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似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一、導論
道德經前三十七章,是講道的本體,後四十四章,是講道之德相作用。道德經第十八章至第二十一章,其文義是前後一貫的,要連起來讀,才不會斷章取義,依文解義。
在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社會變亂,道德低落,奇謀異術之士輩出,賣弄世智辯聰,爭雄稱霸,老百姓的平和安靜生活,都被這些 “假聖人” 的 “巧智雄辯” 所迷亂。
老子在痛心疾首之餘,針對社會時弊,便提出了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的論說。其目的在於撥亂反正,讓人們識破假聖人的偽裝。老子在此,教人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勸人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而貴食母,惟道是從”。這跟莊子所謂: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絕聖棄智,天下太平”,有異曲同功之妙。
聖智仁義,孝慈巧利,本是人人,本具智德。但因眾生無明深重。道德低落,因此蒙蔽了大道的智慧德能,變成了世俗的虛仁假義、世智辯聰、投機取巧、自私自利。因此老君在此勸導世人,拋棄聰明巧智,勾心鬥角。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而貴食母,惟道是從”。法無邪正,邪正在人,是以聖人教人、但破其執、不破其法。
此章字句,較難解說,信堅盡力而為,用以拋磚引玉,還望諸大德,不吝賜教。
二、經文真諦解說
絕學無憂。
此句是此章的總論,讀者要先了解 “絕學” 的真實義,才能真正了解此章的一乘真義。兩千五百多年來,道學專家對 “絕學” 的定義,依自身與眾生的靈性階層,而有兩種不同解說。一、聲聞、緣覺修行至阿羅漢,斷了粗相(分別)的人我、法我二執,但未斷微細 (俱生無明) 的二執,證入阿 羅漢,稱為無學位,相當於華嚴經的七信位。去掉了分別心,不著於相。此地的絕學,是指棄絕世俗巧智之學,所學皆是助分別心熾盛,不如不學。
二、法身菩薩斷了一分俱生無明,入了初住位,明心見性了。恢復自性的智慧德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故稱絕學。絕學就是無學,證得無學位了,是已經到了家,不需再有所學了。凡夫之有學是世智辯聰。只是增長世間的知識學問。
老子是見性的聖人,他所說的當以一乘真義解說,因此此地的 “絕學”,是指修行從入道,經資糧道、加行道,而見道的見性聖人,證得無學位,故稱 “絕學”。絕學者,絕世間之學,學無為之學。即得 “無學位”。
修正道以斷煩惱,叫做有學,悟真理而斷煩惱。學道圓滿,更無修學,叫做絕學 (無學)。修道成功,到達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難都解決了、看透了,見性的聖人,證入諸法實相,萬法唯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幻。無念、無住、無著,憂患不能入。因此絕學者,無憂無慮,沒有煩惱,沒有憂慮。
永嘉證道歌云: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見性聖人,證得了 “無為的智慧”,無為而無不為。他洞徹了宇宙和人生本來面目的人,才能夠做到“無為而無不為”。見性的聖人,瞭知萬法唯心,一切皆從法界流。掌握了道的規律,並且能夠靈活運用的人,才能夠達到“無為而無不為”。
閑道人,表面上他是無所作為的,他很清閑的,悠然自得的樣子,好像甚麼事,也不在意似的。看他無所事事,甚麼事都不著急,也沒有煩惱,時時都是優游自在,超然自得,可以說是「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萬物的表裏精粗,他沒有不明白的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不用加以思索研究才能懂,很自然就得到 (因為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不學而知道一切,叫絕學。(清淨心,因定得慧,得根本智,自性本具的般若。再修得後得智,就無所不知。)
