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wer of Now – A Guide to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 Part One
一、前言
靈修的主要目的,是活在當下,由定開慧。念經書、懂道理、生活經驗、世間知識等等,只是助緣。開悟是生命的轉換、靈性的覺醒,從有限的生命邁進到無限的生命,從迷妄的生命進入到覺悟的一真法界。
一個真正的現代見性聖者,如霍金斯或托勒,他們會從一般經書或古哲的言論桎梏裡跳出來,從一個嶄新的角度,以現代的科技語言,不同的譬喻,以自己的語言文字,將自己所證悟的實相,加以深入淺出的闡說。同時所說,不離真如本性與其智慧德能,讓人耳目一新,恍然大悟。同時,也將他們的高階層能量,灌注於他們的言論著作中。讀者若能 “隨文入觀”,沉浸於作者的高靈性磁場裡,則可受他們加持,如入芝蘭之室,如水漲船高,與他共遊一真法界。如能達到此境界,則開悟當離此不遠。
“隨文入觀”是一種相當高的見性者境界。讀見性聖人的著作,提起觀照的功夫,照住當下。不但能完全理解它言外的深意,同時也能契入境界,“消歸自性”,得到法喜無量。讀到什麼地方,那個境界就現前。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參訪一個善知識,他就提生到該善知識的境界。他參訪吉祥雲比丘是初住菩薩,參訪海雲比丘他是二住菩薩,他節節高升;所以他參訪到最後普賢菩薩,他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
現代西方見性者的言論,皆只是佛陀所說的”大海一滴水”。不管如何說得 “妙舌生花、千變萬化”, 仍然像孫悟空,雖有七十二變,逃不出 “如來佛掌”。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以不同的語言、譬喻,可以激起讀者的新認知、內在能量。[信堅註: 佛說法四十九年,以其甚深證悟的境界,種種譬喻解說,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更於無形法界,為法身菩薩演說,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其他見性者,只能就其中一部分,加以註解。]
此書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1948年出生於德國,是當代重要的心靈導師與作者之一。二十九歲那年經歷一場深切的內在轉變,徹底改變了他的生命軌道。接下來幾年,他放下了所有關係、工作、身分,專注於讓這份轉變更深化、更完整。之後,他開始在倫敦擔任個人與團體的心靈導師。托勒不傾向任何宗教或傳統思想。在教導當中,他用一種簡單明瞭的語言傳達了古代精神啟蒙大師簡單而深刻的訊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並找到內心的平和。
作者此書,以德國英文書寫,比霍金斯的叢書更難讀。但所說的都是教導修行及見性法門。因此似乎只有已瞭知一真法界實相 (一體觀念) 的修行者,才能將它整體連貫。普通讀者,大都只能了解其中對自身有用的片段,作為自己修行的指南,但這已是相當難得了。
因此信堅書寫此文,不是 “直譯”,而是經過整理、濃縮的 “意譯”,讓讀者易讀,也較有整體觀念。希望對大家進修菩提大道,有所助益。此文共分三集。這篇是第一集。
二、心智(mind)的本質與作用
人類所有的痛苦,皆是源於心智(mind)的作用,而迷惑忘本,認賊為父。
2.1 心智的本性
心智認同創造了一個由概念、標籤、形象、文字、批判和定義所組成的不透光的屏幕。它隔閡了你和自己、眾生、大自然、和真性的關係,創造了孤離的幻相。錯把附身的心意識思維,當做自己。
2.2 心智的作用
幾乎每個人每句話、每個做法的背後,都有一個成型的陳舊的思維模式存在,不斷的用過去來投射現在及未來,又無意識的互相進行嘈雜的思維投射,於是幾乎每個人每時每刻都無法從思維認同中擺脫出來。哪怕一件事已經過去很久,已經成事實了,心智中仍然會不斷地重複或評論它,而忽略當下的一刻。
2.3 如何從心智的牢籠裡解脫 出來?
