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光明覺品第九 解說

一、釋品來意
如來足下輪中放光開覺,所照佛境遠近.令信心者,一一觀之無礙。令心行廣大,稱法界故.又文殊師利菩薩以十偈頌歎佛十德.勸令信心者修行故。

第二會普光明殿說十信心。其前之如來名號品,舉佛身眼耳鼻舌等及名號遍周.四聖諦品明如來口業說法,行行遍周.總明佛果遍也.令此品放如來信位教行之光,覺悟一切.令信心者,自信自心智境界,身行遍周,即一切處,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覺首目首財首等十首菩薩是也。即明信心者,自己身語意業名號遍周,一如佛故,此品須來。
hua11 hua6 hua4
明不動智佛等十個智佛,是信心中所信之果.是自己之智,與佛本同.文殊師利, 即是自心妙理之慧.餘九是行.十色世界是所見之法。

起信解所憑藉、所依靠的,是如來果地上的身語意果德。如來身語意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我們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第七至第九品是講所依果報,第十至十二品是講所修的因,修因證果。這一會遍法界,「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眾、同說、同遍故」。

為答前所依果問故,此品正答三問︰長行放光,答佛威德.見成正覺,答成菩提.文殊說偈,正答佛法性問。顯實遍故.此顯身遍。光示遍相。今此一會,即遍法界.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眾同說同遍故。顯圓遍故。

二、釋品名
光明,智慧也,光有身光智光、能照所照。覺者,用也,覺有覺知覺悟,能覺所覺。如來放身光,照事法界.令菩薩覺知,見事無礙。文殊演智光,雙照事理.令眾覺悟,法之性相。 良以事理俱融,唯一無礙境,故得一事,即遍無邊,而不壞本相。身智無二,唯一無礙光。“光明” 是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它能照,照見法性所現的種種法相。能現所現是一體,能照所照是一。

此品名光明覺品,為明因如來放十信中足輪下光,照燭十方。初照一 “三千大千世界”.次照十 “三千大千世界”,以次增廣,至不可說法界虛空界,為明無盡.令信心者,了心境廣大,無盡無礙,與法界虛空界等。明其自己法身、智身、願行,亦等故.以光所照,覺悟信心,令修行故。以是因緣,名光明覺品。修行者,一一隨光,觀照十方已.能觀之心亦盡.即以法身同體,入十住初心。入信心者,一一隨此寶色燈雲光,觀內心及方所.總令心境,無有內外中間.方可入方便三昧,入十住法門。

第七品「如來名號品」是說明佛身「名號差別」。第八品「四聖諦品」明「言教周遍」,這是佛之語業。此第九品,「光明覺品」,佛放光,光明遍照,是屬於意業。

信是因,是開始。「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果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眾、同說、同遍故。法界是一體,譬如種子,可以成長成大樹,開花結果,還生種子。「唯一放光,同時頓照」。如來光明永遠不會間斷的遍照法界,這是佛力加持。隨著你自己定力的淺深,你得到的加持、利益不一樣。

三、宗趣
以身智二光,無礙覺悟為宗,佛放光令菩薩覺悟。令物生信為趣。

四、正釋經文
4.1世尊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總顯菩提超情。
爾時世尊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明,
如來放光,光至分齊。如來放足下放者,表信四義︰1自下而上,信最初故。2最卑微故。3為行本故,「足下放光者,身得住處,皆由於足」。四、顯信該果海,已滿足故。輪.圓無缺。【百億光】者,以遍法界,所照之剎,皆百億故。

照此三千大千世界。
佛以身光,照現事境,令眾目覩。唯一放光,同時頓照,盡空世界。在佛文殊,節節皆遍,如月普照,百川各見。若法界機,頓見前來,但為言不彰,說有前後。隨機心現,

百億閻浮提.百億弗婆提.百億瞿耶尼.百億鬱單越.百億大海.百億輪圍山.百億菩薩受生.百億菩薩出家.百億如來成正覺.百億如來轉法輪.百億如來入涅槃。
別顯所照中︰ 一現人中,【閻浮提】者︰須彌山周圍鹹海中的四大部洲: 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盧洲,分別住着四大天王。【百億輪圍】者︰佛教之世界觀以須彌山為中心,其周圍共有八山八海圍繞,最外側為鐵所成之山,稱鐵圍山。即圍繞須彌四洲外海之山。

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王眾天、百億三十三天、百億夜摩天、百億兜率天、百億化樂天、百億他化自在天、百億梵眾天、百億光音天、百億遍淨天、百億廣果天、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
眾生因修上品十善,離開五道,投生天趣。光現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

如此處見佛世尊,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其百億閻浮提中,百億如來,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寶首菩薩、功德首菩薩、目首菩薩.精進首菩薩、法首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是諸菩薩,所從來國。此諸菩薩,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不動智佛、無礙智佛、解脫智佛、威儀智佛、明相智佛、究竟智佛、最勝智佛、自在智佛、梵智佛、觀察智佛。
現新集眾。介紹十信位菩薩及主佛之名號。皆以智慧為本。有智慧才能真信、真解。為誠位、證入法界的根本。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文殊智光讚述事理,令眾悟入。十段依答,1總顯菩提超情.2通顯菩提因果.3顯八相菩提.4顯菩提體性.5顯菩提之因。

