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日蘭莉師姐突然到信堅園地觀賞,教導很多 “以行悟道” 的親身經驗,最重要的原則是 “一切事以平常心處之。道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這是唐代禪宗見性的法門,後世的禪者,卻把它遺忘了。以此因緣,信堅在此,張貼 “略論 平常心是道 的真義” 一文,用以拋磚引玉。至於實證的境界,大家可直接向蘭莉師姐請教。
二、何謂 “平常心是道”?
心中坦然,自在無礙。從容豁達的心,就是平常心,就是摒棄內心,非分的欲望,本著率真坦然的心,去面對眼前的一切境界。於一切人事物中,不分別、不執著,不生絲毫主觀的意念。凡事都能隨順,心如止水,凡事以平常心來應對。一切以平常心去對待就能怡然自得。
如果弓箭手在射箭時,能達到“忘射”的境界,以“平常心”射箭,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只是自然而為,弓就會變得平穩了。若能以“平常心”對待一切,那麼,一切都變得容易掌握了。假設你正在搭弓射箭,如果你想著你是在射箭,你的箭就會變得不穩。同樣,當你揮劍時,如果你是在有意識地揮劍,你的進攻就會不穩。即使是在彈琴時,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是在彈奏,琴聲就會走調。
因此莊子曰: 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內拙。無論你要做什麼,如果事先存有做此之想,而刻意為之,就不能達到心靈的和諧。時時積功修習,勿存速成之心,無心而作,自然而為,就可漸入化境。
惟有達到心中空無一物的境界,才是“悟道”。這就是莊子所謂 :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三、平常心就是菩提心
“平常心” 是 “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平凡無聖”。因此,平常心就是直心,人人本具的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平常心有體有用,體是心平;用是行直。心平是“一相三昧”: “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心平則自有般若現起,無有少法可起分別。分別既無,則分別心與無分別智,亦無所得,心不住一切相。
行直是 “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此名一行三昧。”由於心平,不住諸相,如如不動,與境相接,自不起思慮分別,而隨感隨應,直往直來,其心仍然是清淨無相,如如不動,故名一行三昧。
心平行自直,行直心必平。一相三昧是寂而常照,慧在定中;一行三昧是照而常寂,定在慧中。把這兩種三昧結合起來,就是平常心的全貌。
平常心就是“直心”。蓋日常生活中,見於平常之喝茶、吃飯、搬柴、運水處,皆與道為一體;行住坐臥等四威儀之起居動作、應機接物中,就是禪法、盡是道。
四、平常心是道,修行在日常生活中。
“平常心” 是禪修者開悟後體現出來的一種境界,見性之後的一種本然狀態。是沒有染污,沒有造作、是非、取捨、分別等相,心處於質樸、純真、寧靜、恬淡之中。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即是隨緣自在,處塵不染,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任運而修,廣作佛事。
“平常心是道”: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只今行住坐卧,應機接物,盡是道。
馬祖對真正有所悟的人,只教他任運而行,應機接物,觸類是道。馬祖強調“立處即真” (活在當下) 的命題。“立處即真”,是人心深處佛性的自然呈現,是人在穿衣吃飯、擔水運柴、待人接物、日常生活之中明了禪理,提升意境。隨處作主,立處皆真。把事事處處都視為道場,日常行事都能成為解脫成佛的契機,這種境界就是在生活中隨時體證自己的心性。道無不在,觸處皆真,立處即真。佛法在爾日用處,行住坐臥處,喫粥喫飯處,語言相問處。道不離開真實生活,不離開個體生存的具體場境。禪的智慧貫徹到平淡、凡俗的生活中,融成一體。