第一步“觀察思考者”,傾聽你心智的聲音。特別注意任何一再重複的思想模式,多少年來一直在你腦袋裡重彈的老調子。
當你傾聽那個聲音時,不要判斷或譴責你聽到的內容 (Do not judge or condemn what you hear). 傾聽它、觀察它。你很快就體會到:聲音在那裡,而我是在這裡。這個對“我是”(I am)的體會,這個對你自己存在的感知,它源自心智之外。當你傾聽這個思想時,你會感受到一種有意識的存在 – 你在思想之後或之下的更深層次的真我。當一個思想止息的時候,你經驗到一個心智流的中斷—一個“無心”的間隙。
這個間隙一開始很短,或許只有幾秒鐘,可是它會逐漸延長。當這個間隙發生的時候,你便感覺到一種內在的寧靜和和平。這是你感覺與存在合為一體的自然狀態的開始。如果加以練習的話,寧靜和和平感就會加深,隨著你越來越深入到這個無心的境界(realm of no-mind),就會意識到純意識的狀態。在那個狀態中感覺自己的存在,充滿了無比的強烈和喜悅。在這種內在的聯繫狀態之下,你是全然的臨在。它同時也提升了我們能量場的振動頻率,它賦予身體生命。除了“觀察思考者”的方式之外,你還可以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來創造一個心智流的間隙。你只要深刻地意識到當下這一刻就可以了。
當你不再將你等同於你的思維、你的痛苦,你就能夠接受、享受、熱忱的在每一刻做好你需要做的事情,而沒有負面情緒。當你停止製造問題,停止無意識的重複過去,你就會在當下一刻,真正的創造。當你能夠清楚的看到,所有的問題和痛苦都是你自己製造的時候,也就是你痛苦終結的那一刻。
初步的解脫,就是了解到你不是那個思考者。在你開始觀察那個思考者的那一刻,就是始覺,啟動了意識的更高層次。然後你就會了解:有一個智性的廣大領域是超越思想的。你同時也了解到,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麗、真愛、創造力、喜悅、內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這時,你就開始覺醒了。
2.4情緒源於身體對心智的反應
心智不僅僅是思想。它包括你的情緒以及所有無意識的心理 – 情緒反應模式。情緒出現在身心相遇的地方。這是身體對你的思維的反應 。愛,喜樂和和平是存在 (Being) 的深刻狀態,它們通常會被心智遮擋。為了擺脫痛苦,我們需要消除慾望的束縛。
大多數人的心意識思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不僅重複和無用,而且由於其功能失調,往往是負面的思維,它會導致嚴重的生命能量耗損。這種強迫性的思考,其實是一種成癮:你沒有停止它的選擇。它似乎比你還強。它還給你一個虛假的愉悅感,快樂總是變成痛苦 (pleasure that invariably turns into pain). 我們所以會染上了心意識思維的癮頭,是因為自我跟思考認同,它相信只要一停止思考,它就會停止存在。[你在成長的過程中,根據個人和文化的制約,逐步架構出你是誰的心像圖。一個虛幻的我,稱為自我(ego)。自我是由由心智無意識的認同而創造出來的,它只能透過不斷的思考而存活。]
2.5 當下是解脫的關鍵 — 開悟意味著超越心智思維。
心智本質上是一種生存機器。攻擊和防御其他人,收集,存儲和分析信息 – 這是它擅長的,但它根本不具有創造性。
所有真正的藝術家,都是從一個無心靈的地方,從內心的靜止中創造出來的。然後,思維為創造性的衝動或洞察力提供形式。即使是偉大的科學家也報告說,他們的創造性突破是在精神平靜的時候出現的。
所以我會說大多數科學家沒有創造力的簡單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思考,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停止思考!
三、止息痛苦之法道
3.1活在在當下,就不會再創造痛苦。
深刻認識到,當下是你所擁有的一切。屈服 (surrender) 於現實,接受當下發生的事件、放下過去、相信未來、對生命說“是”,然後就可看到生命突然開始為你工作。將欲望轉成屈服,屈服轉變成力量 。放下,才能起飛。
3.2瓦解痛苦之身
只要你無法獲得當下的力量,你所經歷的每一次情緒痛苦都會留下你身上留下的痛苦殘餘。這種累積的疼痛是一個負面的能量場,它的情緒痛苦的身體。
痛苦之身有兩種存在模式:休眠和活動。疼痛的身體可能在90%的時間處於休眠狀態; 但是,在一個非常不快樂的人中,它可能在100%的時間內都是活躍的。注意任何形式的任何不快樂的跡象 – 它可能是覺醒的痛苦之身。所有的痛苦最終都是幻覺 (All pain is ultimately an illusion).
