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Reality and Subjectivity” by David R. Hawkins October, 2007
一、信堅前言
祝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新開始,信堅從靈修最高境界,開始講起。
這一個月來,信堅回頭重看霍金斯言論,特別注重在霍金斯所寫關於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與所証見性者境界的三本書: “能力與強力”(Power vs. Force, 校準在 780-860), “真我的眼光 (The Eye of the I”,校準在920-994), 及 真我 (I, 真如本性,校準在 999.8!!!) 。這三本書是想頓悟、証悟靈界實相,見性成佛者所必讀。要真解悟書中所說,必須熟讀了悟,佛祖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證悟菩堤後,於定中為法身菩薩所說的華嚴經 (參看此園地的 “華嚴經解說” 及 “諸法實相” 專欄裡的文章,可作為入門的導讀)。由此可知,霍金斯是近代靈性最高層的導師。他的這三本書,信堅奉之為至上的寶典。近幾個月來,一字不漏地讀之又讀,參照華嚴經,深入體會了解體會,至少二十次以上,並仔細斟酌相關中文字詞語句,才敢在此向大家介紹此書。
信堅在此,以自己所了解,將真我 (I, 真如本性) 這本書的精華,在此向大家簡單介紹。讀懂了,解悟了,供喜你,已深入法界,諸法實相。只看標題就跳過或讀不懂也沒關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就如霍金斯所說,只要感染文中靈氣,就有如水漲船高,如入芝蘭之室,耳濡目染,靈性自然隨所接觸領悟而提升。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二、霍金斯前言(Preface) 及導論 (Introduction)
這本書是霍金斯所寫關於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與所証見性者境界的三本書中的第三本。第一本是“能力與強力”(Power vs. Force), 概述了一個可驗證的意識範圍,並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揭示了一種從虛假中發現真理的方法,從而克服了人類思想中最重要的內在缺陷。。
第二本是”真我的眼光 (The Eye of the I”,描述600-850意識階層的境界。這是傳統明心見性的的靈性導師領域。第三本簡稱為 “真我 (真如本性) (I)”,完成了對人類意識從大約800到1000的意識演變的描述。
許多古老的傳統,都是自古代代相傳的。由於解說與翻譯的困難,很多都丟失了。最困難的問題是因為眾生,無法正確地解釋對偉大教師的話語的真正含義。靈性實相的非二元、非線性領域,不容易被轉譯為自我/心靈的理性/邏輯/順序/列表的陳述,其受到二元性的主觀立場和假定的約束 (例如時空、相續相、因果關係等的正確認知)。譬如以我個人經驗,即使在我見性後的三十多年來,沒有向別人提到過鍵性的狀態。這是因為要花了這麼長的時間, “重新語境 (情境) 建構 (recontextualization) “,才能以有意義的世間語言文字,來表達靈界實相。
明心見性是一種境界 (state)、一種 “自我顯示” (self-revealing) 的狀態 (condition),取代以前的意識狀態 (state of consciousness)。當一個人意識到它是整個宇宙,完整並與萬物同在,無始無終時,痛苦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小我的錯覺,而不是來自於本性 (上帝)。我們不受外在世界所支配,而只受小我心智 (mind)的信念所影響。
臨在(Presence, 存在)是個人的整體特質,這是萬物都存在和展現的空間。它無限溫柔,卻像岩石一樣堅硬。在祂的光耀之中,所有的恐懼都消失了。靈性的喜悅發生在一種不可思議的狂喜的寂靜層面上。
在一真法界裡,時間的體驗停止了 [森羅萬象,海印頓現。沒有時空、變遷。時空只是一種感知的人為假象 (心智的相似相續相)]。當一切都是一體、寂靜不動時,就沒有心智的妄想、分別,所有問題都會消失了,沒有憂慮或遺憾、沒有痛苦或期待、沒有什麼須要做,因為一切都已經完美和完整的。
三、序幕、開場白 (Prologue)
宇宙的泉源和所有的”存在” (existence) ,具有無限潛能,無形無相。從至高的未顯化(unmanifest) ,顯現了宇宙 (manifest universe),成為線性和非線性領域。有形事物具有局域性和持續時間;無形的境界是非區域性、超越時空。