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漏.不著一切世.彼非證道眼。
初偈反顯違理之失︰謂菩提體德,超絕一切。佛非漏非無漏.亦應於世,非著非無著。今乃見佛內離諸漏,外不著世.則有漏可離、有世不著,取捨未亡.此見違理,故非道眼。證道眼者無分別故。

若有知如來.體相無所有.修習得明了.此人疾作佛。
體謂真性,相謂德相。性無所有,竟何所離,本無有著,誰為無著。如是知者,名為正解,修習明了,斯為正行」。這知見是佛知見、正知正見。『修習得明了』。修是修行,習是實習,就是把你所修正的行為落實到生活上,明白通曉,就是正行。正解、正行,叫解行十信菩薩。「情盡理現,即名作佛」,情是情執,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是情,這個情盡了,理是智慧,就是菩提,菩提現前,這入十住位。

若於佛及法.其心了平等.二念不現前.當踐難思位。
佛法等觀。智是覺之體,覺是智之用。對立沒有了,宇宙渾然一體!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圓滿的現前,所得到的是究竟圓滿的受用。

若見佛及身.平等而安住.無住無所入.當成難遇者
生佛等觀,佛身眾生身,稱理普周,生佛平等。平等則無能所,故曰無住。我即法性,更不證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性之性就是法性,它能現一切相,雖現一切相,相是幻相,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剎那生滅,如「石火電光」。

色受無有數.想行識亦然.若能如是知.當作大牟尼。
有相差別,總名為數。六道眾生著相,執著、分別現相。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總名叫數。數就是命運。雖然有數,數可以改變的。「有相差別,總名為數,離數超世,成寂靜果」。「牟尼」是清淨寂滅。『大牟尼』是寂靜果。

眾生無有生.亦復無有壞.若得如是智.當成無上道。
眾生相是妙有,性是真空。所見眾生。亦皆稱真.故無生壞。知無眾生,是無上道。無上摩訶薩就是如來,他根本就沒有眾生的念頭。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
一切法都周遍法界。遍一切時空,超時間、超空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大自然裡的眾生、森羅萬象,一一法與一切法都有密切的關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顯示出宇宙是個整體的。任何一法是無量因緣,這些因緣、緣起都是彼此有關聯的。明瞭一切諸法彼此互相生起。一法不離一切法,一切法不離一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緣起相由。這就是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法通一切法通。

4.2 光照十方各十佛土,講菩提因果。
爾時光明過此世界,遍照東方十佛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十方),亦復如是。
光照十方︰各十佛土,是娑婆隣次之十剎也。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眾生無智慧.愛刺所傷毒.為彼求菩提.諸佛法如是。
通顯菩提因果。無明造業,愛能潤業,故生死無窮,如泥中刺,不覺其傷,如瘡中刺,為其所毒。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只為一大事因緣,為彼求大菩提,即真實智慧。拔是拔眾生之苦,幫助眾生覺悟。

普見於諸法.二邊皆捨離.道成永不退.轉此無等輪
悲智雙滿。智見諸法。普見通於性相,故離二邊。「見」是見性見、見道,是見到諸法實相。繁瑣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性相兩邊都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動念。

『道成永不退』,是念不退,不會再退轉到十法界。捨離二邊,是法身初住菩薩,發心住,真正發菩提心了,就念不退。「無等輪」是大乘圓教的佛法,修學、弘揚這佛法,就叫「轉此無等輪」,輪是法輪。

不可思議劫.精進修諸行.為度諸眾生.此是大仙力。
美往因行: 美是讚美,往是過去,即讚美過去生中修的因行。「精進」是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夠與十善相應,都能夠遠離十惡,叫真正修行。

以彼智慧心.破諸煩惱障.一念見一切.此是佛神力。
「智斷致用」。法性本具的智慧心;智慧現前,無明煩惱也沒有了。精義入神,「精義,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也.故能乘天下之微,會而通其用也」,即智斷冥契。故能一念頓見一切。一念裡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整個宇宙裡面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遠近,沒有先後。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故能頓見一切。這是每個修行人、每個菩薩所依靠的自心不動智佛。

不壞無邊境.而遊諸億剎.於有無所著.彼自在如佛。
令物思齊,佛遊剎無所著。教我們看破放下,於有無所著。於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佛菩薩能「遊剎無著。謂不壞其相,故能普遊。了剎性空,故於有無著」,他是倒駕慈航,乘願再來,眾生有感,他就有應。

4.3「光照百界,顯八相菩提」
爾時光明過十世界,遍照東方百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諸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佛了法如幻.通達無障礙.心淨離眾著.調伏諸群生。
謂了俗即真故,如幻本虛,真不礙俗故,達諸法相,性相無礙,是真通達。『佛了』,通達明瞭,『法如幻』,這個法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唯心所現。相是虛妄的,性是真實的。但是真不礙俗,空性不礙諸相發揮,諸相發揮不礙自性真空。