3.3當我們有足夠的意識 (conscious) 去打破我們對心智的認同時,痛苦之身就會瓦解。
無意識創造了它; 意識將其轉化為心智。你覺察心智思維的那一刻,感受你內在的能量場,並注意它,意識的更高維度(存在)就會進入。持續的有意識的注意力,切斷了疼痛與思維過程之間的聯繫,並帶來了蛻變(transmutation)的過程。這是古代煉金術(alchemy) 的深奧含義: 將賤金屬蛻變成金,轉痛苦(suffering)成意識 (consciousness).
知道這是痛苦之身。接受它在那裡。不要思慮它 – 不要讓感覺變成思考。不要判斷或分析。不要為自己製造身份。保持當下,持續成為你內心發生事件的觀察者。不僅要注意情緒上的痛苦,還要注意“觀察者”,無聲的觀察者。這就是當下的力量,是你自己有意識存在的力量。活在當下,保持清醒。
3.4 痛苦之身 (Pain-Body) 的自我辨認 (Ego Identification)
無意識 (unconscious) 的害怕失去你的身份 (identity)會對任何不認同造成強烈的抵抗。你寧願痛苦 – 痛苦之身 – 而不是跳進未知世界,冒著失去熟悉的不快樂的自我的風險。
3.5 恐懼 (fear)的起源
恐懼的心理狀態有多種形式:不安,擔心,焦慮,緊張,緊張,恐懼,恐懼症等等。這種心理恐懼始終是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不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情感痛苦的另一個方面是自我心靈的內在部分,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缺乏或不完整的感覺,而不是整體。
3.6 心智的問題,無法在心智的層面得到解決。
研究心智的複雜,也許會讓你當一個好心理學家。不過這麼做並不能使你超越心智。就像研究瘋狂不足以創造理智一樣。你已經了解無意識的基本機制是由於心智認同。它創造一個虛假的小我(ego),作為植根於本體裡真我 (大我,True Self) 的代用品。
自我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它感到脆弱和受到威脅,因此它生活在恐懼和匱乏的狀態中。一旦你知道基本功能障礙是如何運作的,就沒有必要去探索它無數的表現形式。因此,一旦你認識到無意識的根源是對心智的認同,當然這包括情緒,你就會遠離它。
3.7 撤離心智的認同,終止時間的錯覺。
從心意識中消除時間,則心意識活動就停止。被你的心意識所認同,就被困在時間裡:它幾乎被強迫 (強烈慾望) 完全通過記憶和期待來生活。時間是一種幻相。你越是專注於時間 – 過去和未來 – 你就越失掉當下。你認為過去是一個存儲在腦海中的記憶痕跡。當你記起過去時,你重新啟動了一個記憶的軌跡未來是一個想像的當下,一個心智的投射。不要在心智中尋找真我。
四、深入當下
4.1沒有任何事物,存在 (exist) 於當下 (Now) 之外。
永恆的當下是你的整個生命展開的空間,當下是唯一可以超越心智有限範圍的入口。這是你進入永恆和無形的存在境界的唯一途徑。
4.2通往靈性維度 (spiritual dimension) 之鑰 (key) – 專注在當下
在生命交關的當頭,那個擁有過去和未來的人格 (personality) 暫時引退,而由一個強烈的意識存在所取代。它非常寧靜,又非常警覺。無論需要什麼樣的反應,都會由這種意識狀態引發。
有些人樂在冒險性活動,比如:爬山、賽車等,原因就是這類活動迫使他們進入了當下 — 這個充滿活力的狀態,把他們逼入擺脫了時間、問題、思考和個性重擔。從當下的時刻偏離即使是短短的一秒鐘,也許就會粉身碎骨。但是你不需要爬上艾格峰的北面。你現在可以進入該狀態。[艾格峰,屬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部份的山峰。是少女峰(Jungfrau)4,158公尺及僧侶峰(Mönch)4,107公尺東部延伸的高峰。]
