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五十陰魔 解說及真義 第三章 想陰魔境

想陰區宇及破想陰境界: 此段經文,解說末末法時期,大修行人,貪求佛境界,貪求神通,著魔而如邪師說法。

妄想之源: 融通妄想。十種想陰魔境:
1.貪求善巧 2.貪求經歷 3.貪求契合 4.貪求辨析 5.貪求冥感

6.貪求宿命 7.貪求静谧 8.貪求神力 9.貪求深空 10.貪求永歲

in1一、導論: 通明想陰始終之境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躡(追隨;追趕) 前透過受陰十境之人,總以不為所惑,透過前境,受陰破,仍復精研,故曰修三摩提;望前受陰為終修,望現想陰為始修也。受陰盡者:而於前境,一一透過,然猶為想陰所覆,故云雖未漏盡。心離其形者:以真心周遍,本來不局於身,由無始迷執,非局而局,縱色陰盡,十方洞開,見聞周遍,亦無離身自在之用,此皆受陰覆之故。今受陰既盡,方得心離其形,親見離根之體,如鳥出籠。鳥喻離根之體,籠喻所結之根。離根之體,即是第八本識,既得離根之體,似得漏盡勝用。故云已能成就,從是博地凡夫之身,上歷諸位菩薩,乃至妙覺。

六十聖位:此乃指圓頓最利之根,決定能以凡身,由此精進,上歷聖位也。六十聖位者:於五十五位,前加三漸次,及乾慧地,後加妙覺,恰成六十。(註: 三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者:喻如意去,速疾無礙。因用心意念,所化成知幻化身,依意所化生之身。以離根之體,即是第八本識,一切諸法,皆依此識變現,既得此識,即能覺了,一切諸法,自性如幻,以唯識變故。得此身已,不惟能現,且能普入諸剎,故云隨往無礙。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熟寐寱言: 深睡也說夢話。如同深睡之人,昏昏不覺,而於所說之事,雖則無別所知,但其寱言,已成音韻可聽,倫類次序可別,令不寐之人,成皆明悟其語。是想陰未破之人,得意生身,上歷六十聖位,隨往無礙,而於上合下同,實未親證故。雖未親證,而所現不誤;諸佛菩薩,悉知此人,所現之身相可見,位次不紊,如二漸中,言其得通遊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則諸佛誰不親知而見耶?此則名為,想陰未破之區宇。

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動念者,即指第八識所含六識種子;以有微細動相,故以動念稱之。動必有想,即是根本想陰,六識浮想,皆依此想起故。此想既盡,六識中枝末浮想,無所從起,故云浮想銷除。覺明心,即第八本識;以帶妄故,不言妙覺明心。動念既盡,浮想不生,故云如去塵垢,蓋以性識覺明如鏡,六識浮想如塵,微細動相如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者:謂三界十二類眾生,一類一類,所有生死,首從卵生,尾至非無想生,皆能圓明照察,生從何來,死向何去,以塵垢既盡,覺心光明既顯,生滅根元,從此披露。然類生,生滅根元,即是行陰;行陰既現,是則超出想陰,故曰名想陰盡。此當圓通,覺所覺空也。

前於聞所聞盡時,覺得有箇聞所聞盡,宛然有箇能覺之心,即是第八識中,六識種子,微細動相。今想既盡,微細動相亦無,故能覺與所覺,而俱空矣!所以不復真者,以猶為行陰所覆故。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者:如前煩惱濁文云,又汝心中,憶識誦習,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名煩惱濁。今以動念既盡,浮想銷除,想除識空,故能超越。同觀想陰之所由生,元從融通妄想,交織妄成,以其想陰,能融通質礙,如心想醋梅,口中水出是也。