世俗以增長知見,日益智巧,馳騁物欲以為學。聖人以泯絕知見,忘情去智,遠物離欲,以為學耳。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譬如在接待對話之間,輕輕和氣的回答 ,叫 “唯”;不耐煩憤怒的回答 “阿”,這兩句話,皆應人之聲。但 “唯” 是誠誠懇懇的接受,“阿”是拍馬屁的應對。唯之于阿,同出於口,同應於人,但以其語氣不同,呈現心語、心態,兩者所表達之義,有天淵之別。
雖然表面上,唯之與阿,似乎相差沒有多少!。可是在別人聽到耳裏的感受就不同了,一種是覺得良善的,另一種就覺得是惡意的. 只是一句話的應聲回答,良善與惡意,就很明白的表露出來。從“唯與阿”的小差別發展到“善與惡”的大對立,都是擾攘的結果。
善惡、是非、好壞,無法確定出一個絕對的標準。隨個人靈性階層而有不同的認知。雖然絕對的道德標準難求,但是一個社會因時因地所產生的相對道德標準,一個修道人也應該遵守。人們害怕這控制不住的發展,我也不能不害怕。
即使聖人超越了相對的案臼,到達了絕對的境界,在這個世界上,你仍有必要陪大家遵守這個世界的種種規則,避免舉止怪異,驚世駭俗。此即老子所謂“和其光,同其塵”。人們所怕的罪惡,我也不能不怕。且夫聲色貨利,皆傷生害道之物,世人應當可畏者。我則不可不畏懼而遠之。
荒兮其未央哉。
荒是像荒原大漠一樣,廣瀚無際。世人不修心德,心地寶田都好像荒廢的田園一樣,憤恨貪慾的雜草到處叢生。若不斬斷此致惡之根,則私意橫生,人欲滋盛,剛強暴惡,無所不為。從此而日益荒遠。從此而流蕩身心。終無止歸之所。終不能返本還原。世人以增益知見為學。聖人以損情絕欲為學。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耳。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天下擾攘,皆為利往;眾人熙熙,皆為利來。熙熙是縱情奔放,愛好畋獵嬉戲,耽婬嗜酒,放逸無度。「熙熙」,是太平、自然、舒適、自在,看起來很好的樣子。然而,「熙」字是好而不好,吉中有凶。眾人忘道逐物,故汨汨於物欲之間。眾人忘道逐物,故汨汨於物欲之間。酷嗜無厭,熙熙然如享太牢之味,以為至美。
這種貪慾無厭的樣子,外表看來,顯得其樂陶陶,熙熙攘攘、興高采烈的樣子,如同去參加盛大的祭典,享受祭品的美味。如同春和景明之時,登臨亭台,眺望美景的怡然心情。其實內心卻有諸多痛苦,一生忙忙碌碌,為了生活爭名奪利,一天混過一天,輪迴生死。[信堅註: 太牢原指古代帝王祭祀所使用之祭品牛羊等牲禮,享太牢即為百姓享受恩典,君王與民同樂之意。春台則是美好的旅遊勝地,常引申為美好幸福的樂土,登春台是指「達到美好幸福的境地」。]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泊,甘於恬淡。未兆,念頭未起時。未孩,即未至稍長之時。我是主宰、自在。兆,念之初萌。未兆即一念未生,不起心動念。嬰兒,乃無心識愛惡之譬。孩,是骸骨之骸,未孩,試只如嬰兒的骨弱筋柔。
眾人見物可欲,故其心執著而不捨。我獨離物向道,泊於物欲未萌之前,不識不知,超然無欲。有道者淡泊於對世俗有所貪好的任何徵兆,其心胸廓然如嬰兒純真無邪。
修道者,心境應該要如一潭清水,微波不興,澄澈到底。平常心境,保持得像初生嬰兒般的純潔天真。修道至相當程度後,不但是返老還童,甚至整個人的筋骨、肌肉、觀念、態度等等,都恢復到 “初生嬰孩”的 “專氣致柔” 狀態。
乘乘兮,若無所歸。
乘乘,是稚心活潑無邪,若無所歸,是毫無沾染邪思,未受俗情所沾染,渾忘一切事物之貌,沒有思慾,也沒有煩惱。
眾人見物可欲,故其心執著而不捨。聖人心無欲,了無繫累,泛然應物,虛心遊世,若不繫之舟。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眾人智巧多方,貪得無厭,故曰有餘。我獨忘形去智,故曰若遺。遺者,遺棄其求餘之心。守其知足之念。功名不能亂其志。利祿不能惑其心。惟知 “道之可求。道外更無所求”。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我外表像愚人一樣,無知無識,渾渾沌沌的。然我無知無我,豈真愚人之心也哉。但只渾渾沌沌,不與物辨,如此而已。「愚」,並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現的 “大智若愚”。「沌沌」,不是糊塗,而是如水匯流,隨世而轉,但自己內心清清楚楚。
