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浩翰、精深。眾生根機,千差萬別。佛經法門八萬四千,佛菩薩,隨緣說教,隨機說法。三乘佛教,從古至今,解說法師萬千,信堅無德無才,不敢於此,錦上添花。
唯有一乘佛經,如華嚴、圓覺、楞嚴、金剛、法華等經,依信解行證境界深淺,仍有不同闡述。經文繁浩,精深難懂。第一要務,是如何以簡短、易懂文字,向有緣深入一乘的大心凡夫,先作有意義、簡短易懂的介紹,使之能由此深入經藏,證悟菩提。
因此,此章用意,是介紹一乘佛經及其要義。(另章,諸法實相,應是包含在此章,以其重要性,而另立門戶。) 此章內容,將依讀者興趣,逐漸增加。在此章中, 主要是介紹
“修華嚴奥旨妄盡還源觀要解”,”金剛經四相的真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真義”。
- 注維摩詰經 (四) 佛道品 真義解說之一
- 注維摩詰經 (五) 菩薩行品真義解說
- 注維摩詰經(三) 文殊問疾品真諦解說之一
- 注維摩詰經 (二) 佛國品第一 解說之一
- 憨山大師 夢遊集 精選十二則
- 解悟經論的八個層次 與 六即佛 解說
- The Maha Prajna Paramita Heart Sutra (Chinese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 佛說阿彌陀經真義解說 (二) 通序大意
- 佛說阿彌陀經真義解說 (一) 緣起及疏鈔導論
- 三十七道品 真義解說 (節錄自彌陀疏鈔演義卷三)
- 蓮池大師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讀後感
- 《無量義經》真義解說
- 「恒河大手印」精華節譯 (一)
- 智證傳 (二) 精華解說之三
- 智證傳 (二) 精華解說之二
- 智證傳 (二) 精華解說之一
- 《智證傳》 (一) : 導論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 真義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等覺妙覺位解說 (一) 前言及第七會十一品經簡介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解說 (二) 第八不動地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地品解說 (一) 導論、序分、請法分、歡喜地分。
- 楞伽經解說: (一) 楞伽經要義 及 卷一略解
- 大方廣佛華嚴經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法品第十八解說 (二)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法品第十八解說 (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梵行品第十六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賢首品第十二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淨行品第十一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菩薩問明品第十: (二) 其他九甚深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菩薩問明品第十: (一) 緣起甚深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光明覺品第九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四聖諦品第八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如來名號品第七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世界成就品第四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三昧品第三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如來現相品第二 解說
- 大方廣佛華嚴經 世主妙嚴品第一 解說
- 善財童子第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
- 善財童子第五十二參: 文殊菩薩
- 大方廣佛華嚴經 簡介 (二) 釋經題 華嚴三聖 聽法十眾 教起因緣 十玄門 悟後起修
- 大方廣佛華嚴經 簡介 (一) 緣起 四分 階位 七處九會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七) : 文殊揀擇 耳根圓通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五): 七大圓通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四): 六識圓通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解說 (三): 五根圓通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解說 (二) 六塵圓通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解說 (一) 《楞嚴經》來源 、其重要性、及內容簡介
- 一真法界的基本定律 與 華嚴十玄門 解說
- 宗鏡錄 (一) 序文解說
- 注維摩詰經 (一) 僧肇序文解說
- 略論 “轉八識成四智”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品第十五 真諦詳解 (三)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品第十五 真諦詳解 (二)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品第十五 真諦詳解 (一)
- 禪宗 “無門關” 的終極修証法門 – 彌勒法門 (善財童子第五十一參)
- The Diamond Cutter “切割鑽石的喇嘛” 精義解說
- Zen Mind, Beginner’s Mind (3) 禪者的初心 精華節錄 (3) (中英對照)
- 13 Laws of Karma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 十三條可改變人生的業力法則 – 西洋版 中英對照
- 一生成佛修證法門
- 信堅近日修行感悟 之二
- 信堅近日修行感悟
- “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也邪” 的真實義
- 金剛經 “一合相” 真諦解說及科學例證
- 淺論明心見性
- 略論神通
- 略論鷹的重生 鳳凰浴火 生死涅槃 的寓意
- 信堅園地兩年來的回顧
-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七) 第21參至第30參
-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六) 第11參至第20參
-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五) 第六參至第十參
-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四) 第三參至第五參
-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三) 第二參 海雲比丘
-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二) 第一參 吉祥雲比丘
-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一) 概論及文殊十信章
- 《金剛經》要義及如何利用《金剛經》修行
- 眼見不實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修証法門
- 從 “掃地” 修証法門 說起
-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節錄自 蓮池大師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通序大意)
- 曹洞修証心法: 寶鏡三昧 正解
- 石頭希遷 《参同契》 正解
- 觀世音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 心經般若修証法門
- 略論 如何修定開慧
- 略論安心、禪定、智慧、與明心見性
- 禪宗無門關 序言解說
- 禪宗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的真實義
- 有智慧才能根本解決一切問題
- 六祖法寶壇經 (三) 第八至第十品 中英對照
- 六祖法寶壇經 (二) 第三至第七品 中英對照
- 六祖法寶壇經 (一) 第一及第二品 中英對照
- 黃帝問道。 罔象得道與女子出定的啟示
- 略說 “禪定” 及 “靈界” 的真實義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 (一) 略說 “迴向” 的一乘真實義
-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正解
- 再說因緣果報
- 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華嚴經緣起甚深 解說
- 楞嚴五十陰魔 解說及真義 第三章 想陰魔境
您好,
我是佛弟子(居住在大陆),有一个认识的法师(从台湾到大陆的),让我帮忙找中英文对照的《六祖坛经》,下载下来传给他。我从你们网站上,看到了分成三部分的中英对照。能不能传给我完整的一个文件。
感恩!阿弥陀佛!