「了相故無智障,了性故無惑障」。轉境界兩個基本條件:通達諸法實相,所知障沒有了,轉變成智慧;通達法性,知法性無性,煩惱障沒有了,這時轉兩種煩惱成兩種菩提,根本智與後得智。

底下九偈,是講 “佛八相成道” 的真義。第一偈:【初生】時.身如夜月,皎鏡可觀.智猶滿月,清涼照物.故云永作。第二偈: 行七步時.顯其具德。第三偈: 顧眄時.觀方現笑。第四偈: 師子吼時.說我獨尊。第五偈:【出家】時.解縛修寂。第六偈:【坐道場】時.障盡德圓。第七偈: 轉法輪時.因悲度物。第八偈: 顯神道時.調彼難調。第九偈示入涅槃.不妨神用。

或有見初生.妙色如金山.住是最後身.永作人中月。
菩薩現身作佛,示現八相成道。「初生時,身如夜月,皎鏡可觀,智猶滿月,清涼照物,故云永作」。佛現的身是金色。示現成佛,就是住在這世間的最後身,不受後有。

或見經行時.具無量功德.念慧皆善巧.丈夫師子步。
「行七步時,顯其具德」。菩薩摩訶薩,以十事故,示行七步: 一「現菩薩力故」。二「現施七財故」。三「滿地神願故」。四「現超三界相故」。五「現菩薩最勝行,超過象王牛王,師子王行故」。六「現金剛地相故」。七「現欲與眾生勇猛力故」。八「現修行七覺寶故」。九「現所得法,不由他教故」。十「現於世間,最勝無比故」。

或見紺青目.觀察於十方.有時現戲笑.為順眾生故。
「顧盼時,觀方現笑」。「以十事故,示現微笑心自誓。菩薩示生,即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一「菩薩念言,一切世間,歿在欲泥,除我一人,無能免濟,如是知已,熙怡微笑」。
二「一切世間,煩惱所盲,唯我今者,具足智慧,如是知已,熙怡微笑」。
三「我今因此假名身故,當得如來充滿三世無上法身,如是知已,熙怡微笑」。
四「菩薩爾時,以無障礙眼,遍觀十方所有梵天,乃至一切大自在天,作是念言,此等眾生,皆自謂為有大智力,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五「菩薩爾時,觀諸眾生,久種善根,今皆退沒,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六「菩薩觀見世間種子,所種雖少,獲果甚多,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七「菩薩觀見一切眾生,蒙佛所教,必得利益,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八「菩薩觀見過去世中,同行菩薩,染著餘事,不得佛法廣大功德,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九「菩薩觀見過去世中,同共集會,諸天人等,至今猶在凡夫之地,不能捨離,亦不疲厭,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
十「菩薩爾時,為一切如來光明所觸,倍加欣慰,熙怡微笑心自誓」。這首是菩薩得十方一切諸佛威神的加持。

或見師子吼.殊勝無比身.示現最後身.所說無非實。
「師子吼時,說我獨尊」。獅子是獸中之王,所謂獅子一吼,百獸腦裂。比喻諸佛菩薩說法能伏一切外道。

或有見出家.解脫一切縛.修治諸佛行.常樂觀寂滅。
「解縛修寂」。菩薩摩訶薩,以十事故,示現出家: 為厭居家故、為著家眾生令捨離故、為隨順信樂聖人道故、為宣揚讚歎出家功德故、「為顯永離二邊見故、為令眾生,離欲樂我樂故、為先現出三界相故、為現自在不屬他故、為顯當得如來十力無畏法故、法應爾故,菩薩以此調伏眾生。

或見坐道場.覺知一切法.到功德彼岸.癡闇煩惱盡。
「坐道場時,障盡德圓」。『覺知一切法,到功德彼岸』是德圓,『痴暗煩惱盡』是障盡,功德圓滿!「佛子,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有十種事: 種種震動一切世界、平等照耀一切世界、除滅一切諸惡趣苦、令一切世界金剛所成、普觀一切諸佛如來師子之座」,知將講經說法、心如虛空無所分別、隨其所應現身威儀、隨順安住金剛三昧、受一切如來神力所持清淨妙處,將契同法界、自善根力悉能加被一切眾生。

菩薩坐道場,有十種奇特未曾有事:
1「十方世界一切如來皆現其前,咸舉右手而稱讚言,無上導師,是為第一未曾有事」。
2「一切如來皆悉護念,與其威力」。
3「宿世同行諸菩薩眾,悉來圍繞,以種種莊嚴具,恭敬供養」。
4「一切世界草木叢林,諸無情物,皆曲身低影,歸向道場」。
5「入三昧名觀察法界,此三昧力,能令菩薩一切諸行,悉得圓滿」。
6「得陀羅尼,名最上離垢妙光海藏,能受一切諸佛如來大雲法雨」。
7「以威德力,興上妙供具,遍一切世界供養諸佛」。
8「住最勝智,悉現了知一切眾生諸根意行」。最勝智就是文殊妙慧,這個智慧能觀機,這是真實智慧。一切眾生是自己一面鏡子,回光返照,你就能夠見到自己的諸根意行。
9「入三昧名善覺,此三昧力,能令其身充滿三世盡虛空界一切世界」。「善覺」即「淨寂光通達」。
10「得離垢光明無礙大智,令其身業普入三世」。