衆人昭昭。我獨若昏。衆人察察。我獨悶悶。
昭昭者,聰明外露,好昭顯己功、誇己能。謀慮多端。聖人修內德自謙,內斂鋒芒,收斂視聽,有若不明之貌。
察察者。私智泛用。窺探細微,即俗謂分星擘兩,絲毫不饒人之意。悶悶者。見德忘物。純一不雜之貌也。昏昏悶悶,皆無知貌,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修道人不以為聰明才智高人一等,顯現於外,炫耀於世。反是大智若愚,平凡庸陋,毫無出奇之處。
內觀自照不趨迷於根塵之五色、五音、五味,要以昏昏之無為,遵絕學則與世無爭執,以悶悶是常存淳樸天真。「和光同塵」,混混沌沌,而內心清明灑脫,遺世獨立。
澹兮其若海,飂兮似無所止。
澹,是恬静、安然的樣子。“飂”是高雅的清風,如空中大氣清遠徐吹。在那高遠的太空裡,好像有無比美妙的音樂,虛無飄渺,有如天籟之音。
我的心澹然虛明,恬淡寧靜,肚大能容,似海之湛深寬闊,不可涯量,能容納一切細流、一切塵垢。又像長風之御太虛,神思飄逸,縱橫無礙,逍遙自在。不執著一定的住所。此即所謂,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然後精神思想才能從種種拘限中超越出來。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
世人都仗持自己聰明才智,以為自己很有作為。不修道德,少有仁義,好追求聲利之門,競逐浮華,成群結黨,一但得位就仗權弄勢,皆有以是呈顯威赫並展現其有來歷。而我呢? 就像一位愚頑又鄙陋的粗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不露锋芒。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母,指虛無大道,能生天地萬物。食,是嗜好。眾人背道逐物,聖人忘物體道,故獨求食於母。我與世人不同之處是,我一心向道,視萬物為一體,就好像時時想要吸食母奶的嬰兒一樣。 “食母”,是有如嬰兒,吸食母乳一樣,有奶萬事足。道為萬物之母。此虛無大道,能生萬物而不遺。養萬物而不匱。彌綸天地。貫徹古今。
信堅師兄好:
不知是否有人有這樣的經驗:回憶人事物時,通常只有畫面,沒有聲音,好似影片遷流,最後,什麼都可能會忘記,而感受卻依舊存在。而這感受,從有意識地可以用言語描述,到只有情緒,到隨風飄盪,忘情於天地……只有彩霞、晚風、歸鳥……,最後,天黑了,想到該回家了。
腦中只有畫面,遺世獨立……,不論是在吵雜的都會、寬濶的田野、荒涼的暗林,或群峰頂上。
這次,換我吃錯藥了呀?為什麼會突然風馬牛不相干地,不知所云?
讀完第一段,心裡覺得,我並不孤獨。
再讀到信堅師兄的導論,腦中出現四個斗大的字:反璞歸真!
老君可能要問我,前輩子沒練成仙丹,又投胎凡間來了? ◕‿◕
顏顏敬上
顏顏師姐:
師姐問說;有沒有人陪我玩耍。結果在來米心急;怎麼沒人回應。
身處有情世界,上了年紀的人,心底裡都該會有一本秘密筆記吧,讓回憶只有自己能感受的。既如隔世。幕幕飄然,不覺中天黑了,當高興又平安健康混過一天了,呵呵。唉;四大假合雖是夢幻,卻又惹人憐。
六道因果,共業所致。老子身處亂世,悲憫眾生無明。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明繫道業千秋萬世。承 信堅師兄正解,我等福報匪淺。
以上不是心得,隨感而發,師姐發聲,應合;聽到了。
在來米
在來米師兄:
顏顏師姐的發文,信堅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回覆,因此心想,這世上只有在來米師兄能解讀,能知顏顏師姐心想,知道如何回答。
心中一直,念念祈請,師兄幫忙。師兄竟能,有感斯應,真是奇蹟, 感謝師兄幫忙,謝謝!
信堅
在來米師兄每天巡園,大概注意到,最近顏一個人到處在園裡玩尋寶,玩到不知不覺神會老君共賞天地…
看完您的留言,我差點要脫口而出: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可是,奇的是,並不孤寂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