二、 想陰區宇,十種魔境。

2.1、貪求善巧相: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彼指透過受陰之善男子。虛謂見聞遍周,妙謂離身作用,如鳥出籠,得意生身,隨往無礙。不遭邪慮者:謂不遭遇,受陰邪慮所惑。圓定發明:即圓通妙定,得以發明,是受陰已盡境界。三摩地中,心愛圓明者:於此禪定心中,忽起一念,愛著圓滿,發明一切妙用。勇銳其志,精進思惟,貪求變化,更進善巧,將以悚動人心,以行教化,廣作佛事也。爾時,天魔,即六天魔王,候得其便,有隙可乘,即飛遣精魅,以附其人之身。飛精,如軍門飛檄。口說相似經法,由魔附之力,資其邪慧,以令聽受,非真能說佛法;若真能說佛法,即非魔矣。蓋受陰盡者,魔不得入其心腑。故假旁人惑之,轉令自亂耳。

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
其人不覺:即被附之人,雖為魔著,不自覺知。自言謂得,無上涅槃者:以其人一向不能說法,今竟無端能說經法,自己疑成佛道,謂言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蓋欲設計誘惑之耳。說法者:正說善巧方便,示現神通之法。其形斯須者:其形貌於斯須、少頃之間,或現作比丘身,以現同類身,投其所好,令彼生信。或現帝釋身,或現婦女身,及比丘尼者:此現異類身也。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
是人愚而無智,迷不自覺,惑為菩薩。三輪應機,身輪現通,口輪說法,意輪必定鑒機,自是傾心,信其教化,將所習定心,咸被搖蕩,所秉戒律,咸被破壞。潛行貪欲者:是魔惑亂行人,徹底主意。行人著魔,欲心便起,以魔多貪欲,潛行毀戒,而不解脫者此也。災,是咎徵,劫火刀兵等,恐怖於人;祥,是休徵;變異,即怪誕反常之言。令其家資,無故耗散者:或說咎徵,劫火大三災起、刀兵小三災至,則整家以求救脫;或說休徵,某處有佛,傾資以求接引;故曰家資無故耗散。及至臨時,了無其事。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怪鬼:即遇物成形者。年老成魔者:以為鬼既久,魔王錄為役使,得成魔王伴侶;前飛精附人,即此鬼也。惱亂是修定之人,定力既破,厭足心生,去彼所附人體。魔既不附,即無威德。弟子,即貪求善巧之人等;師,即魔附惑人者。俱陷王難:官廳坐以妖言惑眾,敗壞風俗之罪,此是華報,果報當在地獄。

2、飛思遊蕩相:貪求經歷 。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又善男子,透過受陰十境;虛者,見聞遍周;妙者,離心作用,如鳥出籠,得意生身,隨往無礙。不遭受陰,邪慮所惑,圓通妙定,得以發明,此皆色受已盡境界,不為形質所拘。於三摩禪定之中,忽起一念愛著。遊蕩者:謂遊戲神通,放蕩自在,如諸聖之遊戲神通,遍周塵剎。飛其心思,貪求經歷者:飛是奮起之意,飛奮其精神思慮,朝夕研究,貪求經歷剎土,大作佛事,即此以為致魔之端。

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婬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自形:指說法者,自己形貌,無有改變。其聽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儼成佛道。一眾聽法之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正所以投其欲也。是貪求經歷之人,愚迷無智,惑為菩薩,身命皈依,恣淫縱逸其心,遊戲放蕩,無所忌憚,將自修圓定之心,破佛所制律儀,暗中潛行貪欲之事。惜乎昔為佛子,今為魔侶矣。

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興。種智銷滅。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前明自受其害,此明世受其惑。口中好言,諸佛某處應世,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有佛必有菩薩,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教化人間,魔口所說,皆以眼前為佛國,因彼行人,意在不離當處,遍遊塵剎,故作是說。其人,即貪求經歷者,見魔附之人,故心生渴仰,日親日近,時熏時染,故致邪見密興,正見日晦,種智銷滅,慧命斷絕矣。(魃鬼,即旱魃之鬼,遇風成形者。)