禪的整個本質在於遊走於當下這剃刀鋒的邊緣走 (walking along the razor’s edge of Now) 。在當下 (此時此刻),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你所有的問題都會消失。
4.3 Accessing the Power of the Now汲取當下的力量
活在當下,當你看一棵樹時,你能看透樹的外相薄紗,到樹的本性 (內在靈性),與樹融為一體。此時,你會覺得樹的顏色看起來更明亮,更有活力。心智只能看到樹的外形。
以一個心智的觀察者存在(the witnessing presence). 觀察你的思想和情緒,以及你在各種情況下的反應。不要判斷或分析你所觀察。觀察你的思想、感受情緒、觀察反應。然後,你就會感覺到在心智內容背後,那個寧靜的、觀測的臨在本身。觀察心靈,就可打開了了永恆的維度。
4.4 放下心理時間(Psychological Time)
開悟的人總是以當下做為他們注意力的主要焦點,擺脫了心理時間 (“psychological time”),即過去的識別和對未來的持續強迫性投射。“時間是一種幻相”,當下的時刻就是你所擁有的一切。當下是唯一可以發生真正變化,以及過去可以溶解決的地方。
所有的負面情感,都是由心理時間的累積,和對當下的否認所造成的。不安、焦慮、緊張、壓力、憂愁—所有恐懼的形式都由太多的未來,和不足的當下所造成。內疚、懊悔、憎恨、怨怒、哀傷、悲苦、和各種形式的不寬恕,都是由於過去太多,而當下不足所造成。
你的生命就在當下。你的生命情狀是心智的。你的生命是真實的。當下是“通向生命的狹窄大門”,把你的生命歸約至此時此刻。你在此時此刻(當下) 有問題嗎?
當你滿腦子問題的時候,你就容不下任何新的事物進來,也容不下任何解決方案。所以你要隨時騰出空間、挪出位置,你才能找到生命情境底層的生命。
充分地運用你的感知。活在當下。環顧四周。只看,不要詮釋。看見光、看見造型、顏色、和紋理。覺察一事一物那一份寧靜的存在。覺察那容許萬有皆是的空間。傾聽四周的聲音,不做批判。傾聽聲音之下的寧靜。觸摸一些東西- 感受並承認它的存在。觀察呼吸的節奏; 感受空氣流入和流出,感受身體內的生命能量。容許一切存在,容許萬物的“如是”。深入當下。
4.5 所有的問題都是心智的幻相
把注意力專注在當下,當你全神貫注在當下時。活在當下,沒有問題,只有情境(situation) — 不是當下處理掉,就是放下它,把它接納為當下“如是(isness)”的一部分,靜觀其變,或是等到你能夠處理的時候。
“問題”是你心理上 (mentally) 沉緬於一個情境 (situation)。你被生命的情境壓得喘不過氣來,因而喪失了生命感(sense of life) 和存在感(Being)。或者是你的心智頂著數百件未來將要或也許非做不可的事的重擔,而不是把注意力擺在當下你能做的一件事上。當你創造問題時,你就會產生痛苦。無論發生什麼,我都不再為自己創造更多的痛苦,這是一個既簡單卻又激進的決擇。除非你汲取當下的力量,否則你就無法作如此的決擇。
在生死攸關的緊急狀態,心智思維中止,你變得完全存活在於當下,並且被無限更強大的東西接掌局面。這是一個普通人在千鈞一發之際,能夠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敢事蹟的原因。萬一真的發生了一個情境 (situation),需要你當下處理,你的行動來自於當下的覺知,你的行動必然是清楚果決,效率十足。這不是來自過去的思維狀態的反應,而是針對情境的直覺反應 (intuitive response)。
4.6 時間的結束 (The ending of time)
被時間所局限的意識模式深深地嵌植在人類的心智裡。我們要打破主宰了人類生命億萬年之久的心智模式 (mind patterns),它創造出難以想像及的痛苦。
4.7存在的喜悅 (The Joy of Being)
當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存在當下,讓生活充滿活力,當你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樂時,你才能說你從時間裡解脫了。