馬祖提出“隨處任真”的命題。“隨處任真”是人心深處佛性的自然呈現,是人在穿衣吃飯、擔水運柴、待人接物、日常生活之中明了禪理,提升意境。這就把禪推進到世俗生活之中! 自性本無動搖,沒有起伏、沒有分別,以平常心觸事對緣,自在無礙。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不偏執、不造作、不沉湎,心無掛礙,自然適意地生活,就是得道,就是解脫。
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平常心不僅使人具有大海一樣的氣度,還使人穩重如山。狂風暴雨之中,驚濤駭浪,松林翻滾,可大海深處平靜如昨,山巋然不動,以如此胸懷去實踐人生,就無所畏懼,對困難也絕不退避。諸葛亮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淡然面對人間是是非非,保持心靈寧靜的同時,不忘對理想的追求,對寶貴生命的敬畏,長此以往,定可令生命發揚光大。
“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反璞歸真的平凡。” 平常心是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是針對那些走過大半輩子或經歷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經歷了種種事件,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覺,茅塞頓開,回歸自然。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雲在青天水在瓶。遠望寂靜的窗外,青天之上,白雲飄動,隨風舒卷;近看無聲的室內,水在瓶中,清澄如鏡,淡然不動。看到了雲的高遠與水的透澈,我就能清晰的感受到自然、恬靜的境界。凡事能做到隨遇而安是一種境界,凡事如能順其自然就是最高的人生智慧,世間的萬物之中當屬雲與水的特性最為符合自然的規則。
平常心就是指一種順其自然,不加強求的心態,沒有分別矯飾,是超越染淨對待的自然生活。平常心是本來清淨自性心的一種全然顯現。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平常心不單是心胸豁達的表現,更是一種做人的境界。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伴隨着坎坷、困境,因而要學會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平和的心態能消除偏狹和狂傲之氣,捨去浮躁和虛華,以一顆平常心直麪人生,人生就會變得平靜和淡定。既生於世,則安於斯。
信堅師兄:
非常感謝蘭莉師姐和信堅師兄無私分享。末學看完這編文章,心中感覺無比暢快。
文中的 “平常心” 不正就是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中的 “自淨其意 “?
末學自當依教奉行。
KC師兄:
多謝師兄回覆,以教下的偈頌簡單解說,如何修習,平常心是道。
修習平常心是道,隨各人的悟解根機,有宗門、教下、及密宗
等不同的修法。師兄所說,是屬於教下的修法。
蘭莉師姐的修法,據信堅猜測,是接近於 (禪) 宗門的 “悟後起修”。屬於 “轉識成智” 裡的 “六七因上轉”。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
另一種修法是密宗的 “準提法門”。依第八阿賴耶識起修,所謂 “五八果上圓”。果上轉了,轉第八阿賴耶轉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信堅此文所說,是綜合老莊、宗門、與教下的教導。這是信堅淺見,還請蘭莉師姐指正。
信堅
_______
信堅師兄好:
昨晚還在和家中同修討論到底屬那一法門, 其實自己也很好奇, 結論是都有一些相似處. 還好八萬四千法門, 門門相通. 看了師兄所寫的應較接近前者.
以下是自己的練習過程與大家分享:
開始是由禪修入門, 也有過一些定境的示現, 看了一些經書,後來是從生活中開始練習觀照, 開始後就好像停不下來, 多年來已成習慣,行住坐臥間不曾間斷, 就連走路,談話,作菜,獨坐甚至刷牙洗臉時..等等,都會觀照一切萬緣的和合來去變化, 一切萬相無定相亦無實相(無有常性),空氣,一粒沙, 受, 念頭,覺等. 但一切又於因緣和合時顯現.
這也是之前為什麼說….因緣和合時一切萬有唯有一心,知其和合性體空時一心亦無.
佛陀所悟在於其看出一切萬有之最微細處(微細到肉眼無法見之處),所以佛陀看到因與緣(因亦是緣,緣也是因),而我們看到的卻只是表相,我們看到的是果與報, 而果與報又是未來的因與緣….這是我們與佛陀的最大差異處,但透過觀照的漸漸深入,是可以打破這個差異處的.