或見勝丈夫.具足大悲心.轉於妙法輪.度無量眾生
「轉法輪時,因悲度物」。這是大慈悲心的落實,普度九法界有情眾生。如來應正等覺轉大法輪,必須具備的十個條件:
1「具足清淨四無畏智」,四種無畏的根本就是真實智慧。
2「出生四辯隨順音聲」,這是四無礙辯才。
3「善能開闡四真諦相」,要有能力幫助學生斷疑生信。
4「隨順諸佛無礙解脫」。5「能令眾生心皆淨信」。
6「所有言說皆不唐捐,能拔眾生諸苦毒箭」。
7「大悲願力之所加持」。「大悲」是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願力」是有真實的弘願。
8「隨出音聲普遍十方一切世界」,音聲平等周遍法界虛空界。
9「於阿僧祇劫說法不斷」。成佛之後,具足大悲心,轉於妙法輪,度無量眾生。
10「隨所說法,皆能生起,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法」。「根」是五根,「力」是五力,「覺」是七覺支,「道」是八正道。

或見師子吼.威光最殊特.超一切世間.神通力無等。
『師子吼』是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威」是威德,「光」是智慧。教學的內容無所不包,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力」,佛有十種特殊的能力,沒有人能跟他相比,所以沒有人能跟佛陀相等。「神通力」是調彼難調,調是調教,「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

或見心寂靜.如世燈永滅.種種現神通.十力能如是。
「示入涅槃,不妨神用」。「十力」是諸佛如來具足自性圓滿十種能力。涅槃是滅度,滅是滅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寂滅,寂有為無為;涅槃是圓寂。「義充法界,德備塵沙」,這叫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這叫寂。

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眾生問是有心,佛的答覆是無意,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像敲鐘擊鼓,又如谷響,法爾如是。佛菩薩現身應化,應而無應,無應而應,是真圓寂。這就是「示入涅槃,不妨神用」。

如來應正等覺,作佛事已,觀十種義故,示般涅槃。
1「示一切行,實無常故」。2「示一切有為非安穩故」。3「示大涅槃是安隱處無怖畏故」。4「以諸人天,樂著色身,為現色身,是無常法。令其願住,淨法身故」。5「示無常力,不可轉故」。6「示一切有為不隨心住,不自在故」。7「示一切三有,皆如幻化,不堅牢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8「示涅槃性究竟堅牢,不可壞故」。
9「示一切法,無生無起,而有聚集,散壞相故」。

4.4光照千界
爾時光明過百世界,遍照東方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這一小段為我們說明光照法界,佛光遍照。上面從一個世界到十個世界,到百個世界,到此地千世界,最後說到無量無邊的世界,法爾如是。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佛於甚深法.通達無與等.眾生不能了.次第為開示。
讚佛智深、悲度,大慈大悲,廣度眾生。一切法裡頭任何一法都是深廣無盡。

我性未曾有.我所亦空寂.云何諸如來.而得有其身
「歎菩提永絕二我德」。覺性裡面沒有人我、法我。「謂二我之見,必因於身」。
「今觀於身」,這是教導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身。「未曾有」是我們六根接觸不到。「我」是自性。如來沒有身,能現身,能現無量無邊身。

真正修道人,能改變磁場,也就是說他修行的功行能夠轉變外面的物質環境,就是所謂佛菩薩慈悲威神力加持。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產生變數。

解脫明行者.無數無等倫.世間諸因量.求過不可得。
「顯解脫般若德」。明行足是佛十種德號之一。『明行』就是智慧,貪瞋痴心永斷滅,心善解脫。於一切法知無障礙故,慧善解脫。

修行首先要化解內心對一切人事物的對立。「於一切法知無障礙」,這是破所知障,對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善解脫」。破煩惱障要定,破所知障要慧。「解脫」是我們要把煩惱解除,要把所知障擺脫。「諸因量」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邏輯,因明,辯證法。修行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沒有過失,只有如來一人。

佛非世間蘊.界處生死法.數法不能成.故號人師子。
「佛超離根境德」。「讚歎佛超絕三科德」,三科是「蘊、界、處」,佛是超越了。蘊就是五蘊,界就是十八界,處就是十二處。五蘊、十八界、十二處,這些都是生死法,都是屬於有為法。