3、精思契合相:貪求契合。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綿吻。澄其精思。貪求契合。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心愛綿吻者:正以不遭受陰邪慮,自覺定心綿密,圓通妙定,得以發明,自覺妙用吻合,得意生身,上曆菩薩,六十聖位,由是於三摩禪定心中,忽起愛慕,必至澄寂其精神,竭盡其思慮,貪求契合,密契至理,吻合妙用,豁然開悟也。

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得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
其形,即說法者身形,及彼聽法者身形,外無遷移改變。令其在會聞法之人,未聞法前,心自然開悟,相似得圓通體,念念移易,相似得圓通用,或得宿命通,能知過去之事,或得他心通,能知他人心念,或見地獄,了極苦之狀態,或知人間好惡之諸事,或口宣說偈語,或自背誦經文,以上皆密契之事,各各歡喜娛樂,得未曾有。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綿愛者:纏綿親愛,有欲密結其心,信其教化,破佛律儀,與其同事,潛行貪欲。上乃自受其害,下乃世受其惑。口中常好說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人見故者:即指行人,見魔附之人,能令開悟,密契之事,併信其所說,遂認邪為正,將妄作 真,洗滌本所修心,容易入於邪悟。

4、物性辨析相:貪求辨析。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魔。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行人於三摩禪定之中,心愛根本者:正以受陰既盡,露出微細動相,不知其是六識種子,根本想陰,謬謂其因動有生,而為萬物根本。由是一味窮覽,萬物變化,性之終始; 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麤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盡知頭數,此佛智邊事;佛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故能如是;初心希求,真妄想也。精爽其心,貪求辨柝者:猶言奮其精神,竭其心力,貪求辨別物理,分析化性,有欲現前,一一分明,即此一念,實為致魔之端。

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
惟求元,是愛窮萬化之本元。身有威神,摧伏求者:指魔附之身,亦有威嚴可畏之相,神通攝持之力,能摧伏求元之者,令其座下,雖未曾聞法,自然心悅神伏。 是諸人等下:主伴同惑,將佛之三涅槃中,性淨涅槃。三菩提中真性菩提,三德之中法身德,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以為根本,即是法身,常住不絕,不生不滅之性,不離生滅之中,都指現在,即為佛國,即染即淨,無別淨居,及金色相,即凡即聖也。

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此名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其人,即求元之人,信其邪師,受其魔教,亡失先前,本所修心,舉其身命以歸依。卻以肉身相生,鄙賤之事,為化理元,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之所好,無不承順,以纏縛為解脫,破佛律儀,以淫愛為佛性,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若為對治權宗,薦取根性,於理或可;若一向好言,是則外道邪見,況以男女二根,污穢不淨之本,以為萬化根元,菩提涅槃真處,褻瀆佛法,混亂真理。

5、懸應冥感相:貪求冥感。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懸者,遠也;即指多生遠劫,有緣諸聖,應其所求也。周流精研,貪求冥感者:謂其一心,周遍流歷,精細研究,貪求冥相契合,以期感格聖應而已。纔起一念貪求,便是定心不密;爾時天魔,候得其便,有隙可乘,有法能陷,故即飛遣精魅附人,口說經法,以應其感也。

其人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黏如膠漆。得未曾有。
其人,魔附之人,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己得證,無上涅槃妙果,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為說,冥感懸應之法。詐現冥感,懸應之事,暫時看見,魔附之人,鶴髮童顏,宛爾深修久證,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捨離,且以身為奴僕,四事供養,而不覺疲乏勞累。各各令其,指魔攝之眾;座下人心,指此眾之徒;心知魔附之人,原是先世師承,本身之 善知識,別生一種法愛之心,如膠似漆,粘不可解,得未曾有。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無知者。信是虛誑。遺失本心。此名癘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是人愚迷無智,惑為菩薩,相親相近其心,日熏日染其教,信其邪說,破佛律儀,學其邪行,潛行貪欲。此詐陳冥感,懸應之言。口中好言,我前 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此詐述往昔之事,明以欲鉤牽引。今者我與汝,亦是夙生前緣,特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乃順其懸 應之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者四句:謬指欲界頂天,魔宮為大光明天,謬稱魔王為佛,於中止住,一切諸佛如來,所休止居住之處。彼無知之者,信是虛妄欺誑之 言,遺失本修之心,順從魔教。
癘鬼,乃遇衰成形之疫癘鬼也。