近年來觀照成習慣後,在面對人事物境現象等時已能了然於心,不再需要刻意去觀照緣起性空. 而且發現念頭變少了(念頭不會沒有,但會因 “明” 而減少), 在面對世間事時目前為止沒有不能處理的,一切都清清楚楚.
就如師兄所知,所讀之經不多,所以只能以自己的體會來描述.
以上是自己練習的體會,與大家分享,互相學習 !!
謝謝師兄!!
蘭莉
蘭莉師姐:
多謝師姐詳細解說,親身修証的寶貴經驗,值得大家學習。不過讀者要記住,這是”悟後起修”,不適合未信解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的修行者。
師姐的修法,有如六祖,頓悟之後,還須參訪 “五祖”, 在磨坊裡磨練六個月,然後在獵人隊裡歷事煉心十四年,才真正的入了佛住,見性成佛,入 “十住位”。
“悟後起修” 有兩種不同解說,才有”宗門”與 “教下” 之分。在禪宗,”頓悟” 與 “悟後起修” 兩者加起來,才真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如依一乘教下 (華嚴經),就是由十信心滿,就入十住位。圓教的 “悟後起修” ,是指見性成佛後的四十一個位次,是漸除無明習氣。
因此分別 “教下”與 “禪宗”,只在修行者,從初入門至解悟時才分。解悟了之後,門門同道,法法相同。就不必再細分宗門教下了。
信堅
信堅老師,顏顏師姐,吉祥,
感幸閲到大家互相之修行體會。修行種種門路,隨其根性。依教奉行,利益深廣。
老師所言甚是,感嘆初入門與解悟時若不得指點,係這訊息紛飛的世代,找到適合自己的門入也是困難,很多方法混在一起了。正如老師所言修禪與修華嚴是怎樣入門。後學也是從古德疏鈔才不至混亂,不多修行者可以清楚説出來,故感到有一清泉甚是難得。
然,後學有個疑問,望賜教,每閲古德疏鈔,於判教總明頓漸。過往後學以為,頓教即宗門,宗門即禪宗,漸教即教下,唯依經典修行者。最近閲 智者大師之法華玄義,判教相中,感到頓漸是為攝心念法,非由外相判,頓者一念心便轉現,漸者未能一念轉過來便需層層漸解而步向一念,故頓為大法,一真法界者,過現未來也超越了,合此,故法身菩薩自在無礙。
由是智者判華嚴為圓頓,法華為漸頓圓,其餘多是漸教故,後學有此想,未知如何?
寶印
人活在世间到底是为了甚麽?
有缘師兄:
這是個大問題。當一個人開始問這問題時,是始覺之初。慢慢探討這問題,得到解答,就是始覺。得到圓滿正確的答案,就是正覺。
信堅前大半生 (六十歲前),隨順世俗觀念教育,隨波逐流,迷迷糊糊過日子。直到年近六十,有一天坐在電視機前發呆,問自己: 每天上下班,回家看電視,日復一日,以生命的寶貴時間,換取金錢過日子,簡直是在賣命。等著無常到來,不知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也不知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真可能白白走這一趟。
因此信堅開始探討這些問題的解答。看了不少新時代 (new ages) ,及道教肉身成仙的書,總覺得都是在講虛幻不實的故事。直到十年前看了霍金斯的言論及七年來看了不少一乘佛經,才對此問題,有了解答。KC師兄,也需花幾年功夫探討答案。
每個人隨著自己的靈性階層,所處環境,遇緣不同,而有不同的人生意義與目的。或求溫飽、或求名利、或求事業有成、或求升官發財、或求妻賢子孝、或求平安快樂,這是世間的人生意義與目的。
至於出世間的意義與目的,則是破迷開悟, 離苦得樂,証悟菩提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恢復自性的智慧德能,了悟諸法實相,自在解脫。此境界,唯証乃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信堅
信坚师兄:
感谢师兄分享细说。
死生的确是一大问题。
有缘人
为何要回归自性?