「境智雙寂,契彼性空,根塵兩亡,內外解脫,亦常照內外,脫於無知,空尚不存,妄從何起」。「性」是真如本性體,「數法不能成」。它沒有因果,沒有生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法爾如是,所以它是空寂。「佛超絕根境,即其性本空寂」,其性本空寂,根、塵都緣不到時常在你眼前,從來沒有離開你過,「何法不寂」。「雙亡寂照,方契性空。境智雙寂,契彼性空」。如果你還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跟照還有,你是十信位的菩薩,寂照雙亡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就是圓教初住,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內外俱解脫』,內六根,外六塵,。即根塵兩亡,內外解脫。「由契性空,故亡根塵,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一法不捨」。「故亡根也。由內亡故,根不能繫。由外亡故,境豈能牽,真解脫也,斯乃解脫惑障」。

體性常不動,無我無來去,而能悟世間,無邊悉調伏。
「不動普應德」。「二我永亡,稱性不動,智周法界,何有去來」。心不動、寂靜的時候,清淨心生智慧,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這是真實智慧。體性空寂、常不動。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超越空間維次,它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沒有空間,沒有時間。  

常樂觀寂滅,一相無有二,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
「動寂無二德」,動寂不二。清淨心能現無量的德能,神通、神力。有智慧、有能力,這才能幫助十法界苦難眾生。心清淨,身清淨,生活環境清淨。心常常在定中。一切憂慮、牽掛、得失統統放下。空間時間沒有了。

不作諸眾生,業報因緣行,而能了無礙,善逝法如是。
「無染了機」無染觀機。不要做一切眾生那種修福。貪圖世間的財色名食睡。「善逝」是佛十個號之一,從內心裡面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所有一切衝突,從我自己這一邊化解了,這叫善逝。逝是滅,滅煩惱,滅衝突,滅爭執,滅是非,滅善惡,都從自己清淨心裡面去做,才能達到圓滿功德。

諸佛真金色,非有遍諸有,隨眾生心樂,為說寂滅法
『非有』這是諸佛,真如無為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時空,非有!他能『遍諸有』,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隨類現身。

4.5 光照十千世界:
爾時光明過千世界,遍照東方十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發起大悲心 救護諸眾生 永出人天眾 如是業應作。
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大菩提心的基礎上。菩提心是真心,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
「大悲下救業,不求自利,永出人天」,幫助眾生,出離六道輪迴。

志樂佛功德,其心永不退,住於清涼慧,如是業應作。
「殷重修,志樂不退故,清涼慧者,無惑熱故」。「清涼慧」是寂靜涅槃的境界,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惑是愚痴迷惑,熱是煩惱,就是貪瞋。煩惱永遠斷盡了。轉煩惱為菩提,轉愚痴為智慧。

觀身如實相,一切皆寂滅,離我無我著,如是業應作。
「內照業」。如果沒有前面信、樂、念、學基礎, 你沒法子內照。內照是智慧現前,照見五蘊皆空,這是入佛知見,度生死、證涅槃。菩薩所證得的涅槃都是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永恆,永遠沒有止境的幫助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雖然發願無止境的幫助別人,他不著相,真正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他能夠永遠是不疲不厭。

觀身實相者,觀佛。實相是寂滅、無我、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實相就在我們現前。六根對外面境界,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實相。觀身,身上每一個器官,每個細胞都那麼樣和諧,都那麼的合作,不分彼此。

【觀身實相】者,「觀身」,細細觀察去思惟,身體五官百骸無量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都能包容,都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互助合作。法華經云「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

等觀眾生心,不起諸分別,入於真實境,如是業應作。
「等觀業」,平等觀察世間,大悲同體。整個宇宙同一個法身,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同是唯心所現,同是唯識所變。「見真息妄,妄盡契如,名入真實」。

悉舉無邊界,普飲一切海,神通大智力,如是業應作。【神足通】
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生佛不二,自他一如。「無邊界」,遍法界虛空界,這個境界廣大沒有邊際,其廣無邊,其深無底。「一切海」是「法門無量」;「普飲」是 「誓願學」。『神通大智力』,有大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性相、事理、因果,沒有一樣不通達。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究竟圓滿的神通。廣學多聞,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樣才能夠興起大用,廣度眾生。

思惟諸國土,色與非色相,一切悉能知,如是業應作。【知土】
法性土為非色,是常寂光土。法性土無處不在,遍一切處,遍一切時,無處無時不在。餘土皆為色土。性相是一,色與無色是一。影子跟身子是一體。

4.6 光照百千世界,答佛威德問。
爾時光明過十千世界,遍照東方百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為病眼顛倒見.彼不能知最勝法。「揀迷」,迷惑顛倒的眾生見不到如來法身。

謂以「威德」,包含「自在熾盛」。「色相」包含「端嚴吉祥」。『種族』包含「名稱尊貴」。「薄伽梵」,世尊德號。有自在、熾盛、端嚴、吉祥、名稱、尊貴等六意。「雖是薄伽,而見從外來,取相乖於最勝,故為倒見」。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最勝法」是明心見性,是佛知佛見。

如來色形諸相等.一切世間莫能測.億那由劫共思量.色相威德轉無邊 。
「如來色相無邊,故超情莫測」。身體的形狀是屬於形相,身體上的光彩這屬於色相。「諸相」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世間莫能測』,沒有辦法想像。