6、樂處靜謐相:貪求靜謐。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於三摩禪定之中,心愛深入者:謂三摩定境,心愛深窮契入,克己工夫,不計辛勤,惟望得以深入圓通。樂處陰隱、寂寞之處,以求安靜、寧謐之修。殊不知三摩地中,不容起心動念,一涉貪求,魔得其便,飛遣精靈,密附他人,口說經法。其人,指魔附之人,本不覺知是魔著,亦言自己證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為說圓通之法。先現邪惑事,令其聽法之人,各知本業,即宿業也;此顯通過去世。或於其處者:即說法處,特語一人言,汝現今未死,已變作畜生,恐其心中不伏,敕使一人,於後蹋尾,魔力所持故,頓令其人,起不能得,如是證驗故,一時聽眾,皆傾倒其心,而欽伏之;此顯通未來世。設或有人起心,已知肇於何種因緣,肇即起始也;此顯通現在世。魔意以為能通三世,即圓通勝用;殊不知,圓通勝用,實不止乎此耳。此中文皆宿命通,恐與下科,抄寫之誤也。於佛所制律儀外,重加精苦者:如斷五味,裸四肢,拔髮熏鼻,投灰臥棘等,乃故為詭異之行,以竦世也。誹謗比丘者:斥其不能精苦。罵詈徒眾者:顯其無有私心。 訐露人事者:攻發人之陰私。不避譏嫌者:顯己直心不諱也。 口中好言未然禍福者:次說邪惑言,其口常好宣說未來禍福之事,及至其時,一一皆應,毫髮無失,又故為詭異之言,以炫世也。

7、勤研宿命相:貪求宿命。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冊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

於三摩禪定之中,心愛知見者:意謂世人不知者,能知,世人不見者,能見,所以不辭勤苦,研究尋思,貪求宿命。是人即魔附之人,此先現邪惑之事。無端 者,無故於說法處,得大寶珠,以為瑞應;其魔或有時,身化畜生,口啣其珠;及雜色珍寶,如寶印寶瓶之類;及簡冊符牘,竹削名簡,韋編名冊,竹刻為符,木片 為牘,符為符信,漢制以竹為之,長六寸,刻約信於其中,二人各持其半,扶而合之,相符則可信也。諸奇異物,如龍光寶鏡之類;先授彼人,後著其體者:顯是魔 力所為,或誘聽法之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目睹其事,心信其說,得未曾有。 多食藥草,不餐嘉饌者:因避煙火食,多食藥草,如黃精菖蒲之類,或有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貌肥壯,血氣充滿,魔力所持之故。誹謗比丘,不修苦行,罵詈徒眾,飽食終日。

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復說邪惑之言。口中常好說言,他方寶藏者:此以世間利益惑人。十方賢聖,潛藏隱匿之處者:此以出世利益惑人。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此皆陰隱之事,似與靜謐相合。山林等,指掌管者,山神、林神,當方土 地,當邑城隍,川即四瀆,嶽即五嶽,各專其權,神為福德之鬼。年老成魔者:年代既久,魔錄為使者,故曰成魔。或有宣淫八句:《指掌疏》云:附精惑人,略以 三法:或有宣說淫穢,破佛清淨戒律,與彼承事弟子,潛行世間五欲,此以欲破戒法也。或有無益精進,愚癡盲修。一味食草食木,令人效行,此以愚破慧法也。或 有數瞋數喜,數勤數怠,數信數疑,無定行事。一味惱亂是人,令失本修,此以亂破定法也。