人類的心智 (mind),由於意識 (consciousness) 的存在,是自我覺知的。它是一種主觀狀態,覺知了自己的存在,以及體驗生命的內容。
宇宙中的所有事件,無論多麼微細,如一個瞬間的思想,都被記錄在超越時間、地點和回憶的無限,非個人的意識場裡。就好像空間無形地記錄了,它內部發生的所有事件。這些記錄,永遠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運動學測試,辨別及取出。這是因為,意識是一種無形的生命特質,具有對曾經真實存在的刺激,作出肯定反應的特性,
意識能分辨真/假能力,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肌肉測試 (心靈與意識相通),研究無形非線性靈性領域內的真理,並且可以驗證開悟狀態的現實性。
霍金斯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在歷史上,首次可通過運動學測試 (kinesiologic testing), ,隨時隨地立刻分辨任何事物的真假。
第一節過程 (The Process) 第一章 導師與學生
實相 (Reality) 沒有須求 (欲望),因為它已是“一切萬有 (All That Is)”。靈性真理是自我完整的,並且是不言而喻的。天空不須要雲彩,也不會創造或破壞它們。只任它們自由飄蕩、生滅。疑慮 (doubt) 是源於小我擔心失去它習慣性的自我認同,或所珍惜信仰。
運動學測試,能快速和準確,顯示簡單的是/否 (真/假) 反應。其可靠性僅受“聲明的措辭”(wording of the statement) 所限制。改變一個單詞,看似無關緊要,可以帶來不同的答案。如有疑問,請詢問一系列問題,並交叉檢查。
每個意識階層都有確鑿 (令人信服) 的導師和教導。如果自己的意識階層與導師的水平存在太大的差異,那麼導師所說的大量有用的信息,可能會丟失或被吸收(甚至被誤解)。
完美的導師會有耐心,通過將真理變得不言而喻的 “情境化” (contextualization),來解釋各個層面的真理。這種能力意味著教師熟悉所有意識階層和每個階層中出現的問題。
[信堅註: Contextualization是高靈性階層裡的個相當重要的新觀念。它的翻譯是”脈絡化、情境化”,泛指一種將某現象置於具體而特殊的時空脈絡。很多語言必須放入一些情境中,才能讓人理解其意義。除了了解語言本身之外,情境或是文章的上下文也是相當重要的。]
理想的導師,能確定正在講的話的真相階層。因此他能因才施教。”導師的真我 (the Self of the Teacher)” 才是真正的導師 (不適導師本人)。有如,導師不是引導船隻的燈塔,而是從燈塔放射出的光。
意識有能力 “分辨任何事物的真/假”,意味著它可用於研究無形、非線性領域的靈性
真理,並且可以驗證開悟狀態的實相。使用運動學測試,有可能構建一個,涵蓋了歷史上所有人類的所有表達的意識階層。以對數標度構建1至1000的標度。[同時也可幫助一般眾生 (78%校準200以下的總人口),辨別對/錯、真/假。]
此書”I” (真我)的內容,實際上是從意識本身流露出來的 (無不從此法界流)。在這個層面上,意識僅藉人類的思想和身體感官,來以形相和語言文字跟人類溝通。然而,真理的能力獨立於語言文字而存在。語言文字,就像一個賦予和促進理解的載波 (like a carrier wave that empowers and facilitates comprehension).
開悟後,肉體起了什麼物理變化?
依霍金斯個人開悟後的經驗,他說至少有下面幾種物理變化:
1. 人們感覺好像大腦思維放慢速度,並且只是一種意識的接收工具 (意識不是來自大腦,而它激活了大腦)。大腦只能顯示已經存在的的資訊,它沒有力量造成任何事件。(即大腦只像是個意識的接收工具、記憶及資訊處理電腦 (機器),它本身沒有創造、顯現的能力)。
2. 視覺也發生變化。在較高的境界,一個人是依賴於周邊視覺 ( peripheral vision) 而不是中心視覺 (central vision)。驚恐反射 (startle reflex) 的喪失。當意識迅速發展時,神經系統會感到痛苦。整個身體可能有奇怪的疼痛或疼痛感,好像高壓電流穿過神經系統的電線。
3. 當意識發生重大跳躍時,身體平衡就會喪失。對光的過度敏感和對感覺輸入的不感興趣,身體有時步履蹣跚,不穩定。食慾大減,並採取用流質飲食。
第二章靈性資訊與實踐
2.1 頓悟之道 (The path of sudden enlightenment)
意識的大躍進是因為他們深沉地將自己屈服於上帝 (真我)。(在那些“觸底(hit bottom)”的人身上。從地獄的深坑中,直達天堂。天堂與地獄,只有一牆之隔)。這些突然的啟示也伴隨著瀕死體驗(NDE)。因此,許多意識階層可以突然被超越。這些往往是在經歷長期的內心痛苦之後發生的。