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
解釋如來色相無邊。「相即無相」,故深;「無相之相」,就是廣,沒有邊際。『如來非以相為體』,「相」是所現,「體」是能現,但能所是一,所以就深廣無際。

法性是體,法身是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無相」是「相即無相」。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的剎土眾生,是「無相之相」。無相是心。相是物質,這些物質統統是心變現的,唯心所現。「相即無相,無相即相」。

佛法微妙難可量.一切言說莫能及.非是和合非不合.體性寂滅無諸相。
明所證超情,謂欲言其有,體相寂滅,欲言其無,色相無邊,故止言微妙,唯智方契」。理無量無邊,言語是有限量的,思惟,分別的能力,也有限量的。即相離相。相在,知道這個相是幻相,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佛身無生超戲論.非是蘊聚差別法.得自在力決定見.所行無畏離言道。
「明能證超絕,結歸佛身」。超絕,超妄想、分別、執著,超心行、言說,所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絕思量,絕言說。體性寂滅遣有.身相具足遣無.非合不合遣俱有無.而復謂佛是非有非無.還成戲論。

身心悉平等,內外皆解脫,永劫住正念,無著無所繫。
前五首是講法身,向後五首是講如來的智身,屬於解悟,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解悟能幫助你增長信心,能加強你的願力,讓你勇猛精進,解悟是推動的力量。「向上一著」,上指明心見性、大開圓解、是佛知佛見。說有一切有,說空一切空,說無一切無。修行是先解後行,要證悟才得受用。
會砍樹的人從根本砍掉,樹整個就倒了。不會砍樹的人,尋枝摘葉。他先把樹葉一片一片摘下來,然後把小樹枝再剪下來,再把樹幹砍下來,慢慢再砍到根。根本是修心,先要讓心平等。一般人心有千萬結。只要把我自己這一方化解掉,問題才能真正解決。

知解脫智︰謂外身非業繫,內心無取著,為皆解脫。常契等理故云正念。
外面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就得自在了。「常契等理,故云正念」,心念念都能夠契合平等。「正念」無念,無邪念,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

意淨光明者,所行無染著,智眼靡不周,廣大利眾生。
「以寂照智利生」。這首是寂而常照,著重在寂,寂就是心地清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都能保持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永劫住正念」,他妄想沒有了。「淨故無著」。「明」,光明,有智慧。「智周」,法身菩薩智慧周遍法界,「故能大作佛事」,與遍法界一切剎土眾生感應道交。

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
菩薩利益眾生一定要用智慧,所以菩薩求智慧是求開悟。『一身為無量』。身是一,無量是身分,在不同的場合現不同的身分。他應以什麼身得度就能現什麼身。

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集,眾生分別故,見佛種種身。
以無生智,隨物而感,謂一身多身,但由眾生分別心起,故無積無從。

4.7光照十方百萬世界:答法性問
爾時光明過百千世界,遍照東方百萬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光明遍清淨,塵累悉蠲滌,不動離二邊,此是如來智。
光明遍照是從清淨心來的,清淨心就遍照。清淨心生智慧,智慧一定幫助自己提升。智照世間,對於世出世間的真相、諸法實相通達明瞭,不但是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都沒有。這是八地菩薩,不動地。

了知差別法,不著於言說,無有一與多,是名隨佛教。
多中無一性 一亦無有多 如是二俱捨 普入佛功德
對一切事物的觀察有許許多多的方面,面面都觀察到,你的見解是圓融的,圓融是真實智慧。萬事萬物,一切眾生沒有好醜。好醜是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隨著你心在變。境界就跟你的心產生變化。”境緣無好醜,好醜在自己的心”。

眾生及國土,一切皆寂滅,無依無分別,能入佛菩提。
依正皆寂,故無所依;智契於斯,故無分別。諸佛如來入這個境界。證得寂滅忍。
智慧是清淨心起作用,你才能了解事實真相,一切皆寂滅。豁然大悟,豁然貫通。智就是覺,明白宇宙之間依正莊嚴是怎麼回事情,「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入佛的境界,通達了知諸法的真實義。

4.8光照一億界: 歎佛權實雙行,方便幹能。
爾時光明過百萬世界,遍照東方一億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智慧無等法無邊.超諸有海到彼岸.壽量光明悉無比.此功德者方便力。
「即體起用為方便」。「證法無邊,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本體是性,整個宇宙的現象是相;在方法裡面來講,有理有事;在應用上來講,有因有果。「性、相、理、事、因、果」,任何一法都具足這六條。

「淨極光通達」。發光是智慧開了,定愈深,智慧愈大;定的時間愈長,智慧愈廣。所以到了法身菩薩,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淨到極點,智慧光明便現出,通達宇宙,照天照地。這時,自性般若智慧,時時現前,心明如鏡,能照了遍法界虛空界¬。

「彼岸」是如來究竟涅槃彼岸。涅槃,圓滿寂靜,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光明,就是影響力。「功德者」就是修積功德的這個人,就是佛。