末学贤闲合十
歡迎參觀信堅園地。信堅已將 六祖法寶壇經 中英對照 (全集) 重新整理完畢。請點擊藍色標題:The Sutra Hui Neng,下載 Word File.
信堅
师兄所引坛经,英译信达亦雅,业已引用,特来告知,勿责为盼。
Wind (長豐?) 善知識:
多謝回覆。看經文須要英譯版,普通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像我十年前一樣,精通英文,但從未看過佛教經典,看經典如看天書。因此由英譯學習看中文經典。
另一種是精通中文經典,但須對懂得英文的信眾傳法。我想師兄是這一類善知識吧。
第一次看到有人引用 嚴復的譯經三原則: 信、達、雅。相當希奇。據信堅所知,此六祖壇經英譯版是民國初年,Wong Mou-Lam先生應大陸學佛善知識之邀,回中國由善知識解釋中文經義,花長時間,精心翻譯的信、達、雅英譯版。(信堅是受益者之一)。
信堅唯一的貢獻是因近年佛經看多了,加上精通英文(流浪美國五十多年),也因感當初看中文壇經對照整體英文翻譯之困難,因此加以分段、分句,中英對照翻譯,對讀者來說,既省時,又省力。希望此中英對照,有助於善知識的傳法。
信堅
末學對於信堅兄的博學多聞,甚感佩服。
難得信堅兄對於華嚴有深入研究,依照末學粗淺的了解,天臺大師將釋尊一切經教教義,分析為 藏通別圓四種教義,而華嚴經在四教之中,涵蓋別、圓二教,而判定法華則是純圓之教,不知這點,信堅兄有何看法?
歡迎有緣參觀信堅園地。謝謝來函鼓勵與討論。
關於判教,純為初入佛門、剛開始修行者的進階指引。修行至某一階段,就應破除這判教的分別。條條大路通羅馬。二十五圓通,法法都可見性。
佛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將眾生從小學帶到研究院。其中所講,大都沒有明顯界限。而且各種修行法門本身也有無量層次,因此,天臺的八教,其實是相當粗淺的界分。譬如金剛經、心經、楞嚴經,可用於任何大乘及一乘佛法修行。
法法都是法,法門平等,全在修行者的靈性階層、迷悟的分別。談到終極,最高的華嚴境界,則是 “人皆法師,觸類皆法。萬籟之聲,皆法輪聲。 剎土微塵,皆求法處”。
感謝信堅兄指教。
信堅兄談到終極、最高的華嚴境界,請問此說法根據為何? 願聞其詳。
在此發表些個人淺見:
末學認為,天台對一切教義,分為藏通別圓四教,不僅是教判,而是條理分明地將一切經教的教義分析、歸納,方便後學對一切諸經,能快速全盤掌握。
末學暫以天臺四教義的分析來看,您所提到的經典,金剛經、心經、楞嚴經,包含了通、別、圓三種教義,而華嚴經則涵蓋 別、圓二種教義,而法華經則是純圓之教。所謂圓教,簡單來說,就是佛陀所悟得的宇宙真理,而藏、通、別三教,則是為了引導眾生的方便權宜之教,舉例來說,般若經、金剛經談到的諸法實相的部分就是圓教,但其對於二乘苛責之教義就屬於通教教義,所以,龍樹菩薩大論云:
問曰:更有何法甚深勝般若者,而以般若囑累阿難,而餘經囑累菩薩?答曰:般若波羅蜜非秘密法,而法華等諸經,說阿羅漢受決作佛,大菩薩能受持用。
天臺法華文句云:方等、般若雖說實相之藏,亦未說五乘作佛,亦未發跡顯本,頓漸諸經皆未融會,故名為秘。
簡單來說,龍樹、天台都認為,般若經雖說出佛所悟得的真理-諸法實相,卻未說出真實的成佛之法,所以,般若經雖含有圓教教義(諸法實相),但也參雜了通別二教的方便教義(非真實之法),只是,一般人卻難以辨別,般若經中那些教義是真實之教,哪些是方便之教,甚至可以說佛教史上的許多大師,也都難以分辨,更何況一般云云大眾了,所以,末學認為,天台的四教義,非常有助於眾生了解真實之法。
信堅兄對於諸法實相,跳脫時間、空間的理解,真是難能可貴,比起近代諸多法師主張的緣起法,更有勝之而無不及。
至於成佛之法,華嚴談到的一真法界、十法界,而天台則是以法華經獨具的十界互具法理,開顯出一念三千,所謂三千即是諸法,將諸法與個人一念的巧妙結合,而成修行之法,這就是天台被稱為教觀雙美的主要原因了。