一個人被校準的意識階層,僅表示靈性所處的位置或地點,及處於該境界的特徵。一棵大樹並不比一棵小樹“好”。意識階層表示學習曲線上的焦注點和意識演化階段。生命的喜悅來自於任何給定的階層上,潛能的實現 (filling one’s potential),每個級別都有其報償。通過自己的決擇,靈魂是自己命運的作者。生命的快樂來自於在任何給定層面上,實現了自己的潛能。每個人都處於意識演變學習曲線的某個階級,每個層次都有其固有的特徵。沒有“給於、贈送”或“被奪走”。錯誤可能會再次出現,但可以通過更高的理解得到解決和重新”情境化”構建。
“思維” (thoughts) 對自己或他人所說的任何事,都沒有任何真實性。它的所有陳述都是錯誤的,代表了程序設計 (程式編寫) 和立場。關於一個人的價值,也同樣基於虛構的陳述。
2.2 觀想 (contemplation) 的禪修
觀想是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特定主題,這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完成。具體取決於環境或當前的生活情景。這兩種方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焦注點,一種側重於”情境/語境” (context),另一種側重於內容 (content)。突然間,人們覺知到所有存在的總體性和唯一性,並且每個成份都是其本質的完美表達。隨之而來的是,一切都以完美的寧靜和完全和諧的方式顯現。
2.2.1 “周邊視野” (peripheral vision) 修練法
第一種修法是無特定意圖或目標的觀想風格,其焦點的轉移是從中心視覺 (central vision) 到周邊視覺 (peripheral vision)。在這種修練)中,人們始終如一的意識到一個人的整體環境,沒有任何特別的關注,興趣或選擇。
通過固定在周邊視野中,沒有偏袒或拒絕所看到或聽到的東西,無分別逐漸形成。通過一段時間後,一個人突然成為 “作證者”,然後成為覺知本身,這是自發和客觀的運作,沒有“你”甚至參與其中。然後,人們會超越感知(觀念),轉變成靈知的洞察力。突然間,人們意識到所有存在的總體和一體性,並且每個元素都是其本質的完美表達。隨之而來的是,一切都以完美的寧靜和完全和諧的方式進行。一切都在自發地發生,沒有任何其他因素。這是宇宙的和諧之舞。
在本修習中,意圖和焦點僅在於周邊視覺,而不是關於所看到的任何想法或判斷。經過一段時間後,他突然成為證人,然後成為覺知本身,這是自發地和客觀地運作,甚至沒有“你”參與其中。
然後,人們會超越感知 (見解、觀念),而感知被靈性的洞察力 (遠見、眼光) 所取代。這項修練,毫不費力,並將所有存在的統一體顯現為一種完整,和諧的完美和優雅之美。一切都在自發地移動,沒有事情故引發(造成)其他事件。這是宇宙的和諧之舞。
[信堅補註: 中心視覺 (central vision): 中心視覺:數百萬個細胞將光線轉換為神經信號的過程,告訴大腦該人看到了什麼。當一個人閱讀,驅動和執行需要精細,銳利,直視的其他活動時,光會聚焦在視網膜中央的黃斑上,即眼睛後部的光敏感組織層。
周邊視覺 (peripheral vision) 是僅在側視凝視中發生的視覺的一部分。視野中存在廣泛的非中心點。“遠周邊視覺”指的是視野邊緣區域,“中周視覺”存在於視野中間,“近周邊視覺”,有時稱為“中心視覺”, 存在於凝視中心附近。]
2.2.2 “中心視覺 (central vision)” 修練法
“中心視覺” 修法是毫無保留地關注視覺的中心焦點,以便百分之百的專注於當前的預期行動。 在這修法中,所有的思維都停止,並且意圖性的被允許完全專注於細節。沒有選擇“this”或“that”比另一個更重要。所有活動同樣重要。有如,當一個人挖溝時,每一挖掘都同樣重要。對行動的承諾,必須是絕對和完全的。沒有“你”在做任何事情。
一是有意關注自己的見證,一切都被觀察到正在發生。時機成熟,覺知的能力接管了,所有行動都變得自動自發,毫不費力。
2.2.3 禪宗公案: 在雞舍裡抓雞
在我行醫的經驗裡,有一次必須要進入一個擁擠的雞舍,去捕捉需要醫療的一隻病雞。當我進入雞舍時,雞群驚慌失措,歇斯底里四處亂飛。要捉的雞很巧妙地躲藏,幾乎無法找到及捕獲。
突然間,絕對意圖產生,並成為焦注。個人的 ‘我’ 消失了。此時就像望遠鏡槍中看到的目標物一樣,視覺本身只看到了要抓的雞。所有的阻力都消失了,進入了清澈的空間,行動以絕對精確的方式爆發,要抓的雞就被強有力的抓住了。這就是日常生活的禪法:沒有心理思維的時間延遲,意圖在交付 (delivery) 是自動自發的。
空手道武術,其實是一種觀想。武功的秘密,在此自發而且非常清晰的揭露。沒有思維的 (萬分之一秒) 時間延遲,其意圖在交付時,是同時發生 (同步) 的。這是武功的最高境界:專心一志 (one pointedness of mind), 無思、無住、無念。 達到這境界,就是開悟 (Satori, Enlightenment)。
信堅師兄好:
哈哈,剛剛重讀《金剛經 “一合相” 真諦解說及科學例證》,看不太懂科學 (我讀錯行了◕‿◕),正猛抓頭皮,突然看到發佈這篇新文,真是太高興了!最近您貼了好多證道實例的文章,其中,顏覺得霍金斯是最清楚易懂、境界最高的。謝謝您!