8、愛通神力相:貪求神力。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此第八貪求神力,首四句同前。三摩禪定之中,心愛菩薩神通,神妙莫測,通達無礙,種種變化;由是研究變化之元,貪求取得,神通之力。

是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唯於刀兵。不得自在。
先現邪惑事,若但說猶不足以取信,今特為現種種神變。是人或手執火光,以手撮取其光,分於所有聽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不熱不燒。或水上能行,猶如履踐平地,此則水火二者,而得自在。或於空中,安坐不動,宛似空色一如,或入瓶內,或處囊中,幾等大小相容,或牖閉之而可越,或垣隔之而能透,曾無障礙,此亦神異之事。惟於刀兵,不得自在者:以魔未離欲,身見猶存,故不能使刀兵觸之不傷,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一樣。

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自言是佛者:佛為極聖,猶自僭稱。但身著白衣,受比丘禮拜,誹謗禪律者:謗宗門為靜坐狂參,自命頓超生死。謗律學為持戒修身,究竟不出小乘。禪、教、律三者,唯不謗說教,以自己敷座說法,謬稱己說即是佛說,各宜信仰。蓋自命為佛,是壞佛寶;誹謗禪律,是壞法寶;受比丘禮,是壞僧寶。信其邪說,斷三寶種,佈地獄苗矣!罵詈徒眾者:以示無私;訐露 人事者:以表正直;不避譏嫌者:發人陰私,譏謗憎嫌,所不避也。

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復令人,傍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讚歎行婬,不毀麤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此復說迷惑之言。口中時常宣說,神通變 化,自在無礙,以慰愛求之心故。或復令人,旁見佛土,為證自己是佛,此皆鬼力要迷惑於人,故意妄現,非有真實。讚歎行淫者:以男女交遘,即是法身常住不 絕。並不毀麤行,將諸鄙穢猥媟之事,以為傳法,令得佛種不斷故。此將地獄種,以為佛種,吁可嘆也。

天地大力四字,通指下之五精,以是天地間,大力精故。五精各有統轄,威權自在,有正有邪,正者為神,邪者為精,以能與正神分權,其力最大。一切奇草異木,受天地之靈秀,盜日月之精華,積劫既久,成為精魅。或復龍魅:如守天宮殿之龍,及守護伏藏之龍,竊天之靈,盜物之精,而為妖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者:存想固形,本望長生不死,豈知仙壽,亦 有終盡,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以修仙者,燒鉛煉汞,烹養丹砂,應享遐齡,仙期告終,計年應死,神識難留,形骸不化,為他怪所附,可惜 已往功行,反資妖孽。不依正覺,修三摩提,而存想固形者,宜知猛省也。

9、性化深空相:貪求深空。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此第九貪求深空。首四句同前。三摩禪定 之中,心愛入滅者:《寶鏡疏》云:由彼不知一切法相,本自寂滅,不待更滅,無故欲將有相之法,而入無相之空。非同小乘,滅色歸空也。研究化性,貪求深空 者:研究萬化之體性,即是根本想陰,微細動相,精研窮究,欲期於盡,蓋為貪求深空。言深空者,不唯身境俱空,並且存沒自在也。即此一念貪求,便是定心不密,天魔有隙可乘,飛精附人惑亂,固其宜矣。