有緣師兄:
師兄所問的前一問題及這一問題,都是諸佛出生於世的一大因緣。佛祖花了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對各種不同根機者,說圓說偏,說禪說教,苦口婆心所說,世人仍然不解。也沒有一位古德可簡單解說清楚。主要是答案,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能以心意識,譬喻解說,唯証乃知。
一乘佛經講解,先果後因。先解說果德,証得境界,讓讀者嚮往,再說修因。因此華嚴經先講自性的無量智慧、德能,及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再說如何由信解行証,就路歸家。
人人本具佛性。回歸了自性,就具有自性本具的無量智慧、德能,自在解脫,常樂我淨。
但大部分未見性者,看了佛經所說自性的不可思議境界,仍然不了解其妙處,因此常常反問,達到了境界又如何? 這問題只有佛能回答,也只有佛才能了解其真實義,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唯証乃知。
普通見性者的描述,只說見性後,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不同只在心境迷悟不同。所謂 “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如果悟了此句的真義,就解答了師兄的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說,回歸自性是與自性融為一體,也就是與萬事萬物融為一體。因此,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如一滴水,融入了大海。你不是單獨的一滴水,受時空、環境的限制,而是你具有跟大海一樣的德能: 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總之,要了解師兄問題的解答,要先在回歸自性的途中慢慢體悟。主要是: 要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自在解脫。入不二法界,不生不滅、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這些智慧與德能,就能圓滿解決一切你想問、想知、想解決的一切問題。但一般人,不解這些話的真正意義,仍然會問: 達到這境界,又如何呢?
靈性有無限階層,下階層的人不了解上面階層的境界 (譬如二度空間的生物,無法了解三度、四度空間的境界一樣)。總結是,不要問一些我們無法了解的問題,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只要向前一步,路自然會顯現出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要杞人憂天。
信堅
信堅居士:
所言甚是。
作為三十年的佛教徒,最近才將華嚴經誦了一遍,至最後一品恍然大悟。由信始至發願結束。修行就是這樣呀!
這幾年我的行門是四攝法。沒想太多,許多佛教的論述幾乎擱置一旁,以誦經為主,例如,法華經,沈澱心靈。總是有相應的偈子讓我悸動不已。
吳寬長者:
難得有學佛的資深善知識,光臨信堅園地,當敲鐘打鼓,歡迎駕臨。敬請批評指教。
也很難得,碰到讀過華嚴經的善知識,真是有緣。華嚴修行,信、解、願、行、証,直抵涅槃彼岸。
長者所說,信堅也有同感。佛經的義理讀通了之後,就把它忘掉。(法當應捨,何況非法。) 道理相當簡單,主要是解悟的深廣,與真修實證。信堅現在,讀經是隨沾一句一字,一直深 入,所謂一字法門,須彌聚筆,海墨難書。
有機會還請分享一些修行與實證心得。
信堅
寶印師兄:
關於頓漸、圓頓等法,隨機隨經,有各種不同的文字解說。法無頓漸,頓漸在人,隨人根機,迷悟不同,而有分別。
華嚴是圓頓之法,是對見性的法身菩薩及大心凡夫所說。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總是一時,無時空故。在因地修行有頓漸,在果地修行沒有頓漸。譬如種子,即含樹之全體,只是隱顯不同時而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師兄提及智者大師《法華玄義》裡的判教相,是一種說法。其實最簡潔的講解,應看《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迷即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提出五時八教的理論。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可分為五個階段(或五個修行層次),名為「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其主旨是教導修行者,依自己現在的靈性階層,該修何種法門,及教導以後進修之路。
解說八教,也是有相同用意。不是褒貶某教、某法門,而是教導如何對機修行証道。(化儀四教: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化法四教: 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信堅
吉祥,信堅老師,及眾,
感謝老師解説,本來無罣礙,隨緣行布成就分別智?分別智由是根本智,故圓融無礙?
後學未閲是《六祖壇經》,今經老師一言,定當細閲!感謝萬分。
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