顏顏敬上
信堅師兄您好
感謝您分享霍金斯的精闢見解,著實讓我們這些平凡眾生有機會得以一睹大師風采。但關於霍金斯本書言論,在下有不解之處,還望師兄解惑一二。
書中第九章節:The Levels of Enlightenment 提及,尚有超過1000以上的意識階層定義,例如:
The Supreme Godhead — God Unmanifest => Infinity
God Manifest as Divinity/Creator => Infinity
Archangel => 50,000+
“I” as Essence of Creation => 1,250
“I” of Ultimate Reality => 1,000+
Christ, Buddhahood, Krishna, Brahman => 1,000+
既然意識階層1000 已是 “I : 真如本性”,那霍金斯所言以上這些超過1000的階層,又該作何解? 難道”真如本性”尚有漸次之分別差異嗎? 又或是說1000僅是指人類所能到的最高標(至人),其上仍有無窮盡的進化階層之路要走?
以上衷心期盼能聆聽到師兄的高見妙言,謝謝您!
Steven 敬上
Steven 師兄:
新年快樂! 問得好,表示師兄讀得很仔細,對一真法界、諸法實相。也有進一步的了解,恭喜!
關於所問,真如本性,”I”, Godhead, 佛性等,都是無名無相、不生不滅、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至高無上的本質、特性,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言喻,不可思議,唯証乃知。因此華嚴經說, “一字法門,須彌聚筆,海墨難書”,世上的語言文字,只是大海的一滴水,太空中的一片雲。
這就有如道德經所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凡可用世間語言、文字、意識思維,等描述的,都是方便假言說,都不是真相本尊。真相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議。因此霍金斯的意識階層校準 1 至 1000,是對 “曾經存在這世間的一切” (包括心念、思維) 的校準。譬如釋迦牟尼、基督,是指肉身(化身)佛,佛經雖是佛說,但都以世間語言文字來表達實相,都是形容詞,都有表達限制。因此最高校準在1000。
此書 “I”,是霍金斯見性後所証悟,以世間語言文字,大略描述,法界實相而已。擴而大之,就是華嚴經所說,還是無法真正描述無形無相的法界實相 (Unmanifest)。
肉身佛、基督,都是在此世間的化身,因此最高校準在1000. 法身佛、菩薩的校準,遠高於1000, 以至於不可思議的無限大! 1000 是對 “I” 這本書中所說的真理的校準,不是對 “真如自性”本質、真相的校準。(即只是對標月之 “指” 的校準,而非對 “月亮” 本身的校準) 🙂
信堅
信堅師兄
您回信真是神速,一席言談間,便把在下困惑,一、兩年來的疑竇,一掃而空。大有雲開月明、撥雲見日之感!
近日也因您的文章介紹,無意間開始閱讀 Anita Moorjani 的第二部著作:What If This Is Heaven?: How I Released My Limiting Beliefs and Really Started Living,內容講述她重回人間後這十年間的行證與體悟,也算頗有收穫。
再次感謝信堅師兄,您於此園地廣開言論,讓在下每每可從您橫跨多領域的各文章介紹中,極為快速的涉獵與吸收所需,就有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下開拓寬廣視野,享受醍醐灌頂般的心靈酣暢,謝謝您!
Steven 敬上
Steven 師兄:
師兄真是知音,思慮深遠,見識高超,智慧無量。希望在菩提道上,互相提攜,共渡涅槃彼岸。
信堅
信堅師兄您好
您真是細心周到,還回頭修改回覆的文字內容(如:標月之指的譬喻,真傳神 !),謝謝您。
Steven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