所有佛法皆明了,常觀三世無厭倦,雖緣境界不分別,此難思者方便力。
「歎寂照方便」,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自性本寂,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本來沒有起心、動念。「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佛」體是智慧,用是覺、明瞭。

樂觀眾生無生想.普見諸趣無趣想.恆住禪寂不繫心.此無礙慧方便力。
歎佛事理無礙方便︰【有無無礙】,無即是理.有即是事。【定散無礙】者,恆住禪寂,定也。由契心性,理也.禪不繫心,不礙散地,即涉事也。

無即是理,有即是事,理事不二。理在事裡,事在理裡。鏡子本身沒有相,但鏡子能現相。理上沒有事,但是理能夠顯事。所現的相,是「幻相,影像」。

即相離相。無眾生想是不著相。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性相、理事、因果不二,從六個方面來觀一樁事情,才能圓滿。應化在六道,沒有六道的分別執著。

『恆住禪寂』就是你的心是定的,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統統是平等心。不繫心,是無障礙,也就是行住坐臥常住定中。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

善巧通達一切法.正念勤修涅槃道.樂於解脫離不平.此寂滅人方便力。
現而無現,無現而現,修而無修,無修而修,證而無證,無證而證,這叫善巧。法身菩薩通達一切法。理可以頓悟,事要漸修。『勤修』是道,修道圓滿,果是涅槃,功德圓滿。寂是清淨寂滅,正念現前,那就是性德圓滿現前。正念無念,無邪念,就是禪定。

有能勸向佛菩提.趣如法界一切智.善化眾生入於諦.此住佛心方便力。
「歎迴向方便」。迴是回轉,向是對象,佛教導我們,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無論做什麼樣的好事,可別忘記迴向三處: 菩提、實際、眾生。實際是理體,就是法性;眾生就是法相;菩提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佛心是真心、覺心,覺而不迷這是佛心。破迷開悟,回歸自性,迴向是最好的方法。迴向才能破二執。

恆住涅槃如虛空.隨心化現靡不周.此依無相而為相.到難到者方便力。
「寂用無礙,為無住涅槃』,難到能到,難證能證。涅槃清淨如虛空,一法不染。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虛空一法不立。悟入體性,就是知見等同諸佛如來、法身菩薩。

過去現在未來世.所有言說皆能了.而知三世悉平等.此無比解方便力。
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是如來究竟果位,智慧、德能、相好圓滿具足之相。十方三世所有一切眾生的言語,你都能夠明瞭,一點障礙都沒有。性是平等的!三世十方所有一切眾生,有情、無情,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平等、清淨、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遍法界虛空界。「生佛平等」,「悉平等」。

4.9光照十億界。
時光明過一億世界,遍照東方十億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有十首偈,讚歎如來「大悲救生德」,救度一切眾生。

廣大苦行皆修習.日月精勤無厭怠.已度難度師子吼.普化眾生是其行。
「行海已圓,而能普化」。慈航普度,普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於一切眾生平等看待。化是教化。次八別顯化類不同。第二首是痴愛眾生;第三首是欲著,執著欲望重的;第四首是我執重的;第五首惡趣、惡道眾生。第十首「總結悲智周遍」,佛的大慈大悲、圓滿智慧周遍法界,普度一切眾生。

度化有三等,依眾生上中下三等根器。「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根性利的他開悟;根性次一等的,他也聽明白了,他沒有悟入;再次一等的,聽了還不悟。所以上根人一聞千悟,轉凡成聖。中根人不能轉凡成聖,能轉迷為悟,他真的覺悟,真的明白,沒有能夠契入佛菩薩的境界。下等根性的人,轉惡為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至於聽了完全不能了解,還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是一闡提。

「師子吼」者,名決定說。自己證得了,定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度一闡提。定說無我,度諸外道。定說欲苦不淨,以度波旬。定說如來常樂我淨,度諸聲聞。定說大悲,以度緣覺。定說如來無礙大智,以度菩薩。佛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觀機、契機。

眾生流轉愛欲海.無明網覆大憂迫.至仁勇猛悉斷除.誓亦當然是其行。
【化癡愛眾生】。「如人墮海,五事難出」,水深、波迅、迷暗、蟲執、憂迫失力。只要愛欲沒有斷,就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愛欲有二,已得無厭,深廣如海。於未得處,無足如流。就像大海裡面的迴流一樣,它不停,它不息。日夜為此,操心牽掛。

「痴是愚痴,迷不見過;妄見有德,結網自纏」。痴就是無明,無明就是對於諸法實相,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不了知,迷失了自性,永遠看不到自己的過失。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隨順煩惱,造作無量無邊罪業。智慧開了,才能轉愚痴為智慧。

