病與藥,隨機施教。同時各人遇緣不同,明師難遇,正法難求。因此師兄不要洩氣,應繼續尋求。

      多謝來信,描述所學及所參加的團體及求道經歷,表示師兄求法心誠,實在難得。師兄對現在團體的諸多評論,也是常理。小池塘養不住大魚。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不過話又說回來,沒有人綁住師兄,師兄可以自由選擇。既然繼需留下,必有其因由。也許改變心態,和光同塵,修行會快樂些。忘掉外境,將心內收,靈性、智慧,自然增長。

      信堅猜想,師兄所參加的,是淨土宗的唸佛法門。此法門,經過淨空法師的大力推薦,信眾很多。可惜據我所知,因大多數信眾,根機較淺,因此所講的都是俗諦的念佛法門 [先以利鉤(有極樂世界可去),再教已佛智]。但對真正修行者,法法都是佛法。益我為友,人皆我師,觸類成教。萬籟之聲,皆法輪聲。剎土微塵,皆求法處。

      換個角度來看,只管唸佛,可以壓住煩惱、妄想、分別,可以修禪定,由淺入深。向上一著,如能制心一處,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則能提高智慧,靈性階層,得三摩地。(信堅園地有幾篇文章,講解向上一著的念佛法門)。

      信堅

  2. 信堅老師,

    感謝老師的解答,後學確實需要擴開心量,努力求學。

    於《禮記·大學》八目中之格物和致知,有不明之地方,可請教老師略為解説?感謝。

    寶印

    • 寶印師兄:

      大學之宗旨在明明德 – 明心見性。《大學》八目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明德之過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明德之作用。

      感恩師兄的 “利樂有情” 問。師兄所問,正是大學的根本,修道的基礎。”格物致知” 的註解,古來大儒,佛家大師,有很多大同小異的註解,不外以俗諦或真諦來解說。如以真諦解說,則從 “格物致知” 一句,可知孔老夫子晚年是位明心見性的聖人。

      “格物致知” 就是革除物慾,了悟真理,以恢復自身的本來面目。格物是修道的首要功夫,掃三心飛四相。格除心中物慾,即能顯露出本來的良知良能。私慾淨盡,一性圓明,天理流行。知至者,智慧顯現,雜念貪妄不存,天性自然流露。

      物格:研究真理,解悟諸法實相,依教奉行,而格除物慾。知至:真如智慧顯現,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能革除一切不應該有的私慾雜念,了悟本來的真我實相,然後才能知道上天所賦於人之本性,心中如有一盞明燈,能照亮千年的黑暗,則一切真如智慧畢現。

      簡單的說,就是去除妄想、分別、執著,心清淨,自性般若智慧自然顯現,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信堅

      • 信堅老師

        感謝老師善解,與「看破放下」似有同功之妙。亦因此有緣讀到《四書蕅益解》,開權顯實,亦掃後學世出世間之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