專注在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的心態上 。全神貫注在當下所呈現的一切 (Give your fullest attention to whatever the moment presents). 這隱含著你也完全地接受本然 (what is)。當你的行動出之於當下的覺知時,無論你做什麼事,都會變得充滿實質,關懷和愛的感覺 。當你專注投入當下的那一刻,你便感覺到存在的寧靜與和平。你不再依賴於未來的成就和滿足 – 你不再盼望依它來獲得救贖。因此你不執著於結果。
在當下,你的自我感覺來自於存在,而不是來自你個人的過去。擺脫了心理時間,你不再以恐懼,憤怒,不滿或變成別人的需求所驅使,以堅定的決心追求你的目標。你也不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保持不活動。當你深層的自我感,是來自存在時;當你擺脫了心理需求的“變成 (becoming)”之後,你的快樂和自我感,便不再仰賴於結果。你就從恐懼中解脫了。
五、普通無意識和深層無意識 (Ordinary Unconsciousness and Deep Unconsciousness)
在睡眠中,你經常會不斷地在有夢和無夢狀態中轉換。同樣的道理,一般人在清醒的時候,也是介於深層無意識和普通無意識中轉移。
5.1 普通無意識 (ordinary unconsciousness )
指的是認同你的思想過程、情感、反應、慾望、和喜惡。在這種狀態下,你被自我心智所掌管理,而不覺知於你的存在。這個狀態裡沒有劇痛或不快樂,只有持續的、輕微的不安、不滿、沉悶或緊張 – 一種背景的“靜電干擾”。你可能沒有看清這一點,因為它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你不警覺周遭持續的背景噪音,譬如空調的嗡嗡聲,直到噪音停止。當它突然靜止時,你會有一種如釋重負感。
在普通的無意識中,習慣性地抵制或否認什麼會造成大多數人接受為正常生活的不安和不滿。當這種抵抗通過某種挑戰或對自我的威脅而變得強烈時,它會帶來強烈的負面情感,如憤怒、劇烈的恐懼、攻擊、沮喪等等。
5.2 消除普通的無意識
要擺脫這種痛苦 (this affliction) 之法門,在於觀察你內部產生不安,不滿和緊張的許多形式,以及不必要的判斷、抵抗現狀和否認現在。當你在它上面發出意識覺知之光時,任何無意識的東西都會消失。
5.3 從不快樂中解脫
你是否憤恨你正在做的事情?你是否對一個親近的人表達了不言而喻的怨恨?你是否意識到你發出的負能量,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因而污染了你和你周圍的人呢?負面思緒永遠不是處理任何情況的方式。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會讓你陷入其中,阻止真正的改變。任何用負能量完成的東西都會被它污染,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更多的痛苦,更多的不快樂,它也會觸發並為其他人帶來潛在的負面性,
放下負面思緒 (negativity)。你如何丟下你手裡拿著的一塊熱煤?如何丟棄一些你所攜帶沉重而無用的行李?通過認識到你不再也不能忍受痛苦或承受負擔,然後放下它。
5.4深度無意識 (Deep Unconsciousness)
通常意味著疼痛的身體已經被觸發了,並且你已經認同了它。勘定你意識階層最佳的指標,就是你如何應付生命的挑戰。透過這些挑戰,一個已經無意識的人會變得更加無意識,而有意識者的意識會更加深度有意識。
如果你在正常的環境裡都無法 “活在當下” 的話 (例如獨坐幽室、樹林獨步,或者傾聽他人談話),那麼當你面對難纏的人物或情境,陷於失落或失落的威脅時,你也必然不能保持在意識中。你將被一種反應所接管,這種反應最終總是某種形式的恐懼,並陷入深深的無意識中。在你的思維層面上,你會發現很多阻力,包括判斷,不滿和精神投射,遠離現在。在情緒層面,會出現不安,緊張,無聊或緊張的暗流。兩者都是習慣抵抗模式中心智的方方面面。佛陀說: 苦難的根源在於我們不斷的須求和渴望。
5.5 如何消除深層的無意識?