世間放逸著五欲.不實分別受眾苦.奉行佛教常攝心.誓度於斯是其行。
【度著欲眾生】欲就欲望、貪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放逸」就是不專心,做事馬虎、隨便,沒有一樁事情是專心誠意在做。因為放逸,貪著五欲,貪而無厭,到最後不擇手段去爭取,把你命中的定數天天在減少。【不實分別】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是五欲之因。「受眾苦」是果報。『佛教』是佛的教導,我們要能夠落實,最重要的是『攝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眾生無怙病所纏.常淪惡趣起三毒.大火猛燄恆燒熱.淨心度彼是其行。
【救惡趣眾生】,「謂無善可怙,顯唯惡業及惑病因,招三惡趣,展轉復起三毒之過,因果俱燒」。眾生沒有依靠,內有貪瞋痴,外有五欲六塵的誘惑。因是惡業,是迷惑,貪瞋痴感召的三惡道的苦報。對治的方法是清淨心。總綱領、原則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因亡果喪」。

眾生迷惑失正道.常行邪徑入闇宅.為彼大燃正法燈.永作照明是其行。
【救邪見眾生】邪見是錯誤的見解,也就是我們常講我們對宇宙、對人生、對理、對事、對因果,看錯了。思想的錯誤、見解的錯誤,稱為邪見;思想的錯誤是屬於思惑,見解的錯誤就屬於見惑。

眾生漂溺諸有海.憂難無涯不可處.為彼興造大法船.皆令得度是其行。
【救著有眾生】。三有深廣,總喻於海,漂至人天,還溺惡趣,未遇如來,多成處難,希求不已,故名為憂,未有對治,故無涯畔,具上諸失,故不可處」。

眾生無知不見本.迷惑癡狂險難中.佛哀愍彼建法橋.正念令昇是其行。
「救無明眾生」,迷理、迷事。「由本住無明,故不見無住之本,迷理惑事,狂走於生死之中」。無知就是無明。明是明瞭,明瞭是宇宙之間,此界他方、過去未來一切的事相,你本來統統明瞭,「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聞法信解無疑惑 .了性空寂不驚佈.隨行形六道遍十方.普教群迷是其行。
「普救群迷」。教證之智,能導無緣之悲,同體之悲,能遍十方六道。無疑惑, 誠敬之心自自然然你就流露出來。

五、光照十方,總結無盡。
爾時光明過十億世界,遍照東方百億世界.千億世界。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因果圓遍德】,因圓果滿。【一念】叫正念、是真心。一念,你就見到一真法界。\這是時間突破了,時間是三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是十方,無盡無數無量的不同維次空間。

佛果地上的十種殊勝能力:1「是處非處智力」,他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2「業智力」,知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的造業。3「定智力」,知一切禪定三昧,八萬四千種修定的方法。4「根智力」,知一切眾生根性。5「欲智力」,曉得你喜歡、愛好什麼。6「界智力」謂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7「至處智力」謂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8「宿命」,於過去宿命種種事憶念,悉如實知,9「天眼」,能夠見一切眾生,生生世世所有一切狀況統統見到。10「漏盡」,諸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十方無比善名稱,永離諸難常歡喜,普詣一切國土中,廣為宣揚如是法。
「大用外彰」,正明說法周遍。諸佛如來因圓果滿,成佛之後,要把你沒有成佛之前所發的願兌現四弘誓願。『普詣一切國土中』是本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如是法就是諸佛為眾生宣說的一切法。

普往十方諸國土,廣說妙法興義利,住於實際不動搖,此人功德同於佛。
「說法行」。「義利者,令眾生得離惡攝善故」。我們自己能成就,是得力於佛菩薩的教誨。佛菩薩「普往十方」,眾生有感他就有應,廣說妙法。

不見十力空如幻,雖見非見如盲覩,分別取相不見佛,畢竟離著乃能見。
「破相行」,破相就是離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破相不但是要破我執,還要破法執,於一切法都不執著、都不分別,你才能見到實相,見性成佛。

眾生隨業種種別.十方內外難盡見.佛身無礙遍十方.不可盡見亦如是。
眾生隨業差別,『內外難盡見』,顯示佛身遍滿十方,無法盡見。前面都在相上講,這個地方叫我們要離相,離相就是斷煩惱。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迷惑、造業、受報;諸佛如來所以能成就,就是斷惑證真。

譬如空中無量剎,無來無去遍十方,生成滅壞無所依,佛遍虛空亦如是。
雖遍十方,不可定取。見佛要「畢竟離著」,取就是著,取捨的念頭都不可得,那你就跟佛靠近,你才能夠證得。

「多剎滿空」,剎就是星球、星系,在太空當中布滿了星系跟星球,無量無邊。
「體無來去」,體是法性。突破時空間維次,十方諸佛剎土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佛剎無量微塵,一一微塵裡面都有「無來無去遍十方」的諸佛剎土,重重無盡,法爾如是。

『生成滅壞』,在動物,叫生老病死;在植物,叫生住異滅;世界、礦物,叫成住壞空,這是現象,這個現象「不妨成壞」,相有性空,事有理無。事相是幻化的,剎那生滅。

『佛遍虛空亦如是』。「佛身遍空,頓遍多剎」,所有境界相同時現前,沒有先後。「恆不去來」,「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一不異」。所以佛是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從來沒有間斷的示現。無量無邊佛剎,一時頓現、生滅同時。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華嚴經解說,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