於大眾內。其形忽空。眾無所見。還從虛空突然而出。存沒自在。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誹毀戒律。輕賤出家。
於大眾內,其形忽空者:先現邪惑事,雖說空法,恐猶不信,特為示現,堅固信仰耳。正於大眾內,身形忽空,眾無所見:顯是即有而空;正當形空無見,還從虛空,突然而 出,顯是即空而有。如是或存或沒,均得自在,略有似於妙有真空,真空玅有也。但魔力詐現,以遂貪求深空者之心也。或現其身,洞如琉璃者:身為眾穢所集,能現洞澈,如琉璃寶。或垂手足,作旃檀氣者:手足垢污不淨,能垂作旃檀香氣。或大小便,如厚 石蜜者:大小便臭穢不堪,能現如厚石蜜之甜,石蜜冰糖也,顯是即染而淨。竟於現前身中,炫異惑眾。誹謗戒律者:誹持戒為小乘,自行束縛。輕賤出家:不得身空,自解求脫。

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復後身。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復說邪惑之言以炫世。口中常好說言,無因無果,一死永滅:如波斯匿王,見迦旃延,毘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正同此見。無復後身者:即一死永滅,無復捨生趣生,而受身後苦樂等報;及諸六 凡四聖,迷悟差別;即使聖人修證,亦屬無有。蓋以斷滅為得空寂,以行欲為無礙,故曰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名持法子,傳授斷滅之法,亦得心空。撥 無因果,生大邪見。永嘉云: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可不懼哉?

日月薄蝕者:黑氣相迫曰 薄,蔽其精耀曰蝕,即今日月交食是也。然日為陽精,月為陰精,各有光華之氣,周遍散注;當其薄蝕之際,不得散注,直貫於地。地上之金玉芝草,麟鳳龜鶴,得 之可以久生,可以毓秀,故云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者,為物仙,為禽仙,為獸仙,與前所稱,積劫精魅者不同也。

10、希壽永歲相:貪求永歲。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於三摩禪定之中,心愛長壽,辛苦研究,幾微動相,即想陰根本。然此微細動相,不可以有心研究,但依本修,定深自滅,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今以辛勤勞苦,研究幾微,已為失計;而又貪求永歲,而棄分段之生,頓希變易,而望細相常住,是為重增妄想。(分段生死者:三界內有形生死;六道眾生,依此身根,有壽命長短之分劑,有體質大小之段落,故稱分段。變易生死者:三界外無形生死;三乘聖人,斷界內見思惑盡,生法性土,故受變易,但心念遷變移易而已。)

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里。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前。
先現邪惑之事。他方萬裡之遙,或往或還,去來無滯礙也。瞬息時之短也,可以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為證。此五通中神足通,魔力所為,以至遠而成至近也。縱能遠方取物,仍不出天魔伎倆。或於一處,在一宅中,不過數步之間,其量至近,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然所明在己,則行遠若近;而明在他,則令近如遠,蓋地之可縮可舒,時之或延或促,皆魔詐現,以惑亂人心。因此心信,疑為是佛現前矣。

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 未發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欲。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復出邪惑之言。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者:顯未有眾生之前先有也;我生諸佛者:顯未生諸佛之前先生也;我出世界者:顯未出世界之前先出也;是依報正報,諸佛眾生,我是元佛。既是根本元 佛,今猶現在,而壽命之長,更無有過者矣;此投其愛求之本念也。出世自然,不因修得者:正顯其徒修無益,撥無修證之事也。

住世自在天魔者:即欲界第六天上,別有 魔王居處,亦他化自在天攝。使其眷屬者:如飛遣精魅之類。遮文茶,云奴神,即役使鬼,亦云嫉妒女。毘舍童子,即毘舍遮鬼,此云噉精氣,皆隸屬四王天管轄。 已發心則護人,未發心則害人,以取利彼行人,定心虛明,資發邪慧,食彼精氣,助養魔軀也。或不因師者:不因魔附之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魔王現身,口稱 執金剛堅固之術,與汝長命,身等金剛也。然後現美女身,引誘迷惑,自恃身形強壯,與之盛行貪欲;未逾一年半歲,肝血腦膜,自告枯竭,殊不知長命之說,徒託 空言,損身之害,成為實驗。口兼獨言者:乃謂行人,與魔對語,旁人不曉,以為獨言,所言無定,聽若妖魅。 前人未詳下:雙明二俱為害。言前來因師,受惑之人,未詳是魔精所附,以致弟子與師,多陷王難,若此之不因師,與美女盛行貪欲,未及遇刑,先已乾死,其為害猶速也。此二者皆足以惱亂行人,以致殂喪殞亡也。