深層的無意識,如痛苦之身或如痛失親人等其他劇痛,通常需要結合接納和存在之光——你持續的專注,才能轉化。我們應該允許自己讓任何情感流露,而不是批判它們的好壞,或說我們不該存有這種感情。你可以感覺憎恨、你可以生氣、惱怒、鬱悶,或表達任何情感。一個心智模式、一個情感、或一個反應存在的時候就接受它。
附錄A、重要名詞淺釋
閱讀西方見性者的英文著作,最難的不是其中所解說的道理,而是大部分的讀者,對其中所用的 “術語” 的真義不熟悉,也容易誤解 (同樣的名詞,有無量深淺的解說,在不同的語句 (context) 中,有不同解說)。信堅在此,先解說一些梳裡常用的字彙,較特殊的字彙解說。有關整套修行觀念的特殊名詞,則在各篇裡會再詳細解說。
A.1 mind (心智、自我、小我、ego)
一般指頭腦的思維。自我、小我 (ego): an inflated feeling of pride in your superiority to others
心、心意、意向、精神、心智、心意識 (mind): 感覺外物存在的一種內在的思想或觀察力
A.2 consciousness (意識、覺知)
意識 (consciousness) 是一種遍佈於宇宙內的能量場。它有無限大的能力,存在於時、空之外的無數度維世界裡。Immediate knowledge or perception of the presence of any object, state, or sensation.
A.3 Unconsiousness (無意識)
所有人類的瘋狂行為,都是出自於無意識,受到我們從小被制約的人生模式操控。比如說,你對一件事情的反應、看法、做法等,通常都有一定的軌跡可循,但是你不一定喜歡或贊同它們。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是一個被編好了程序的計算機。
A.4 Enlightenment (啟蒙、見性、瞭悟、開悟)
瞭解了真理, 悟了本性,,達到靈修最高的神與靈合一的境界 (即所謂明心見性、成佛,、得道) 。瞭解了絕對的真理,悟了本性,超越了所有的意識階層,而顯現了神祇的光輝。自我消失了,而被內在神靈性的真我所取代。
開悟是一種圓滿的狀態,是生命的外顯層面與你最深處的存自合為一體,而達到寂靜的狀態。開悟不僅是痛苦和內外衝突的終結,也是內外不斷衝突的終結,也是對不斷思考的可怕奴役的終結。
A.5 Presence (臨在、顯現、存在)“存在 (Being)”的定義
存在是有覺察力的安住於當下。它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的一體生命,它超越了無數受制於生死的生命形相。它深藏在於每一種形體的內在中,作為其最內在的無形和堅不可摧的自性。當你活在當下時,當你的注意力完全強烈地存在於現在時,存在就能感受到(When you are present, when your attention is fully and intensely in the Now, Being can be felt).
存在作為無形的、不滅的本質,它不僅超越而且還深深地植根於每一個形體之內。只有當你的思維處於靜止時,你才會領會它的真正含義。當你的思維處於靜止時,當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當下時刻時,你就會感覺到存在。
A.6 pain body (痛苦之身)
痛苦之身是我們內在的一個能量場,它是我們過去未被合理地表達和適當地釋放, 而累積下來的負面情緒能量場, 好像一個寄居在我們身體之中的惡魔。一旦外在的事情不順利,或是有相關的人事物激活了它的時候,它就會甦醒。一件小事情會引起情緒上的軒然大波。
A.7 Unmanifested (未顯化狀態、本體、自性)
未顯現的是絕對,純粹和無形的存在所產生的創造和顯現。未顯化狀態(一真法界),是在天地萬物成形之前就存在的混沌狀態,是萬物生命的源頭,但是它從未誕生,也未曾消失過,而且無所不在。在它之中, 沒有二元對立的好壞、對錯、是非、黑白。是一個“一”的境界。未顯化狀態體現在“空”、“空間”以及“靜默”之中。
感謝信堅師兄為我們大家費心費力!謝謝。
顏顏敬上
顏顏師姐:
多謝回應。其實信堅貼文,純粹是個人的讀書報告。藉此加強對論題的深入解悟,消歸自性,才能永誌不忘。同時也可隨文入觀,提高自己的意識階層。讀者是否受益,全在他們自身的心態、專注與覺悟。自己吃飯自己飽。
信堅之所以介紹此書,是因為它是信堅生平第一次,將全神貫注在當下,隨文入觀,忘了身心,與托勒同遊一真法界,感到全身能量充滿,無量平靜與法喜,似乎進入了意識的更高層次。
信堅
信堅師兄好:
✪‿✪ 「全神貫注在當下,隨文入觀,忘了身心,與托勒同遊一真法界…」,這入定的法喜情境讓顏快流口水了!可能如同善財五十三參「寄人歷位」一樣的道理,讀高靈性者的言論,心領神會,水漲船高。
(想到,在來米師兄失蹤一陣子,不知到哪兒神遊去了,他如果看到這篇,眼睛一定張得更大!)