末學才疏學淺、野人獻曝,可能有許多未盡之處,還望各位先進指教。
多謝送來的長篇論說。可知師姐(?)對佛法有相當的認識,也涉獵了許多較高階層的經典論說,真是難能可貴,可能修行境界已相當高。以後還請多多指教。
修行的境界,唯証乃知。要評論法界一切現象、理論,須要了解法界整體,也須要了解修行的詳細步驟,譬如爬山,要知上山路,須問下山人。
對於法界的整體,解釋得最詳盡、最清楚的,唯有華嚴經。華嚴經對一真法界的諸法實相,講解得相當詳細清楚。其他經書,都只講解一部份的實相。同時,華嚴經也詳細解說每一階位的境界及如何向上提升的法門。這些在信堅的華嚴經解說文章裡,解釋得相當簡單、清楚、明瞭。
信堅在開始修行前,花了幾年的功夫,尋求整條修行之路。因此,能清楚明瞭自己所處的階次,知道如何向上進階,一直有信心的向前走,沒有疑問。
“菩提道次廣論”,只從下士講到上士 (相當於大乘入門) 的修行方法。霍金斯言論,只詳細解說如何修行至500階層 (相當於十信位),”楞嚴經” 所說的階位,跟華嚴經不相等 (即楞嚴經所說的十地位,只相當於華嚴經的十住位),同時對每一階位的描述,都相當簡略不全。因此,信堅的修行整體認知,是綜合霍金斯言論,修到500 階層。再依華嚴經,從十信位修起,一直到究竟成佛的五十二位次。這是信堅個人的修行指南。
依華嚴經,法界有六道、四聖法界,及一真法界。所有的一切理論、修行、境界的高低,對未見性的修行者 (如信堅),如對華嚴經有深入的解悟,則可以華嚴經為標準作判斷、分別境界的高低。分別一切法。理有真諦與俗諦,也可以華嚴經的諸法實相來分辨。
以上是信堅個人的認知。信堅依一乘佛經及古見性者的言論,深信這些道理與一真法界的諸法實相。法爾如是。信不信由妳!
至於判教,師姐的解說,是以一般修行人的觀點而說。信堅的解說,是以修行至某一階段後的修行者 (解悟了諸法實相的修行者) 而說。是完全不相同的起點,因此無法辯論。由此可知,一切定義、分類,都是因人、因時、因地而說,要能變通,不能執著。法無定法。修行首重開智慧,有智慧才能認清實相。
依信堅所說的起點,信堅上函的解說,相當清楚。這是信堅目前的認知。無法再詳細辯論,真對不起。信堅剛開始修行時,對五時八教,曾花很大功夫去了解。但修行了一段時間後,就覺得這是世間常識,只是大略的修行、讀經指南而已。
信堅
學佛的目的;對在來米而言;是期能常樂我淨的過日子。因此認為能讀到啟發、開顯如來真實義的文句,才能受益。
諸法實相-諸法即一切法、法界。實相即智慧。實相無相,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成佛之法,很平常很普通,按部就班,一定包含戒、定、慧,行六度的過程。由定(持戒)開慧,正解正知就會沙裡掏金,自會辨別真實、方便之教。真實是如來語,方便是比喻用語。
園地文章【心經要義】提到大佛頂首楞嚴經,是大般若經的精華。 而《心經》就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節選出來的,言簡意賅,只有二百六十個字。是精華中的精華 (核心) 。故曰《心經》。一字千義,因此解經義之深廣度,還在個人的領會。師父帶進門,青出於藍。
秘是道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般若波羅蜜起作用了就是真實佛法。
一念三千;一念是佛,三千是一切法,通達了悟森羅萬象即一念三千。
一念是真心也是識心,一念真心識三千。
佛無形無相,無所不在。實相之藏,藏在五乘,無跡應道。真性是本,是法性,真性無性,我即法性,更不證入。我心即佛。
頓漸是法門,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假以時日,般若可期。
謝謝 家家出考題。◕‿◕