以上十種,皆由圓定心中,妄起貪求之念,以致然耳。若是如法精進,一念不生,如幻修證,則何善巧之不得?何法界之不歷?何機理之不契?何根本之不析?何感應之不成?何靜謐之不 入?何宿命之不知?何神通之不具?何深空之不證?何常住之不獲?而乃忽生心愛貪求。譬如鱗角未成,輒思飛躍;羽毛不足,便擬扶搖;所謂學未優而求仕,丹未 成而先吞,其可乎哉?故知招魔成墮者,皆自心妄想之過也。

三、最後叮嚀:示勸末世。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
此結十種魔境。勸令當機,傳示將來,令得咸知,勿為所惑。故呼當機,應當知覺,此十種邪魔,於末世時,在我佛法中,假示出家,名字修道,希圖破壞佛法,現比丘身。昔佛在世,魔王欲壞法佛,佛有神力,故不能壞。佛將涅槃,召魔囑咐,擁護佛法。有一魔作誓云:我待佛滅後,依教出家,著汝袈裟,壞汝佛法,其可能否?佛即墮淚曰:無奈汝何!譬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身中肉。或附人體,或自現形,如第十境,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者:此約智果說,已經成就,正遍知覺之佛果;了知心生萬法為正知,了知法法唯心為遍知。

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讚歎淫、怒、癡,即是戒、定、慧,破佛所制律儀。先惡魔師者:指前十種,魔附之人,與其座下弟子,以淫傳淫,延害後世。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舉世不覺,陷入魔網;故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也。九生百世,皆約佛滅後言之,以百年為一生,九生九百年也。以三十年為一世,百世三千年也。去聖時 遙,人根淺薄,本望真修,反成魔業,故曰令真修行,總為魔眷。既為魔眷,命終之後,必定以為魔民。邪見日深,正見日晦,亡失正遍知覺之佛性,墮無間獄。

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此正勸當機,救度末世。阿難願學菩薩久矣。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故教以未須先取寂滅,縱得成無學之道,還要留願,入彼末法之中。阿難此時,已斷三界修心,六品煩惱,自知修證,無學道成,故勸以留願度生也。時當末法,魔強法弱,邪說競興,真偽莫辨,發起大慈心,以與正知正見之樂;發起大悲心,以拔邪知邪見之苦。正心者, 發無上菩提之心;深信者,信眾生具有佛性。救度此等眾生,慧眼圓明,修真三昧。令不著魔,得正知見者:能令不著魔王邪知邪見,而得佛法正知正見也。

阿難雖在二果,但為侍佛,故留殘結,佛知分段不羈,故曰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既出生死,故囑勿滅,當遵佛語,傳示末法,救度眾生,名報佛恩。假使頂戴恆沙劫,身為床座遍三千, 若不說法度眾生,是則不名報恩者。亦如當機偈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也。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如是十種,禪那魔境,皆是想陰所覆。以故觀力與妄想,交戰心中,互為勝負;若妄想勝時,故現斯事。謂言登聖者:不惟惑魔為聖,兼亦自言登聖。佛為法王,如何妄竊?大妄語成,決定墮獄無疑也。汝等必須將如來所說之語,於如來滅後,傳示末法,遍令一切眾生,開悟斯義,勿墮魔網。故當機結集法藏,流通今後,為作人天眼目,以為救世慈航,普令行人,依之修習,保持真心,覆護禪定,成無上正等正覺之道也。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修心養性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