「念經書、懂道理、生活經驗、世間知識等等,只是助緣。開悟是生命的轉換、靈性的覺醒,從有限的生命邁進到無限的生命。」這段話,幾個月來,顏也頗有同感,尤其是獨自走向幽靜山林時,體悟更深。當下的根塵相觸,就是單純的存在。和風拂面、麗日高照也好,寒風細雨、煙霧迷濛也罷,所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學著不戀山林海景,不厭凡塵俗世,歷事煉心,這是顏的助緣功課,重要的是,要早日見到本來面目,回歸無限的靈。
顏顏敬上
顏顏師姐:
撇開心理時間,師姐就不會覺得在來米回應快慢的問題◕‿◕;在來米每天都在信堅園地裡。也因此每天從自性靈知靈覺裡,靈想到師姐。師姐勤於提疑,等同為同修解惑。
感覺 能讀到-當下的力量—-文章是 嘉穎師兄的巧合因緣所賜。信堅師兄 隨文入觀、隨緣的教導,這幾天努力下來,知道要見性必當能從內心深處往外穿透心智(小我),觀照外境,讓如如不動的心、靈知靈覺、全然臨在,圓對於當下。進一步明心了,心越明,無心的間隙(臨在)就越長久。
在第一集3.3無意識創造了它; 意識將其轉化為心智。(意識-理解為小我)
在第二集9.7—–只有感受外部的寂靜,才能創造內部的寂靜。(會想到入流亡所)
在第三集12.8 提到—-死去的只是自我。(註:本來想說,人在死去當時,意識(自性)又如何看待自己身體的停止?)現在則猜說;意識、身體同時,一切歸無。當然在華嚴經裡 信堅師兄 提起修行到空寂境界,是(境智雙寂,契彼性空,根塵兩亡,內外解脫,亦常照內外,脫於無知,空尚不存,妄從何起)。
在來米覺得 信堅師兄現在的靈性階層應該在700之上,這純屬臆測。只能推論。因為在來米尚在低階層。 既然 信堅師兄能夠如是意譯當代明心見性聖者之教導,一定伯仲而上。
在來米敬上
在來米師兄,好久不見!
◕‿◕ 壓力無形,不受時間限制,卻能生妙用!
真佩服在來米師兄的定力,能超越時間,在這段時間壓力下,默默奮鬥不懈,將壓力化為提升靈性的力道。……想來,顏以後要考慮多找一些疑情送給您,讓我們能同霑法益。◕‿◕
顏顏敬上
3.3意識-萬法皆由心生。小我屬萬法,意識屬本體、本心。心智是阿賴耶識。
所以(意識將其轉化為心智)將其-是指幻相,以假為真。(這是在來米最新的修改)。
在來米師兄、顏顏師姐:
多謝你們熱心在此網站評論,增加熱鬧氣氛。
信堅剛在 “霍金斯能力與強力 (Power vs Force)” 一文最後, 增添第22章的翻譯及註釋。有機會可看看。
信堅
感謝前輩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