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因聖芬師姐之請,要信堅講完善財五十三參。之前,信堅已先講了文殊章及前三十參、第五十一參。現因第三十一至第五十參,講解十地及等覺修證法門,文都似乎有缺,同時對多數讀者,也文義較深難懂,讀者可先略過。現在信堅在此,先講第五十二及第五十參參解說。
此參似乎文義不全,甚少內容。全文甚短,只講善財童子,經由一百一十餘城,到普門國蘇摩那城,思惟求覓文殊大士。文殊遙伸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勉勵善財,不要得少為足,應繼續向善知識求法,然後令善財入普賢行道場,還攝神力,忽然不現。
內容主要是講,”若離信根,心生疲厭,心志下劣。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少善根,而生知足”。宣說此法,示教利喜。解說如何成就聖者國土善巧的十種法,以及菩薩當行何等法,則得聖者淨妙國土? 若諸菩薩。能於一切心無憍慢。於諸眾生生平等心。於諸如來修真供養。則得我國土。
參看本園地下面文章: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七) 第21參至第30參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六) 第11參至第20參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五) 第六參至第十參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四) 第三參至第五參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三) 第二參 海雲比丘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二) 第一參 吉祥雲比丘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一) 概論及文殊十信章
禪宗 “無門關” 的終極修証法門–彌勒法門 (善財童子第五十一參)
二、善財童子五十二參真義解說: 參文殊師利菩薩 (智照無二相)
爾時善財童子。經遊一百一十城已。詣蘇摩那城。住其門所。思惟文殊師利。隨順憶念。普遍觀察。希欲奉覲。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一百一十由旬外。遙申右手。至蘇摩那城。摩善財頂。
智照無二相。絕於境智及始終等,諸二相故。謂智與理冥。無智外如,為智所入。無如外智,能證於如。障盡惑亡。未始動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信智兩冥。初亦不立。
【智照無二相,絕境智等】者.謂一、境智無二.二、始末無二、亦信智無二.三、染靜無二.四、智斷無二.五、理事無二。由證理事,無二義故,染淨兩亡.惑性智性,一性平等.始末無差.能所齊融.亦不生二,不二分別。
第一、依教趣求。【到蘇摩那】者,此云悅意,謂智照一性,悅本心故。亦有云至普門國,表自佛世界。顯攝諸差別,歸無二相。【住其門所】者,顯解心已極.將入般若無二之門故。
第二、見聞證入.以寂照無二,心境兩亡,信解雙絕,故不見現身.而反照未移信心,故申右手.又不見乃為真見.但了自心空般若故。
第三、摩頂攝受︰【過百一十由旬】者,徹過前位故.始信該於極果。過前位故。信該果海。故曰遙申。隨順行成。故曰右手。然上過城。顯超封域。今過由旬。明超數量。又前越斷德。此越智地。摩頂攝受。亦表普法。置心頂故。信至極故。
作如是言: 善男子! 若離信根,心生疲厭,心志下劣。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少善根。而生知足。不善發起一切行願。不能親近諸善知識。由如是故。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門。如是境界。如是住處。若普遍知。若少分知。若甚深知。若盡源底。若觀察。若證入。若獲得。皆悉不能。
誨示法門,即舉失顯德。謂若離信等。不能了知是法性等。及顯善財不離信等了法性等。信根為五根 (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之首。「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先列所闕行法。後明不能成益。合有十句: 一闕行本故、二生疲厭故、三永小乘故、四橫不具故、五豎不進故、六滯少善故、七合有不廣求故、八不起無住行願故、九不近善友故、十不為如來所攝受故。
是時文殊師利,宣說此法,示教利喜,令善財童子具足圓滿無數法門。具足無邊大智光明。深入種種念佛門。無邊際陀羅尼門。無邊際辯才門。無邊際三昧門。無邊際神通門。無邊際願智門。深入普賢諸行願輪。稱歎文殊,本住國土,一切善巧。
得益。示謂顯示法門。教謂教勸令修。利謂覺悟成益。喜謂稱根令脫。此段的大意是,文殊大士勉勵善財,不要得少為足,繼續發起廣大行願,向善知識求法,才能具足菩薩行,乃至圓成佛道。
時善財童子白文殊師利菩薩言: 聖者,云何而得成就,聖者國土善巧? 文殊師利告善財言: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得我國土善巧成就。何等為十。一者證無生法具足圓滿。 二者無滅法。三者不失壞法。四者無來去法。五者超言辭境界法。六者無有言辭道法。七者無戲論法。八者不可說法。九者寂靜法。十者聖者法。
善財童子白言聖者: 所言國土。是何義耶? 文殊師利言: 是一切菩薩住處義,最勝第一義。最勝第一義,不生不滅、不失不壞、不來不去。如此語言,既非言境,言說不及;不能記別;非是戲論,思度所知。本無言說,體性寂靜。唯諸聖者,自內所證。因此最勝第一義故,諸佛如來出現世間。善男子。以深信有第一義故。令諸菩薩具足圓滿此十種法。
謂第一義者。非定有體。如事物有。故曰不生。法本不生。今則無滅。處染不失。涅槃即是生死性故。得淨不壞。非滅煩惱成菩提故。
善財童子白言聖者: 行何等法,當得聖者淨妙國土?文殊師利言。若諸菩薩。能於一切心無憍慢。於諸眾生生平等心。於諸如來修真供養。得我國土。
具二利萬行,總能成就自他受用及變化土,以身土相一一相融。謂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所成。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佗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他受用身依之而住。
善財童子白言聖者: 云何名為無憍慢心、生平等心、修真供養? 文殊師利言: 菩薩有十種法。審諦思惟。具足圓滿。則能成就無憍慢心。
一者一心思惟。諦觀身界。作是念言。我今出家。無殊死人。所以者何。父母親愛。朋友眷屬。一切所有。皆棄捨故。如是思惟。得無憍慢。
二者思惟我今此身。服壞色衣。進止威儀。不同世間。如是思惟。得無憍慢。三者思惟既毀形好。執持應器。乞丐於他。如是思惟。得無憍慢。四者思惟我今乞食。如旃陀羅。如是思惟。令心卑下。得無憍慢。五者思惟為求段食。長養我身。我之壽命。宛在他手。如是思惟。得無憍慢。六者思惟所乞之食。人畜之餘。彼若嫌棄。我方得食。如是思惟。得無憍慢七者思惟我今應當於師長所。恭敬供養。令生歡喜。如是思惟。得無憍慢。八者思惟我今欲令同梵行者。生歡喜故。具足威儀。無違法式。如是思惟。得無憍慢。九者思惟我今出家。於佛法中。未得少分。如是思惟。得無憍慢。
十者思惟一切眾生。於我瞋恨。我常安忍。如是思惟。得無憍慢。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於眾生,得平等心。
一者於諸眾生。所作平等。二者於諸眾生。心無障礙。三者於諸眾生。心無疲倦。四者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具足修行六波羅蜜。五者為諸眾生。集一切智。亦不依止無二之相。六者普觀眾生。同於如如。無所分別。七者了達眾生體性平等。而能證入平等心性。八者願與眾生。同得出離生死大火。九者自既出已。復能拔出一切眾生。十者平等安置一切眾生。無憂惱處。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一者以法供養。二者修行諸行。三者平等利樂一切眾生。四者以慈悲心隨順攝取。五者以如來力隨順一切。六者不捨勸修一切善法。七者不捨一切菩薩事業。八者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九者長時遍修心無疲厭。十者常不捨離大菩提心。
爾時文殊師利,顯示如是無量無邊,微妙法義,勸教善財,令修習已。還攝神力,忽然不現。
結用歸本。所作竟故。信窮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現。初文殊一人,為信心之始.次至後文殊,為智滿之終。
善財五十三參,一直是顏覺得最温暖的。他往光明的南方,一直走,一直走……,都走到脫胎換骨長大了,師父從來沒有遠離吔。哈哈 ◕‿◕
顏顏敬上
顏顏師姐
善財五十三參,是華嚴經的總結,以善財童子為榜樣,教導如何信解行證,悟後起修,歷事煉心。入一真法界,證諸法實相。自古以來,以真實義講解五十三參者,少如兔角。真義解說,皆依清涼國師疏鈔、李長者合論。信堅亦不例外。講完了前三十參,再加上第五十一參 (彌勒菩薩),可謂大意已全。
近日因聖芬師姐之請,又解說了第五十二參(文殊菩薩) 及第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信堅現在寫這兩參,只是湊數。可能因緣仍未具足,沒有特別領悟與心得。也沒找到,自古以來,任何值得一提的好解說,真有點失望。還望顏顏師姐,聖芬師姐,或其他師兄姐,將來有緣,將這兩章得真義補足。
附註: 信堅最近一個多月來,由於勞累,生活不定,兩個禮拜前,由鏡中看到頭髮的上半層,突然變白,吃驚非小。才又開始攝心調氣,依四年半前所寫一文, “如何使頭髮由白變黑的祕訣” 修煉,終於在幾天前,又由白變黑。同時頭髮,十幾年來,也停止掉落。證明世俗一切知解,全不可信。相由心生,外相是內心的顯現。
信堅
信堅師兄好:
所謂請法容易,說法難。昨夜顏睡前還心有所感,喃喃自語,說您真是慈悲為懷,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為能為,能為世人留下法寶精要及修道身教。
「信解行證」不離見道、入道、證道。記得您曾提過:「智如目,行如足」。有了古大德及良師們的修道地圖,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善財童子帶給我們希望。期待世人,人人皆是善財,重點是……而且要回來教我們! ◕‿◕
顏每每思及:報生形壽有盡,而靈性不滅,盡此一生,能帶走什麼,又將留下什麼?修道,次第與圓融,是一不是二,但求凡事提得起、放得下,念念清淨,無為中無所不為。
顏近日工作,人事調動,人手不足,須身兼數職,教別人自己熟悉的,又要自己摸索陌生的業務,因此,夜晚及假日讀佛法時,心總不安。想起以前年初常調工作,好幾個農曆年睡前都抱著厚厚一疊資料挑燈夜讀。這幾天想了想,好吧,那就把工作當佛法吧!行住坐臥,心安才算修行,不是嗎? -‿◦
話說回來,學信堅師兄,把白髮變黑髮,返老還童,還是很重要的啦,列為未來重點目標之一! ◕‿◕
顏顏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